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辅助促进语言发展迟缓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2021-09-03陈海萍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7期
关键词:交往能力

陈海萍

【摘要】交往能力,对于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游戏作为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互动契机和交流机会,激发幼儿主动理解和表达的欲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游戏辅助提高语言发展迟缓幼儿交往能力的有效策略,通过创设融合教育氛围、语音练习的游戏、一对一游戏、同伴帮带游戏、游戏辅助教学层层递进,提高语言发展迟缓幼儿的交往能力。

【关键词】游戏辅助  语言发展迟缓  交往能力

游戏是儿童最自然的沟通媒介,是儿童最重要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在游戏中幼儿更有学习语言的兴趣和动力。游戏中有各种各样的场景,轻松愉悦,幼儿更有表达欲,更能理解同伴的语言,进而对交往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语言发展迟缓幼儿,可以通过游戏促进他们的词汇量、语法等语言能力的提升并有助于交往能力的提高。而语言中最复杂的语法、语义都是在游戏活动中出现的。

在笔者的班上有一名幼儿谦谦,在日常的观察中,我们发现他很难通过言语的表达和同伴互动沟通,同伴也无法了解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如人称代词不会合理运用,不会分清“你、我”代名词,对疑问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复杂句子不理解,不会与别人就一个话题进行交流;又如言语的发展速度慢,词汇量少。在语言的基本构成(词汇、语法和语音)上达到的水平低,对他人的谈话细节不感兴趣。由于语言发展障碍导致他无法与同伴进行沟通交往,与同伴没有回应性的交流,他的交往不畅及社会适应不良,导致他在班级中生态位置偏移。在开展集体游戏的时候,幼儿是独自游离于集体之外。

针对谦谦的具体情况以及游戏对促进儿童语言和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我们希望通过游戏辅助来提高谦谦的社会交往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利用游戏辅助,通过多种尝试,层层递进促进语言发展迟缓幼儿交往能力提高。

一、创设融合教育氛围,营造语言交流环境

首先,创设积极的融合教育氛围,对特殊有需要的儿童和普通儿童都有积极的作用。融合教育不仅仅是指把一个特殊儿童安置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之中,更多的是改善我们身边的环境去适应特殊儿童的需要。而这样的环境氛围更多地体现在平等的接纳、个别化教育以及主人公意识。所以在被接纳、尊重的环境中,特殊儿童才会感到自己是安全的,是被需要的,从而主动与同伴交流与互动。

其次,营造温馨的语言交流环境。在班级中,我们和幼儿一起创设平等、轻松、自由的交流氛围,同时也为语言发展迟缓幼儿创造更多时间、空间、条件,让其与老师、同伴交流,有助于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促进语言交流和社交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针对特殊儿童的需要和兴趣点营造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

二、一对一语音练习,丰富幼儿词汇量

首先,针对语言发展迟缓幼儿的发音表达问题,以游戏的形式组织语音训练。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如语言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练习。如幼儿分不清楚“z”和“zh”等平舌卷舌音,读不准“La”“Ta”“Pa”,教师就选择相关的儿歌或绕口令和孩子一起以玩游戏的形式练习。其次,还可以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语言知识,掌握更多的语言词汇和知识,并有针对性地引导他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所学的词汇,从最初的模仿别人说到后面的主动表达,再到联系生活进行运用。层层递进地帮助语言发展迟缓幼儿提高交往能力。例如每天可以和这类幼儿进行简单的谈话,聊一聊幼儿园里好玩的事情,或是幼儿感兴趣的,进而丰富他的词汇量,鼓励其大胆表达。

三、一对一的互动游戏,幼儿模仿交往

语言发展迟缓幼儿无法与同伴一起游戏,在区角游戏中,经常一个人拿着玩具摆弄着,我们可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幼儿。首先,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一对一的游戏指导,帮助他掌握交往的技能。手势符号是不错的选择,通过手势表达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意愿,手势符号是语言训练初级阶段的使用方法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幼儿,表达有困难的幼儿都很实用。如“打招呼”,老师先用手势动作指着自己告诉他“我是XX老师”,然后用手势指着自己用语言提示幼儿,让其模仿说“XX老师!”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孩子打招呼的能力。其次,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跟班上的小朋友问好。老师通过手势及点名一个个帮他认识班上的小朋友,引导小朋友主动和他打招呼,久而久之,现在他也会回应说“XX好!”

最后,从兴趣点、平行介入引起互动。通过观察发现,该幼儿对一份黄色的蛇形棋最感兴趣,可是每次都是一个人拿着棋子摆弄着,没有合作游戏。于是老师一对一地跟他“玩”,教会他进行剪刀石头布的猜拳游戏,谁赢谁先出,再指导他掌握蛇形棋的游戏规则。通过一对一的游戏指导后,他的自信心提高了,每次的自主游戏时他就会拿这份游戏材料跟小朋友进行互动游戏,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从而也发展了语言表达和交往能力。

四、同伴帮带游戏进一步促进互动

幼儿同伴交往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融合背景下同伴的支持为语言发展迟缓幼儿提供了一个互相交往的平台。一般而言,我们会选择社会交往能力较强、负向行为较少、在班级内和他人合作意愿较高的幼儿带动语言发展迟缓幼儿,引导语言发展迟缓幼儿模仿他人的活动和语言,从而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学会主动去表达、交往更多的朋友。

以笔者班的谦谦为例,在“娃娃家”为主题的角色游戏中,我们鼓励能力强且外向开朗的小朋友和谦谦一起玩过家家,扮演妈妈和儿子,在“妈妈”的引领下,谦谦也一起准备食物,还能主动和客人分享食物,和客人问好,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增加了谦谦社会交往的经验,提高了交往能力。

五、个别化教育游戏,引导幼儿融入集体交往

通过切地观察和记录了解语言发展迟缓幼儿的独特能力和水平需求,制定了行之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课程。游戏辅助教学是利用游戏开展教学活动,让游戏和教学充分融合。我们利用故事、图片等静态的游戏载体,同时也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适合该幼儿的教学具,这样的游戏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游戏教学中表达语言,從而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在日常实践中,笔者根据谦谦的具体情况,设置了个别化教育课程,在各个环节中通过游戏去达成目标。如语言活动:由于谦谦对多媒体授课方式感兴趣,于是老师通过视觉、听觉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在《小兔子开铺子》活动中,首先老师创设一个购物游戏情节引起该幼儿的兴趣。接着在教学中插入与课程有关的游戏并辅以强化物帮助其学习,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有层次的游戏操作单。谦谦的学习兴趣很高,全程参与,与老师、同伴有回应,有交流有互动。又如在掌握四等分的教学活动中,结合语言发展迟缓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有趣的四等分》活动,我们以游戏为媒介开展课程活动,通过“分一分、排一排、抱一抱”的三个小游戏,引导谦谦通过观察与模仿,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谦谦互动频率次数增多了。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对于语言发展迟缓的幼儿进行语言训练时,利用游戏是很好的方法。通过游戏作为媒介,幼儿在游戏中应用一些学过的词汇和词句增加新词汇,促进交往行为的发展。但语言发展迟缓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游戏辅助能对其社会交往能力起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锐芳.3-4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游戏辅导实验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5.

【2】孙珺,许靖.“玩”与“说”的融合——以游戏为载体,初探语言发展迟缓幼儿的方法和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0).

猜你喜欢

交往能力
民办高校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探讨
浅谈隔代教育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影响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论户外活动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重构小班“娃娃家”环境,建立幼儿交往意识
晨间户外混龄运动游戏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实现旅游专业学生交往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