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3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免疫治疗预见性肺癌

何 梦 曾 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

肺癌作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近年来,多个国家调查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1]。临床中在为肺癌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时,除了常用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治疗方式以外。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以及免疫学理论等技术的发展,免疫治疗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2]。其中预见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结合自己临床护理经验来实施各方面的护理措施,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3]。为了验证肺癌患者在实施免疫治疗过程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本文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模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76例进行肺癌免疫性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8例,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6.73±2.55)岁,病程3~25个月,平均病程(14.63±2.57)个月,其中鳞癌21例,腺癌10例,大细胞癌7例;对照组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6.37±2.72)岁,病程4~24个月,平均病程(14.27±2.74)个月,其中鳞癌20例,腺癌12例,大细胞癌6例。将两组患者的组间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包括其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疾病种类等,发现其存在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院伦理会委员也批准了该项研究。纳入标准:符合肺癌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免疫治疗;意识清醒且沟通正常。排除标准:患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有精神病史;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身体状况,并将相关信息做好记录,同时告知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给予观察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①心理干预:由于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患者对于PD-1抗体的了解不够,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在治疗前,护理人员耐心为其讲解治疗的过程、原理及特点等。对于有不良情绪的患者,给予其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为患者详细讲解治疗的优势、相关注意事项等,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治疗,提高其配合度。②饮食护理:根据化疗患者饮食健康营养食谱库的要求,为患者合理制订一日三餐饮食计划,原则上以高营养、易消化以及清淡饮食为主,在采血前3 d,叮嘱患者不要进食高脂食物。③用药护理:患者在进行用药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对其疾病状况进行有效评估,例如可以通过生化、血常规及心电图等检验检查方式来了解。在存储药物时,护理人员需要将药物放置在2~8 ℃的环境中保存,以免药物出现变质。在药物配置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配置合适的浓度,并选择专用输液器,在为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并及时监测其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等,可及时对其实施处理。④不良反应护理:a.皮疹与瘙痒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皮肤进行细致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其皮肤变化,指导患者定期修剪指甲,若皮肤出现瘙痒时,可使用药膏进行涂抹,或口服皮质激素。b.发热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使用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进行治疗,或者使用冰敷,并指导患者多吃新鲜水果,多饮用温水。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①不良反应是指患者在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皮疹、瘙痒、腹泻、恶心呕吐、胸闷等反应。②满意程度可以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度加上一般满意度之和。③生活质量评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明其生活质量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检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χ2和(%)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差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3 讨论

肺癌作为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随着疾病不断发展,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低热、胸痛等症状。临床中在为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利用手术治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方式[4-5]。其中免疫治疗有效弥补了常规手术治疗、放化疗等治疗方式存在的弊端,因此在临床中受到了患者及医师的广泛关注。由于免疫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了肺癌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医学模式及人类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逐渐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常规的护理方式较为落后,不能有效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导致护理效果不佳[6]。

在为肺癌患者实施免疫治疗期间,同时结合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恢复。首先通过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能够及时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免疫治疗的配合度[7-8]。由于肺癌患者的体质较弱,营养状况较差。因此护理人员通过对其实施饮食护理后,能够保证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入,从而能够增强患者身体素质[9]。同时由于患者对于免疫治疗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不够,因此护理人员通过为患者讲解用药的相关知识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用药治疗的掌握程度,并且通过加强对患者用药后反应的观察,可及时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最后通过对患者实施不良反应观察,可及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能够保障免疫治疗的顺利开展[10-11]。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同时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也要更高。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免疫治疗中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舒适度,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免疫治疗预见性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肾癌生物免疫治疗进展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临床新进展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