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男性,突发头痛、左侧肢体无力5天☆
——局灶性脑动脉病
2021-09-02陈歆然陈红兵李竹浩曾进胜
陈歆然 陈红兵 李竹浩 曾进胜
1 资料
患者男,13岁,因“突发头痛、左侧肢体无力 5 d”于2019年9月6日入院。患者5 d前午睡时突感头痛,为右侧额顶颞部持续性胀痛,疼痛放射至颈背部肌肉。数分钟后上厕所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摔倒在地,伴流口水、小便失禁,无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可呼叫亲人,但无法自行爬起。后被家属发现,送至当地医院就诊。家属诉入院后行头颅CT未见异常,头颅MRI示“右侧大脑半球梗死”(文字描述,未带影像片),予脱水、抗板等治疗后症状无缓解,为求进一步诊疗转入我科。病程中患者无发热、腹泻、咳嗽、咽痛或流涕,起病以来,精神、食欲和睡眠差,发病时出现小便失禁一次,大便正常。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 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5 mmHg/68 mmHg。内科系统及高级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左侧鼻唇沟浅,口角右歪,伸舌左偏,余颅神经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左侧肢体肌张力减低,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3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四肢深浅感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侧肢体腱反射高于右侧,左下肢Babinski's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 同型半胱氨酸 20.15 μmol/L (5~20 μmol/L)。血尿大便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糖、血脂、心肌酶、肝肾功能、出凝血常规、D-二聚体、感染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结缔组织病相关抗体、血管炎抗体和易栓症筛查(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均无异常。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四肢动静脉彩超、双侧颈部血管彩超未见明显异常,TCD发泡试验阴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示卵圆孔未闭,大小约0.8 mm。头颅MRA+DWI:右侧基底节区、右侧额顶叶、岛叶、前扣带回急性脑梗死(图1A、B);右侧颈内动脉末段重度狭窄、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局部血流信号异常、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变细(图1C,箭头所示)。脑血管造影:右侧颈内动脉末端重度狭窄、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中-重度狭窄、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条带征”改变(图1D,箭头所示)。脑血管壁高分辨MRI:右侧颈内动脉C7段、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右侧大脑前动脉 A1段管壁强化(图 2C~F,箭头所示),T2和T1平扫未见右侧大脑中动脉管壁增厚和信号异常 (图2A、B)。
图1 头颅影像学 A、B.头颅ADC和DWI示右侧基底节区、右侧额顶叶、岛叶、前扣带回急性脑梗死;C.头颅MRA示右侧颈内动脉末段重度狭窄、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局部血流信号异常、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变细(箭头所示);D.脑血管造影示右侧颈内动脉末端重度狭窄、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中-重度狭窄、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条带征”改变(箭头所示)。
图2 脑血管壁高分辨MRI A、B.T2和T1平扫示右侧大脑中动脉无管壁增厚和信号异常;C~F.横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T1增强示右侧颈内动脉C7段、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管壁强化(箭头所示)。
诊断、治疗和随访:患者诊断为脑梗死;FCA;卵圆孔未闭。予阿司匹林、叶酸、B族维生素、康复治疗,治疗17 d后头痛消失,左肢肢体无力改善(左上肢肌力5-级,下肢肌力4级)。发病后14个月复查头颅MRA+脑血管壁高分辨MRI:对比2019年9月14日影像右侧颈内动脉末端、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狭窄明显减轻,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局部血流信号异常消失(图3);上述血管血管壁现未见强化(图4)。随访至今,患者未再发卒中事件,mRS评分0分。
图3 发病后14个月头颅MRA 可见右侧颈内动脉末端、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狭窄明显减轻,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血流信号正常。
