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2021-08-31何俊松

物理教学探讨 2021年6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

何俊松

摘   要: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规范文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依据新课程标准修订的新版教材在“力的合成与分解”内容上变化很大,集中体现了修订前后课程标准的差异。在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指导下,对比出人教版新、旧教材在文本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探寻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更好地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新旧教材;力的合成与分解;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6-0019-3

1    物理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指导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中提到对课程方案的修改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制定。方案中明确教育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核心素养。而各学科课程标准在课程方案的指导下,明确学科课程将着力培养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整合三维目标,凝练了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更新了教学内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指培养学生在具体学科中的内容学习、方法选择、观念养成、技能形成等[1]。物理观念需要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才能形成物理视角并应用,其核心是知识;科学思维提到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进行分析、推理等,核心是物理模型;科学探究重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广应用的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重在尊重客观事实、勇于实践、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总的来说,物理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将更加注重知识和模型的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分析、问题探究的实践、人文科学的理解。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文本。理清教材的思路,分析教材的变化,将对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新、旧教材的文本内容概述

本文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物理教科书2019年版[2](以下简称新教材)和2006年版[3](以下简称旧教材),对“力的合成与分解”一课进行对比分析。

在旧教材[3]中,这部分内容分为《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两节。文本内容为:

(1)图片说明:一个力的效果可以和两个力的效果相同。

(2)定义:合力和分力、力的合成。

(3)问题引导:分力相加的值等于合力的大小吗?

(4)实验探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

(5)例题应用:已知互相垂直的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

(6)拓展:分力的夹角为0°和180°时,运算关系是什么?

(7)定义:共点力。

(8)案例说明:拖拉机对耙的力的分解效果。

(9)定义:力的分解(无限种可能)。

(10)例题展示: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分解。

(11)说明:矢量相加法则、三角形定则。

(12)定义:矢量和标量。

(13)思考:矢量三角形的运算。

在新教材[2]中,這部分内容为《力的合成和分解》一节。其文本内容为:

(1)问题导入:如果一个力和两个力的效果一样,那么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2)场景定义:共点力、合力与分力。

(3)定义: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

(4)实验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定则。

(5)方法:力的无限分解、力多次合成。

(6)定义:矢量和标量。

(7)性质:矢量和标量的特征,物理量分类。

根据上述文本内容对比,新教材在本节内容的环节设计上修改变动很大,做了大量简化,内容顺序也做了调整。相比于旧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修订的新教材,更加突出地体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3    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

3.1    教学内容对比

新教材将旧教材中原来两节的安排改为一节,教学环节设计更加紧凑。教材是教师备课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备课需将一堂课的知识点梳理好,把握课标重、难点内容和考点,构建知识框架[4]。新教材删掉旧教材中的力的分解效果、特殊角度的运算、三角形定则等,去掉与课题无关或联系不必要的内容,留下核心知识点,简化知识框架,其核心知识“力的合成与分解”(运算技能)便更加突出。另外,去掉力的分解效果、三角形定则,更加接近教学实际情况。力的分解效果的研究本身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根据需要进行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没有学习过数学的向量运算,所以三角形定则在本节中显得突兀。学生学完本节后,不懂三角形定则也不影响他们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故教材在内容上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知识建构做了系统优化。

3.2    教学思路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对比

新教材除了删减部分知识外,在内容撰写上也做了大量优化。教学环节的处理方式不同,对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提供了诸多思考。

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落实“以物理观念为导向,以学科能力为核心,以科学探究为特色,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作为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凸显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5]。该策略在物理观念方面聚焦课堂知识的建构;学科能力对应科学思维,注重模型的建构与应用;科学探究作为科学特色,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发展的目标注重培养尊重学科发展、理解人文科学的统一。

根据上述教学策略的指导,对比新、旧教材在教学思路上的特点:

新教材的知识建构采用问题导入、探究的方式进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先提出共点力,再同时提出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使得知识建构的结构和顺序得以优化,更利于学生掌握;删减力的分解作用效果讨论、三角形定则的使用,符合知识本身的特点,即建构的内容为技能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力的(逆)运算方法,学生在此学段还未学习向量,故三角形定则不易理解,也不需要此时掌握。以上优化更有利于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

新教材围绕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与使用,注重基本操作的训练,而旧教材中加入三角形定则的使用和特殊角的求解,加大了学生掌握的难度。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在此阶段的掌握程度达到二级或三级水平要求即可,故新教材的难度设计更适合学生学习。

科学探究中,旧教材提前说明了实验结论,未实验的情况下提出注意事项,属于伪科学探究。而新教材的设计思路为提出问题、明确做法、反复论证、归纳结论,完全符合科学探究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完成真科学探究。

综上所述,新教材在落实“以物理观念为导向,以学科能力为核心,以科学探究为特色,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策略上,更符合学生学情,能更有效地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4    结  语

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发现新教材设计上更合理的地方,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将有助于教师调整课堂教学落实新课程标准。通过文本环节设计、知识点覆盖、探究实验设计等内容的比较,能帮助教师更清晰地梳理物理知识体系、明确实验探究的方法、注重學情的设计才能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所以,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能帮助教师提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但本文主要针对教材内容的对比,习题部分也有较大的对比价值,它将直接体现课程评价的变化,故习题部分可值得另做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命军.高中物理课堂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途径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7(09):4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庄瑾,吴先球.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新旧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对比研究——以《动量守恒定律》一节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20,38(09):24-26+80.

[5]李友兴.凸显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J].物理教学,2020,42(07):23-27+29.

(栏目编辑    刘   荣)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设计实践
幼师物理教学反思
利用实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
浅谈高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于“比较法”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