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气血益脾肾方药( 自拟方) 与西药食疗治疗贫血的评价

2021-09-02宋红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8期
关键词:贫血

宋红运

【关键词】补气血;益脾肾;西药食疗;贫血

贫血属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总体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相关临床症状,临床诊断贫血多采用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进行测定评估。贫血并非具体疾病种类,多种疾病均可导致贫血发生[1]。诱发贫血的主要病因包括红细胞生成量显著减少、失血、红细胞大量破坏等,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失眠、面色苍白、心悸、乏力等,嚴重影响日常生活[2]。临床治疗贫血多采用西药及食疗等方案进行干预,部分患者治疗后贫血症状反复发作,总体治疗效果有待提高[3]。中医理论将贫血纳入血虚范畴,利用中医药治疗贫血为医师提供了全新思路。本次研究将我院就诊贫血患者作为基础评估分析样本,研究并分析自拟补气血益脾肾方药与西药食疗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案及实际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于我院医师开展为期2 年的研究,样本为此时间段内就诊的84 例贫血患者,全部患者经血常规检查及临床症状评估均为贫血确诊病例,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2 例、女性20 例,年龄28~55 岁,均值(41.27±5.44) 岁,其中溶血性贫血18 例、大细胞贫血12 例、小细胞贫血7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5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 例、女性18 例,年龄26~54 岁,均值(40.95±5.38) 岁,其中溶血性贫血16 例、大细胞贫血13 例、小细胞贫血7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6 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西药食疗,西药治疗药物选取维生素C 片、叶酸片、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C 片(100 mg*100 片/ 瓶) 每日三餐后1 h 各服用1 次,单次服用剂量为100 mg。叶酸片(5 mg*100 片/ 瓶) 每日三餐后1 h 各服用1 次,单次服用剂量为5 mg。琥珀酸亚铁片(0.1 g*36 片) 每日三餐后1 h 各服用1 次,单次用药剂量为0.1 g。食疗方案采用鸡蛋清与大枣,鸡蛋煮熟后弃去蛋黄,3 个大枣与鸡蛋清共同食用( 或采用其它如蛋白粉,海参等),每日两次随餐食( 早、中餐) 用即可。

研究组患者以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基础,采用自拟补气血益脾肾方药治疗,具体药物组方为党参20 g( 重度贫血可换用人参10 g)、黄芪30 g、当归10 g、川芎10 g、熟地黄20 g、白芍10 g、桑寄生30 g、炒谷芽20 g、炒稻芽20 g、白术30 g、柴胡10 g。上述药物组方置入药锅内,抹平后加水,总加水量需高于药物平面3 cm。浸泡上述药物组方30 min,以水平面高于药平面约1 cm 为准,如浸泡30 min 后水量不足,需适量加水,如水量过多需将多余水分倒出。第1 次煎药采用大火,开锅后盖锅盖,调整为小火煎药,持续炖30 min,将药液倒入不锈钢或玻璃器皿中。第2 次煎药需将药锅内药渣抹平,加入与药平面平齐的水,采用大火煎药,开锅后盖锅盖,调整为小火煎药,持续炖30 min,将药液倒入不锈钢或玻璃器皿中,与第1 次煎药药液充分混合。煎药期间无需对药物搅拌,关火后需确保水在药平面上方位置,避免药物过度浓缩。对于组方中人参等贵重药品,需充分浸泡后放入药锅内,补水量需高于药平面1~2 cm,开锅后盖锅盖,并小火炖20 min。煎好的药液需再次倒入药锅内,并采用大火煎药,开锅后盖锅盖,小火炖煮20 min。将药液平均分为三份,每日三餐后1 h 各服用1 次,服用期间可隔水加热或蒸,使药液温度符合要求后服用,每日配合( 早餐前半小时冲服或吞服) 服用阿胶3 g。为避免防碍脾胃吸,平时饮食不可油腻( 标准:炒菜后在盘中如有明显油渍,则为油腻,如为菜汤或漂有油花则可) 治疗周期以一周为一疗程,进行复查血常规,对比RBC、Hb、HCT 等贫血相关指标。

1.3 评价标准 统计并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依据患者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院内制定的贫血临床疗效分析方法为主要标准,如患者依据上述标准评估为显效及有效,可认为临床治疗有效,将显效及有效例数在患者总数中占比作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统计并评估组间治疗前后贫血相关指标,包括RBC、Hb、HCT 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x±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例(%),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并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统计并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患者优势显著(P<0.05),详见表1。

