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位排痰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早期拔管中的评估应用
2021-09-02钱颖
钱颖
【关键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坐位排痰;侧卧位排痰;拔管评估
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程急性期,昏迷程度深,病情危重,咳嗽及咳痰、吞咽反射差,痰液不能咳出或咽下,导致低氧血症或有窒息危险,为保持畅通呼吸道,有效排痰,行气管切开[1-2]。随着患者意识程度的好转,患者及家属有强烈的早期拔除套管愿望,而做好气道的管理,有效咳痰是拔管成败的关键[3-5]。我科通过排痰前予翻身叩背,采取坐位指导患者有效咳痰或予以吸引,能有效促进患者痰液咳出,改善痰液粘稠度,早期拔除气切套管,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期间入住我院神经外科,因交通意外伤、高处坠落伤、打击伤等致颅脑损伤的患者,经急性期治疗,气管切开状态44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 例,患者及及家属知情同意配合治疗。试验组男17 例、女5 例,年龄23~69 岁,平均年龄(41.5±6.6) 岁,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平均(13.4±1.3)分。对照组男17 例、女5 例,年龄21~67 岁,平均年龄(42.5±6.3) 岁,平均GCS 评分(13.6±1.5) 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患者病情平稳,颅内压力正常;GCS 评分≥ 12 分,能听从指令;体温≤ 37.5℃,咳嗽有力,部分呼吸道分泌物可从气切套管口喷出;最近的胸部X 片示无明显肺部感染,或已有的感染症状较前改善。排除标准:患者存在专科引流管路如硬膜下、残腔引流、脑室、皮下引流或腰大池引流管;颈椎高位损伤或躯体其他部位骨折;呼吸道相关疾病病史;合并心、肾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气道肉芽肿、瘢痕增生可能存在气道狭窄者;烦躁、剧烈呛咳者;住院过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严格制动的患者;中途病情发生变化者、自动出院的患者。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咳痰前先予以翻身叩背。扣背方法[6]:协助患者翻身,沿床沿侧卧,叩背者手指并拢弯曲,掌侧空心成杯状,借助手腕力量,自患者肺底部从下而上、从外而内,具有一定速度的节律性叩击,每分钟约120~180次,每片肺叶停留1~3 min,以有效促动分泌物的松解;叩击力量适中,以患者不感疼痛为宜,叩击时避开脊柱、颈椎、肩胛和伤口,不能直接在患者皮肤上叩击,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照组患者叩背后侧卧位指导有效咳嗽或及时吸引:患者能配合,指导轻咳2~3 次,深吸气后屏气3~5 s;双手按压上腹周围,收紧腹肌,自胸腔发出短促有力的咳嗽2~3 次,最后一次用力咳出痰液;咳痰完成后,协助患者漱口,安置需要的体位。痰液粘稠者先行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祛痰剂,痰液部分咳出或不能有效咳嗽者,浅部吸痰即可将分泌物予以吸引。对患者能咳出的痰液取一次性痰杯收集;予以吸引的部分痰液,使用留置标本所用痰液收集器进行吸引,同时可做痰液量的收集。需要注意的是,对存在胸痛的患者,可协助患者用双手或枕头轻压腹部两侧,起固定或扶持作用,避免患者因加重疼痛而拒绝有效咳嗽。试验组叩背后采取坐位:患者取坐位,每次15~20 mim,如不能坚持者至少3 min 以上,每日1~3 次,同样指导有效咳嗽或及时吸引。观察两组患者痰液的量、颜色、性状,记录两组患者实施体位排痰1 周内每日排痰量,1 周后痰液黏稠度分度比较,及两组患者实施干预起至气管套管拔除时间。
1.3 评价指标 ①两组患者实施体位排痰1 周内每日排痰量:每日排痰量由夜班护士早上07:00 统计。②两组患者实施干预1 周后痰液黏稠度分度比较:痰液黏稠度分度[7-8]:Ⅰ度:分泌物相对稀薄,米汤或白色泡沫样,吸引管中无分泌物滞留。Ⅱ度:中度黏稠,吸引管中有少量分泌物滞留,吸痰水易冲洗干净;Ⅲ度:重度黏稠,伴有痰痂,吸引管中可见大量分泌物滞留,且吸引管可因压力过大而塌陷,吸痰水不易冲洗干净。③两组患者实施干预起至气管套管拔除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对收集的资料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实施体位排痰1周内每日排痰量 试验组患者每日排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实施干预1 周后痰液黏稠度分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痰液粘稠度優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实施干预起至气管套管拔除时间 试验组患者实施干预起至气管套管拔除时间(21.18±4.69)d,短于对照组(25.41±6.29)d,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2.52,P=0.015)。
3 讨论
气道管理的好坏是气切套管早期拔管的关键。规范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湿化痰液,每次吸痰前后听诊患者呼吸音情况,是否对称,气切套管气囊压力充气在25~30 cm H2O[9-11],气囊上分泌物吸引干净,避免气囊上方分泌物等通过缝隙流向气囊下方的气道而造成误吸,3% 过氧化氢水口腔护理每6 h 一次[12] 等。患者胸片无明显肺部感染,或肺部感染情况较前改善,才能考虑早期拔除气切套管,而良好的咳嗽是拔管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患者侧卧位,重力作用下的血液注入通气不足的下肺,通气功能下降,咳嗽难以用力,痰液不能有效排出。本研究结果试验组患者实施坐位排痰1 周内每日排痰量均多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坐位下的重力作用,膈肌下降,胸腔容积增大,增加肺的顺应性[13-14],肝颈静脉回流利于患者呼吸,从而使咳嗽更有力,促进痰液有效排出,有利于肺部并发症的进一步转归,效果明显优于侧卧位患者。对于气管切开长期鼻饲患者坐位还可因重力的作用,加速胃的排空,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误吸的发生[15-16]。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保证医疗安全前提下,患者坐起亦可为恢复期的功能康复打下良好基础,缩短卧床时间,逐步向下床过渡。
因此,本文研究所示,对气管切开的患者,排痰前予翻身拍背,取坐位指导有效咳嗽或及时吸引,能够有效促进痰液咳出,改善患者痰液粘稠度,减少肺部并发症,早期拔除气切套管,增加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可在临床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