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专业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2021-08-31王丽萍潘俊波刘朝阳任萌刘双奇

食品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食品专业心理健康大学生

王丽萍 潘俊波 刘朝阳 任萌 刘双奇

摘要:拥有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后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实现人生梦想的内在条件。通过调查和研究,食品专业大学生除具有大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特点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情况。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引食品专业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食品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伴随着食品行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食品专业高热现象逐渐冷却,食品专业大学生也不再以佼佼者自居,在学生们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状态上,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情况,诸如中途退学创业、学习预警、因专业兴趣丧失而留级甚至退学、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现就食品专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不良情绪,更好地为学生们的成长成才服务。

一、食品专业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除具有大学生较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外,当前食品专业大学生还容易出现下列心理问题:

1. 专业选择困惑

“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是现今很多父母为孩子选择食品专业的主要依据。家长们认为,任何年代和时代,人们对食物的追求和需要都是社会和人的最基本需求,因而食品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永远不会衰败。家长们的这种专业选择理念,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在选择过程中,却往往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以致个别学生入学后,很难调整专业心态,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思考能力,因而出现逃课、厌学的情况,甚至留级和退学。

2. 急于创业心理

大学生们拥有先进的理念和创新精神,拥有敢闯敢拼的勇气,成为社会生活中生机勃勃的力量。很多大学生始终怀揣着创业的梦想,凭借着满腔热血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走向创业的道路,尽管过程艰辛,但仍有诸多的回报。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提供很多的优惠政策和条件。在大学生毕业后或者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学校会给予大力支持。但仍有个别学生以牺牲学业为代价进行创业,在忙于创业之时,将老师和家长的劝诫置之脑后,尽情享受创业的快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阅历的增长和丰富,他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大学文凭的宝贵性,却由于醒悟较晚而丧失了补过的最佳时机,只能在悔恨中责备自己年轻时的冲动和不计后果的蛮干。

3. 学业困难生心理

食品专业学生一年级基础课程多为数学和化学,知识涉及面广,难度高,学分多。在学业困难生中,多数学生因为在大一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时候,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控性,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最终的补考甚至挂科,也有个别学生因为专业选择不当,导致丧失学习兴趣,因而一学年下来收到了很多学习预警,甚至最终留级,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大大降低。

4. 就业心理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养尊处优,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很少经历艰苦环境的磨砺。在进行工作选择时,学生们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好的薪金待遇和好的工作环境是他们择业的标准。然而,大多数食品企业都位于城市郊区和农村,交通不便利,工作环境较差。这与学生们构筑的梦想和舒适的办公生活条件相差甚远,因此求职择业时往往悲观失望,或者盲目观望和从众,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在学校安排的实习择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中,有的学生坚持不了几天就逃之夭夭,更有甚者参观完工厂后,转身就跑了,让带队的教师十分尴尬。

二、对策分析

(一)思想教育管理对策

1、加强新生入学教育管理

刚刚步入大学校门之时,部分学生从高中紧张的“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投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缺少了管束和束缚,犹如“脱缰的野马”一样,要么过分放纵自己,将自己完全社会化;要么成为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然而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自主性的学习和综合素质锻炼,始终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要让同学们不仅从心理上,更要从行动上接受这种转变,并很好地适應。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方式。

2、加强学风建设管理

学习是大学生活的重中之重,脱离了高中管束式的学习方式,部分学生因自我约束力和控制能力较弱,不能沉下心来刻苦学习。为帮助同学们完成过渡,低年级学生的学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通过集体上晚自习,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寝室及学习帮扶对子的建设工作,强化对低年级学生的学风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要时,调动家长的力量予以辅助,将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3、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应从低年级开始。应让同学们树立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就业观念。让他们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只有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做事,才会有大好的前程。食品行业的基层和一线工作,需要有大学生勇于创新和富于激情的工作方式和能力,需要大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基层工作的特点,才能推动食品行业快步进入世界前沿。

4、重点推进学生创业指导

创业是每名大学生的梦想,也是国家大力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去从事的事情,但创业的成功绝不是一时的想法和冲动就能实现的,需要有优秀的项目、好的市场前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尤其是对创业者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校大学生富于创新的精神和敢拼敢闯的劲头是创业必备的素质,但是如果以牺牲学业为代价进行创业,不是一个明智之举。虽然每名大学生都有一个比尔·盖茨的梦,但是比尔·盖茨只有一个,他的成功除上述因素外,也与其所处的特定年代背景分不开。在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完全成熟之前,创业是件危险的事情。只有在自己的思想和能力素质完全成熟时,创业才有成功的可能。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更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情绪的疏导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活动筹划和举办过程中,大学生们因忙于活动而无暇顾及烦恼以及忧郁的情绪,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快乐并且拥有了阳光的心态,体会和感悟到了诸多的人生真谛,促进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熟。

2、加强食品专业认知指导

通过对食品专业前沿动态及广阔前景的介绍,指出从事食品专业的优势,激发学生们的专业好奇心和渴望心理。让同学们懂得,无论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还是父母的选择,既然从事了食品专业,就要热爱它。同时,也应该从世界观、人生观的角度,指导同学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专业兴趣可以培养,况且人生在世,不会事事如意,就算侥幸上了自己认为喜欢的专业,深入学习的时候也未必是完全喜欢和擅长的。要干一行爱一行。当你的专业知识足够丰富时,就会有很多想法和创新的点子,从而真正激起从事食品专业的兴趣。

3、建立健全院级心理咨询工作

应建立健全院级心理咨询工作制度和规模,并真正让同学们接受和认可,消除抵触情绪。基层学院的辅导员老师是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最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况且大多数辅导员都接受过心理咨询的培训,拥有心理咨询的资格。通过建立健全院级心理咨询工作室,由辅导员兼任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及时发现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及时疏导和解决,将危险倾向扼杀在摇篮中。

4、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是普及心理知识的最佳途径。食品学院学生为工科学生,容易忽略对人文课程的学习和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因而,大规模、经常性的心理知识培训必不可少。通过培训,让同学们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心理调适知识和技巧,积极应对成长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同学们健康成长。

5、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长的作用

班級心理委员直接负责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是最直接最基层的心理联络员,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监督和指导尤为重要。对心理委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可以使我们及时发现每个班级同学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寝室长与同寝室同学朝夕相处,是更可靠的心理联络员。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和寝室长的职能作用,就能真正将心理工作做实做细,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基金项目: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精准扶贫背景下黑龙江省农村贫困大学生现状研究”(课题编号:GJB1320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丽萍(1977.11-),女,汉族,黑龙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食品专业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微课对食品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基于专业融合的食品类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基于任务驱动的竞争模式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