2.2 统计并评估组间治疗前后贫血相关指标 统计并评估组间治疗前后RBC、Hb、HCT 等贫血相关指标,治疗前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贫血是指人体血红蛋白指标偏低引发的临床症状,健康男性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为120~160 g/L,健康女性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为110~150 g/L,如经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含量低于该数值则属于贫血[4]。引发贫血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血液疾病、肿瘤等因素所致贫血、创伤性出血所致贫血、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所致贫血等,患者临床症状包括头晕、面色苍白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需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5]。

梳理分析本次研究相关数据可知,采用自拟补气血益脾肾方药与西药食疗联合治疗干预的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贫血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据此可认为该治疗方案对贫血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尤其在重大传染病期间等特殊时期,献血量减少,血库储备不断减少,在这种情况,在短期内,更有效而经济并易推广的改善贫血的方法值得效仿,并可缓解血液储备压力。

维生素C 片、叶酸片、琥珀酸亚铁片属于临床治疗贫血的常用药物,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物质,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铁剂能够有效提高血红蛋白合成速度,改善贫血相关症状,叶酸可参与人体血红蛋白合成,维生素C 能够促进药物的吸收利用,有助于提高补血效果[6]。补血药中铁剂的服用量,不在于服用量而在于吸收量及服用后的反应,贫血越重对铁剂的胃肠道反应越敏感 ,越大。 强调服用量,服用时间对于改善上症有帮助,协调其它西药辅助造血有益于快速补血。同时本次研究中加入食疗补血方案,红枣及蛋清内含有机酸、维生素、糖类、蛋白质等物质,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长期食用能够显著改善贫血相关症状,且食疗方案无任何毒副作用,治疗安全性较高。鸡蛋清与大枣的结合,较之高价格蛋白类产品有明显的经济性。弃用蛋黄等油腻食品,有助于蛋白吸收,有并减少湿阻脾胃,利于健脾胃之气而改善造血单纯采用西药及食疗干预措施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主要缺陷为复发率偏高,叶酸片、琥珀酸亚铁片过量服用存在一定不良反应。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贫血属血虚范畴,人体气血同源,二者相互依从,血无气不长,气无血不生,治疗贫血应以补气血为基本原则,同时需调理脾肾,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刺激血液中白细胞指标升高,进而改善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我院自拟补气血益脾肾方药,组方中黄芪与当归具有补气血之功效,取自古方当归补血汤变化,白芍及川芎具有补血之功效,党参能够补内气推动活血养血,并补黄芪补外气耗内气之功,炒谷芽、炒稻芽均具有调理脾肾,消积化滞之功效,不同药物组方联合应用可达到补气血益脾肾的临床疗效[7]。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自拟补气血益脾肾方药中川芎、当归具有加速血液流通,扩张血管之功效,可增加人体红细胞携氧能力,增加外周血液含量,黄芪可增加血细胞数量,延缓细胞衰老,柴胡、白术、白芍等药物能够促进粒细胞祖细胞及红细胞祖细胞增殖,桑寄生调节骨髓组织造血功能,生血及养血,显著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8]。白术平素以10 g 常用,此方中应用30 g 除补气健脾之功外,有明显可以通便,以减少補气血过温热之弊病,综合上述,此方温而不生热,补而不粘滞,拿来可用,用之有效,效果明显。此方案优势还在于温而不生热,补而不粘滞,拿来可用,用之有效,效果明显。任何无中医基础的临床医院均可拿来应用,可以普及。对于服药一周的设定,一是确有明显疗效,二是如变化不大需进一步了解原因,是否仍存在出血如经期、胃肠道出血。

贫血治疗中笔者自拟补气血益脾肾方药与西药食疗方案联合可发挥中药与西药间的协同效应,显著改善头晕、面色苍白等临床症状,有效补充体内铁剂,长效改善机体骨髓造血功能,补脾肾,从根源上实现对贫血的有效治疗干预,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优于单一西药食疗治疗方案[9]。经多例多种贫血患者服用,疗效显著由此可知,贫血患者采用自拟补气血益脾肾方药联合西药食疗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贫血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从血液常规检查鉴别贫血
你对贫血知多少
长期贫血危害心脏健康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哪些
妊娠期贫血怎么办
血虚≠贫血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血虚≠贫血
透视老年贫血,剖析常见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