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探究
2021-09-01王炳琴
王炳琴
摘 要:“生活即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如何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幼儿园课程进行游戏化建设,成了幼儿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意义,然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内容设计和指导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希望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生活教育;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9-018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9.090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而游戏化的课程教学能够培养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是促进幼儿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现状来看,由于师资力量、硬件资源、教学环境等的不同,在课程游戏化建设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亟待教育工作者进行完善与解决。生活与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幼儿发展指南》中的教学要求,将生活、游戏与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以丰富的教育形式对幼儿的生活进行安排,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意义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非常喜欢游戏这种活动形式。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游戏是分散幼儿注意力、耽误幼儿学习进度与效率的罪魁祸首。但随着教育事理念的发展,幼儿的教学主体地位逐渐凸显出来,将幼儿园课程进行游戏化建设,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能够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乐趣,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以多样性的教育形式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相较而言,传统的幼儿园教学课堂就显得太过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不利于幼儿内在潜能的开发,导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受到一定阻碍。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内容设计
(一)围绕日常生活设计教育内容
在“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指导下,幼儿教师需要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意识,将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结合教育主题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从幼儿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在尊重幼儿的好奇心、维护幼儿的自尊心的基础上,为幼儿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设计有趣的教学形式,让幼儿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增强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促进幼儿的均衡发展。
(二)围绕传统节日设计教育内容
传统节日由来已久,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是幼儿园教师开展生活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因此,在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传统节日相融合,为幼儿创办极富节日气息的游戏环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提升幼儿认知水平的同时,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知,从而有效促进生活教育、游戏化教学的顺利实施与开展。
(三)围绕自然现象设计教育内容
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教学资源库,一年四季各有各的色彩和景致,二十四个节气综合了天文、气象、生物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风霜雨雪、四季变换都可以是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游戏化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以此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同时加深幼儿对自然知识的领悟,提高幼儿的主观审美。
(四)围绕民俗文化设计教育内容
民俗文化源自百姓的普通生活,是生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幼儿教师在建设游戏化课程的时候,可以将其融入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拓展幼儿的文化视野,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三、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生活爱好开展游戏化课程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之前的幼儿园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功利性,一些家长热衷于幼儿的艺术教学,为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三四岁时背几首古诗、算几道算术、弹几首曲子而沾沾自喜,为此为幼儿报名了各种艺术班,让幼儿常年奔赴在各种培训班中,导致幼儿彻底失去了玩乐、嬉戏的机会。此外,部分幼儿园还出现小学化现象,提前教给幼儿小学阶段的知识,这样的教育方式导致幼儿过早接受程式化、成人化的教育,以天真烂漫的童年为代价,仅仅满足了父母的愿望和虚荣,这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针对这种不良现象,相关部门颁发了《关于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幼儿通过亲近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对自然和生活进行积极探索,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生活体验和知识技能,让幼儿拥有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时光。为此,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游戏化的课程,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以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方法,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就近取材开展游戏化课程,充分发挥生活的育人作用,同时也能够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形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学习效果,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二)借助社会环境开展游戏化教学
“社会即学校”是对“生活即教育”理论的延伸与拓展,幼儿教师可以在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生活教育理论的观点。基于此,幼儿园教师可以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幼儿园的周边环境或社会环境等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以此来为幼儿设计充满趣味又极富个性化的教学游戏实践活动,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让幼儿在亲近大自然、观察社会现象的同时,对生活有所反思和感悟,在加强幼儿园活动效果的同时,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以直观的生活经验来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如何以适应幼儿科学发展的方式,对幼儿园的周边环境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就成了幼儿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对幼儿园的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掌握,积极拓展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活动资源,联合自然环境、社区环境、家庭环境等,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長环境和氛围,让幼儿通过对生活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来完善自身的思想和理念。如围绕二胎政策开展绘本阅读,降低幼儿的独占意识,培养幼儿的分享精神、责任意识及关爱和勇气等;或者利用幼儿园的本土资源,加深幼儿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