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源性致病菌带菌情况检测结果分析

2021-09-03曲彩红

医药与保健 2021年9期
关键词:溶血性弧菌食源性

曲彩红

(汝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河南 洛阳 471200)

食源性疾病多由饮食中某些菌类、病毒类等因素侵入机体后诱发的中毒性、感染性等疾病[1]。食源性疾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近些年WHO 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近十分之一的患者因误食安全性较差的食物诱发疾病,每年由食源性疾病引起的疾病数量庞大,呈逐年增长趋势[2]。本文对汝阳县食品加工企业800 名从业人员进行食源性致病菌带菌情况检测结果分析,为汝阳县食源性疾病的防治与监测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信息采集

资料来源为2020年汝阳县哨点医院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上报的800 名食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疑似食源性疾病患者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患者资料、病症表现、饮食暴露史、粪便或肛拭子实验室检测数据等。

1.2 实验室检测

按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3]要求,采集800 名从业人员的粪便或肛拭子样本,送市疾控中心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变形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志贺氏菌、大肠菌群、亚硝酸盐检测。

1.3 检测试剂

沙门氏菌(BS 琼脂,批号20171223SS 琼脂,SS 琼脂,批号3102185;HE 琼脂,批号1071051);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琼脂平板,批号:20180410;Baird-Parker 琼脂,批号:3104055);志贺氏菌(MAC 琼脂,批号3106201,SS 琼脂,批号3102185);致泻大肠埃希氏菌(EMB 平板,批号3105638;MAC 琼脂,批号3106201);变形杆菌(SS 琼脂,批号3102185;EMB平板,批号3105638);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溶血性弧菌(TCBS,批号:3104036);大肠菌群(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亚硝酸盐(天津市登科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4 病例选取及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中由食品引起或怀疑由食品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且同时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任意一项症状的67 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分布

2020年汝阳县某食品加工企业共上报食源性疾病67例确诊为食源性疾病。其中男43 例(64.18%),女24例(35.82%)。年龄范围为18~60 岁,其中41~55 岁的病例数量最多,为33 例(49.25%)。见表1。

表1 年龄与性别分布[N=67,n(%)]

2.2 临床症状分布

统计67 例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发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其次为全身症状与特征。其中消化系统症状以腹泻[58(80.57%)]、腹痛[54(80.60%)]、恶心[30(44.78%)]、呕吐[26(38.81%)]为主,全身症状与体征以发热[28(41.79%)]、乏力[12(17.91%)]、脱水[9(13.43%)]为主。

2.3 饮食暴露史

统计67 例食源性疾病病例饮食暴露史,发现暴露食品种类最多的为水果及其制品[41(61.19%)],其次是肉类及其制品[33(49.28%)]。见表2。

表2 饮食暴露史(N=67,n,%)

2.4 时间分布

统计67 例食源性疾病病例发现,发病高峰期为7~8月份,其中8月份病例数最多[28(41.79%)],其次是7月份[16(23.88%)]。见表3。

表3 时间分布(N=67,n,%)

2.5 实验室检测结果

2020年汝阳县某食品加工企业共上报的67 例食源性疾病患者中,共检出5 种病原菌,分别是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见表4。

表4 实验室检测结果

3 结果

本次调查共涉及汝阳县某食品加工企业800 名从业人员,共发生67 起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发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41~55 岁食源性疾病发生率最高。对临床症状分布进行分析,发现该疾病主要以腹痛腹泻为主,同时伴随有发热、乏力、脱水等症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季节密切相关,7月份和8月份是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高峰期,这一特点与其他地区监测数据基本一致[4]。分析原因可能是夏季气温高,如果食物储存不当,会加速致病菌的繁殖,尤其是副溶血性弧菌,进入冬季后,其生长繁殖会受到抑制[5]。此外夏季水果及其制品、肉类及其制品相比于冬季更不易保存,因此应按需购买且储存得当。实验室检测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五种致病菌。细菌和病毒是食源性致病菌发生的主要原因[6],针对此问题相关部门应组织人民学习相关知识,避免此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预防食源性疾病,要遵守以下几点:保持洁净,做到餐前便后要洗手;做好生熟分开;做饭时要烧熟煮烂;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食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相关部门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只有多方面参与才能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猜你喜欢

溶血性弧菌食源性
销量增长200倍!“弧菌克星”风靡行业,3天杀灭98%弧菌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注意:这种菌很“要命”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美味海鲜为何会变成致命毒物
需要警惕的“头号敌人”——食源性微生物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副溶血性弧菌保藏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