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1-08-31王晓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腹腔镜研究组发生率

王晓娜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妇科一病房,辽宁 阜新 123000)

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视野清晰、操作方便等特点,能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手术风险相对更低,但是作为侵入性操作,手术操作、麻醉镇静以及镇痛等因素均对腹腔脏器造成较大的干扰,术后肠梗阻及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1-2]。整体护理有助于降低中转开腹率,可缩短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助于使患者生活品质得到提高,可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并能够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品质[3]。现将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纳入研究范围,自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探讨和分析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整体护理对其术后康复所产生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无意识障碍且在知晓本研究的情况下参与此次研究;无听力、沟通或者表达障碍。排除标准:合并循环系统功能障碍者;伴随肺、脑、心、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者;伴随重度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者;合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者[4-5]。所选患者经系统随机化法分成两组,参照组(n=35)患者年龄21~86周岁,平均年龄(50.32±5.15)岁,附件包块3例、异位妊娠5例、畸胎瘤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4例、卵巢肿瘤9例、子宫肌瘤8例、其他5例。研究组(n=35)患者年龄20~87周岁,平均年龄(51.45±5.06)岁,附件包块3例、异位妊娠6例、畸胎瘤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4例、卵巢肿瘤10例、子宫肌瘤7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疾病类型、患者年龄等临床基本资料经对比存在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研究组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内容如下。

1.2.1 常规护理 密切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氧饱和度、脉搏、呼吸、血压等,对离子、生化、电解质等实验室指标,对患者进行简单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支持,帮助其了解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方式、优势以及配合技巧、注意事项等[6]。

1.2.2 整体护理

1.2.2.1 术前护理 术前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向患者与其家属讲解所患妇科疾病及腹腔镜手术特点,应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积极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使其了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术前准备内容、配合技巧、时间安排、各项相关检查等,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7]。术前1 d评估患者整体状况,包括睡眠及饮食情况、生命体征、心理状况、实际病情等。术前位患者进行阴道检查,待炎症得到控制后再为其实施手术治疗。根据手术范围进行皮肤清洁并彻底清除脐孔污垢,术前指导患者常规禁饮、禁食,这样既能够降低误吸风险,还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8]。

1.2.2.2 术中护理 严格控制手术室温度及湿度,护理人员应于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与其亲切交流或通过眼神示意等形式给予其鼓励和支持,稳定其紧张情绪。调节患者体位时应避免过度压迫肢体,尽量取患者舒适体位。在满足手术操作条件的前提下尽量缩小裸露面积,避免患者受寒。熟悉手术操作流程,与手术医师默契配合,防止出现手术意外事件[9]。

1.2.2.3 术后护理 术后应用消毒棉球将患者外阴以及皮肤血渍擦拭干净,妥善固定导尿管,搬运患者时动作幅度不可过大,防止加重患者疼痛等不适感,为意识不清患者提供防护措施,防止出现坠床事件。做好交接班工作,将患者妥善安置在病床上。为患者提供常规鼻导管吸氧,加强生命体征监控,确保患者无误吸风险后方可将头下垫枕撤去。经常提醒或者鼓励患者翻身,待意识恢复后即可进行肢体被动及主动练习,按摩其腿部肌肉并练习被动屈腿、伸腿等动作,每次练习10 min,每日4次,可加快血液回流,防止出现血栓[10-11]。

1.3 评价指标 ①记录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②统计术后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及下肢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情况。③术后7 d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项目包括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囊、身体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状况以及情感职能,各项目总分均为100分,评分高低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以率(%)表示正态分布计数资料,以()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分别应用χ2、t检验正态分布资料,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术后恢复效果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见表1。

表1 术后恢复情况对比(h,)

表1 术后恢复情况对比(h,)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参照组出现尿潴留、恶心、呕吐等术后并发症患者共计9例,总发生率25.71%,研究组出现尿潴留等术后并发症患者共计3例,总发生率8.57%。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n(%)]

2.3 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生理职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更高,干预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3 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

3 讨论

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该治疗方式创伤小且能够减少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速度较快,但是术后容易引发胃肠功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12]。

整体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将护理程序作为框架并采用现代护理理论,旨在为患者提供系统、规范的护理服务,能够使患者精神、社会、心理、生理等多方面需求得到满足,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减轻手术操作对内分泌、循环及呼吸等系统及组织功能造成的影响[13-14]。

此次研究中,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更高,对比术后两组各项恢复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保证手术准备的充分性、对患者加强心理疏导、术后严密监控其病情并为其提供生命体征监控,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进展情况,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彭娟娟与孔亚梅[15]的研究中,围手术期应用常规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20%,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4%,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尿潴留等并发症总发生率25.71%,研究组尿潴留等并发症总发生率8.57%,提示围手术期为妇科腹腔镜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干预可减少相关并发症,与上述研究结果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为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提供整体后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身体功能恢复,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采纳和应用。

猜你喜欢

腹腔镜研究组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