图4 发病后14个月脑血管壁高分辨MRI A、B.T2和T1平扫示右侧大脑中动脉无管壁增厚和信号异常;C~F.横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T1增强示右侧颈内动脉C7段、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管壁无强化。
2 讨论
目前大约50%的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病因为动脉病,其中局灶性脑动脉病 (focal cerebral arteriopathy,FCA)约占1/3[1]。FCA定义为颈内动脉末段和/或其近端分支的单侧局限狭窄或不规则病变,可分为炎性 (FCA-i)和夹层(FCA-d)两个亚型[2]。FCA-d的诊断标准为:符合FCA的定义+受累动脉夹层征象[3]。FCA-i则包括以下三种类型:①符合FCA定义+受累动脉血管壁强化[2];②符合FCA定义+发病前12个月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称为水痘感染后动脉病(post-varicella arteriopathy,PVA)[4];③符合FCA定义+单相自限性病程,即血管病变在6个月内进展(通常2~3个月达高峰),之后稳定或部分改善,少数完全缓解:称为短暂性脑动脉病(transient cerebral arteriopathy,TCA)[5]。
该患者头颅MRA及脑血管造影均提示右侧颈内动脉末段和其近端分支的局限狭窄(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及不规则病变(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头颅DWI提示右侧前循环急性梗死,符合FCA的诊断标准。进一步的脑血管壁MRI提示上述受累动脉血管壁强化,未见夹层征像,符合FCA-i的第一种类型。此外,患者脑血管造影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条带征”,此征像被认为是FCA-i的特征性影像改变,尽管其敏感性较低(24%)[2]。患者发病前12个月内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因此不符合PVA的诊断。遗憾的是患者并未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相关检测。患者发病后14个月复查脑血管壁高分辨MRI示原受累血管狭窄明显减轻,血管壁强化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发卒中事件。但由于发病后2~3个月未复查头颅MRA明确血管病变是否进展,因此不完全符合TCA的诊断。
儿童FCA的鉴别诊断包括动脉夹层、烟雾病、肌纤维发育不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等[6]。动脉夹层可发现双腔征、内膜瓣、壁内血肿、动脉偏心狭窄伴外径扩张、串珠征或线样狭窄等典型影像特征[7]。儿童烟雾病可表现为单侧,但脑血管造影可见烟雾样侧支循环,高分辨MRI一般无血管壁强化[8]。肌纤维发育不良为非炎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病,因此高分辨MRI无血管壁强化;此外其主要累及颈内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外段和肾动脉,颅内动脉少见,典型脑血管造影为串珠样改变[9]。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分为小血管和大、中型血管血管炎。小血管血管炎无创血管检查及脑血管造影正常,大、中型血管血管炎又分为进展型和非进展型两类[10]。儿童进展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可累及双侧前后循环血管,随访复查可见血管病变进展;非进展型血管炎累及颈内动脉和Willis环,一般为单侧血管狭窄,高分辨MRI可见血管壁增厚及强化[11]。由于其也为单相病程,因此有研究认为大部分TCA为儿童非进展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11]。
关于儿童FCA的治疗,阿司匹林是最基本药物。若诊断为PVA,可考虑予阿昔洛韦治疗[12]。由于FCA-i被认为是一种炎性动脉病,因此有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了73例儿童FCA,对比阿司匹林联合皮质类固醇与单纯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与单独抗栓治疗相比,增加皮质醇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预后,但尚需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此结论[13]。目前认为,儿童FCA一般为单相病程,因此预后较好,复发风险在3%~25%之间[12]。使用阿司匹林、前驱水痘感染、基底节梗死及动脉条带征均提示预后好[14]。
3 点评
FCA是指颈内动脉末段和/或其近端分支的单侧局限狭窄或不规则病变,首先于1998年报告,是导致儿童动脉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原因[15]。FCA是一种影像学描述诊断,炎性机制占主导作用,大部分预后良好。条带征对诊断FCA的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阿司匹林是治疗基石,可以考虑联合激素,但疗效仍需进一步验证。由于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病例报告,因此神经科医生需重视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尽早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