APP下载

构建班级文化,打造幸福教室

2021-09-03曹莹颖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

曹莹颖

摘要:众所周知,班级文化堪称为学校文化一个核心内容与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每个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鉴于此,在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如何构建班级文化,“以生为本”的打造小学班级管理“幸福教室”展开较为细致的分析与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班级文化;幸福教室;构建策略

引言:从主体概念与内涵上来讲,班级文化堪称为“班级群体文化”的一种简称。也是新时期有效集合所有班级、学生们的一种价值追求与共同信念。针对新课改视域下的小学班级文化构建工作实践过程中,班级文化生活涉及到小学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并且和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努力不可分割[1]。作为一名新时期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在日常班级文化创设与构建过程中始终秉承“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与策略,将“班级”还给全体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积极主动投入到班级文化构建的每个环节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班级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增强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协作精神,在学校、教师与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打造幸福教室,创建优良班风。

一、解析小学班主任构建优质班级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对小学生行为思想产生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

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小学班主任积极构建一个优质、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指导意义和引导作用。显而易见,正确、积极、向上的班级目标能够对小学生的人生目标与兴趣爱好起到积极影响。小学班主任完全能够借助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全体学生也加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与构建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2]。

(二)优质班级文化能够有效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举止

当前阶段,小学班级文化构建过程中,相应的各种制度文化能够有效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并且为小学生未来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班级制度文化通常是指教师通过制定学生日常行为各项制度以及具体实践活动来影响和约束每个学生,让小学生能够在具体过程中自我培养出良好的、优质的日常行为习惯,并且能够懂得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形成遵守制度的思想意识,并且对事物好坏进行正确、精准的判断与辨析,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

(三)构建良好班级文化能对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

除了上述两大重要意义之外,班主任在新时期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构建优质班级文化,还能够对小学生日常学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班主任应当在日常授课各个环节中以及班级文化构建过程中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价值观念,纠正小学生各种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进而全面激发小学生日常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实现小学班级文化优质学习氛围建设的总体目标,并且让优质的班级文化促进和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水平。

二、新时期班级文化构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班级文化受各种因素影响缺乏整体性和谐性

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班级文化构建过程中还是面临一些问题与不足亟待解决。首先一点就是班主任在班级文化构建实践过程缺乏一定整体性与和谐性,并且容易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与影响,过于注重学生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小学生的性格培养与创新思维。当前阶段,站在班主任以及教师角度来讲,小学生学习成绩必须要放在首位,这种过于重视和关注学风建设而忽略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班级文化影响与感染下,小学生无法得到全面发展与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3]。班主任也往往会在班级文化建设各个方面“被动化”的被学校相关教学任务所束缚,被一直“推着走”,缺乏自身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见与创新。

(二)班级文化的构建过程缺乏创新性与深度性

新时期小学班级文化创新模式的構建与养成绝非是件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项工作需要时间、空间以及良好的客观环境,并且要让小学生能够成为班级的“主人”,积极参加班级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与实践活动。然而现阶段许多小学班主任却无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全面释放小学生的天性,让班级文化构建以及教育学习变得更加创新性与灵动性,并且能够更加深入化、延展化,结果导致小学生始终在一种较为封闭、固化、严肃的班级管理以及班级文化环境中学习与生活,自身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根本无法得到质的提升。

三、小学班主任构建优质班级文化,打造幸福教室的创新策略

(一)创建和谐完美的班级学习客观环境

针对新时期小学生而言,良好的、优质的、健康的班级物质环境极为重要,倘若班级卫生整洁、教学布置美观、科学,班级各个学习区角井然有序、内容丰富多彩,小学生自然而然会激发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良好的、美观的班级学习客观环境也能够让小学生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加深对班级文化的理解与认知[4]。鉴于此,作为班主任教师,需要在日常做好各种示范工作,并且引导和组织小学生重视班级环境建设,让学生通过各种体验与参与共同打造一个和谐完美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与推动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积极创设公平民主班级制度文化

当前阶段,班级制度文化的有效构建堪称为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习态度的一条“必经之路”。班主任必须要积极创设一个公平、工作、民主、团结的班级制度文化。具体来讲,在班级制度和班级公约的制定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组学生进行班级制度公约的讨论与修订,教师则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一旁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纠正、帮助和引导,最后由各小组形成较为综合化的意见构成本班级的班级制度公约。与此同时,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在民主化班级制度文化创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小学生主体意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能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设置不同的岗位让学生去负责班级制度以及班级公约的具体落实与执行,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日常班级管理以及班级文化建设每个环节中,让班级文化的构建更加高效率、高质量[5]。

(三)应结合教学创设多元化班级活动

想要构建优质班级文化,构建幸福教室,小学班主任还必须要结合日常教学创设多元化班级活动,以自身情况为例,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兼语文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会结合课堂教学为学生组织一些优质的班级活动,行之有效的提升班级文化构建效率与质量。举例说明,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六单元《我不能失信》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在正常教学任务完成之后,组织全班学生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班会主题就是“青少年如何做到诚实守信”,进而组织全体学生进行积极的探讨、交流与沟通,让学生畅所欲言,针对“失信”这一常见青少年日常行为作出自己的判断、评估与反思、总结,并且针对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如何做一个既诚实、又守信的优秀小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毫无疑问,这种主题班会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中,班级全体学生不仅学到了应有的文化知识,得到优质的德育教育,而且在集体讨论与交流过程中,学生也会形成较强的“主人翁”意识,为班级文化建设以及班级管理积极的献策献计。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课改视域下,构建班级文化,打造幸福教室的创新化实践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平心而论,班级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不仅事关班集体教育教学相关活动的有序开展,更能影响到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之路与效率。班主任必须要高度重视与全面关注,并且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反思,积极寻找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班级文化建设方式与路径,真正做到班级管理“以生为本”,力争让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叶柳.论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策略与原则[J].教学与管理,2019(12):68-70.

[2]吴红华.班级文化的相关构建策略探究[J].广东蚕业,2018,52(09):110-111.

[3]张艳芬.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5(03):82-8

[4]靳亚梦,田夏彪.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须回归生命[J].教学与管理,2016(32):11-13.

[5]文智军.论小学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J].才智,2020(03):136.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
优化教学,提高质量
谈谈宽松和谐式小学语文课堂构建
探索医院人才工作联动机制的构建策略
对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三点意见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内部治理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模式构建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浅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