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

2021-08-31赵天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机械性静脉炎预见性

赵天阳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最近这几年随着静脉置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患者经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为操作相对简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且成本低廉等众多的优点被临床所广泛的应用在对相关肿瘤的放化疗治疗当中[1]。有临床研究调查表明,虽然PICC技术的水平在不断的发展和提升,但在具体操作过程当中仍然有一些患者在应用PICC进行放化疗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而其中机械性静脉炎的并发症发病比例所占最高[2],因此要引起临床的重视[3]。机械性静脉炎发生以后会增加患者的主观疼痛,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导致导管的留置时间减少,这样就会使患者的放化疗效果不佳,甚至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针对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对肿瘤患者进行早期预见性护理对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同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来我院进行PICC治疗的76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随机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20∶18,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为(42.06±13.28)岁。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为19∶19,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为(43.44±14.52)岁。本文两组患者均是来自我院的各个科室的相关肿瘤病症患者,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PICC置管,采用统计式方法检验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PICC置管适应证的肿瘤患者。②年龄在18~70周岁。③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④没有静脉血管类病症[4]。⑤临床资料完整。⑥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存在过敏性体质的患者。②临床资料缺失者。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5]。④因各种因素无法完成调查中途退出研究组的患者。

1.3 方法 本文的所有调查对象均通过同一组护士进行PICC置管,所有对照组患者入院以后,通过责任护士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与此同时采取常规护理原则进行相关的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以后,进行口头形式的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6]。而所有的观察组患者通过早期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第一,预见性护理小组:通过研究者邀请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小组成员的培训,小组成员的主要培训内容是早期预见性护理的模式,同时要求组内的相关护士能够对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理论知识做到心中有数[7]。规范《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指导手册》,小组成员当中需要包括一名主治医师,同时也要具有一个副主任护师,还需要有主管护师和护师,所有成员共同协作,有效的完成对患者的相关护理指导。所有的小组成员在入组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PICC,并且对患者进行机械性静脉炎等相关理论和实践培训,培训合格者入组本小组当中。

第二,预见性护理的落实:首先需要对预见性护理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主要以责任制护理为主要原则,对所有的护理工作者分配患者,以便于真正的落实到相关责任到人、责任到事的原则。所有的护理工作者要完全掌握所负责的患者的基本信息,能够根据掌握的信息来对患者的相关病情状况进行综合的判断,通过自己的医学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寻找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可能因素,并且对现如今科室当中潜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收集,综合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干预,有效的预防PICC置管以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可能性[8]。对患者需要应用全院所统一的PICC导管维护自控单进行质控,小组内的成员根据制定的PICC导管维护标准的相关内容来对影响置管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有效的总结归纳,并根据相关的文献参考等总结出相关的影响内容,以便于有针对性的逐一落实。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之前,为患者选择采用地塞米松浸泡导管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可能性。还要合理的对患者的穿刺静脉进行选择,因为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和患者穿刺的部位以及穿刺效果存在密切的关联,临床有大量的研究都认为,避免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需要选择理想的穿刺静脉,所以在进行静脉选择的时候要满足血管管腔粗大的标准,而且保证血管的路径比较直,血流速度快,穿刺以后具有较高的舒适度的原则[9]。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时候要选择贵要的静脉,肘正中静脉、肱静脉和头静脉等,这样能够达到理想的穿刺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静脉炎出现[10]。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掌握置管的时机,因为本文所选择的患者均为肿瘤患者,所以患者在各方面的功能相对表现较差,再加之放疗药物或化疗药物对患者的血管具有较强的刺激性的,所以导致患者血管质量也不佳,如果对患者进行置管以后立刻就进行放化疗干预,这可能会增加对患者血管的刺激性,进而可能会使得静脉炎具有更高的发生概率。所以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对自己所负责的患者应该在治疗之前2 d先进行PICC置管,这样能够有效的达到人机体和PICC导管的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够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护理的过程中还要有效的确保压街头和透明敷贴的更换。为有效的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出现,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要每周进行一次正压接头和透明敷贴的更换工作。护理的过程当中积极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坚持差异性的策略,根据所有患者的不同个体差异性选择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通过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言语,使患者理解并接受,护理的时候还要指导患者能够掌握健康生活的方式,以便有效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4 观察指标 对本文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以后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做出比较,统计两组患者对不同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并做出比较。比较本文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以后的静脉炎发生时间和平均置管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的标本资料和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5.0进行分析。文中的所有计量资料均通过()表示,同时计量值均通过t值检验;所有的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并且计数值以χ2进行检验;等级资料均通过Z值表示,同时选择秩和检验与Ridit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当P<0.05时,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7.89%(3/8),对照组为31.58%(12/38),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11%(35/3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0.53%(23/38),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时间和平均置管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以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以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注: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静脉炎发生时间:t=11.7772,P=0.0000<0.05;平均置管时间:t=4.6091,P=0.0000<0.05。

3 讨论

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以后的一种主要并发症,这种病症出现以后会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有临床研究认为,PICC置管以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主要情况与患者PICC穿刺静脉和PICC置管过程当中对血管的刺激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为了有效降低,对肿瘤患者进行PICC置管以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本文主要分析早期预见性护理应用的效果。对本文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早期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肿瘤PICC术后患者中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静脉炎发生的时间,延长患者平均的留置管时间,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患者进行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组建预见性护理小组,在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的按照相关的原则和规定为患者实施护理,护理能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所以具有针对性。早期预见性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可以针对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风险进行详细的评估,能够针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等进行相关的指导,从而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策略,能将相关的风险加以规避和预防,全面的满足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在护理的过程当中阻断了机械性静脉炎可能出现的路径,进而达到了从根本上治疗和防止的目的。

综上所述,临床对肿瘤患者进行早期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延长患者的置管时间,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机械性静脉炎预见性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心理护理对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