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8-3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手术室脑出血常规

李 雪

(抚顺市中心医院手术室,辽宁 抚顺 113006)

脑出血是由于脑实质内非外伤性血管破裂、出血,病灶内的正常脑组织、脑神经受到压迫而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致残率、残死率较高[1-2]。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危害程度大的特点[3]。有文献[4-5]报道,该病发病6 h内是治疗的黄金期。此外急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还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因此需要给予患者科学、高效的护理方法来改善上述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将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旨在探讨其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发症、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100例)与手术室护理干预(100例)。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急性脑出血,且符合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6]。②临床资料齐全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重大疾病者。②合并凝血功能、精神障碍者。③合并颅内肿瘤者。④半途退出此次研究者。常规组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55.12±4.26)岁;Fugl-Meyer评分51~59分,平均(55.82±3.35)分;Barthel指数评分36~51分,平均(44.87±5.26)分。手术室护理干预组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55.89±4.35)岁;Fugl-Meyer评分51~59分,平均(56.25±3.67)分;Barthel指数评分36~51分,平均(45.23±5.79)分。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行一般手术室护理,包括查体、辅助检查、术前准备、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基础性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组: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方面的内容。①术前准备:快速完成检查明确诊断为脑出血,且符合急诊手术指征者,直接快速进入急诊手术室。术前备皮、建立静脉通路、记录各项生命体征、吸氧,快速评估患者的实际病情严重程度,遵从医嘱给予患者改善颅内压及镇静药物。取卧床姿势并将头抬高30°,与主刀医师进行简单沟通,告之管理器械的护士准备好开颅及减压引流的工具。另外,告之患者家属手术需承担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请家属能够理解并予以配合。②术中护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做好体位、呼吸道、静脉通路的护理,并给予保温措施;对于术中需要输血的患者要密切关注其输血反应。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将患者转入ICU病房,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者病情的进展,观察伤口引流管的颜色、量,做好口腔、气道、尿管的护理。向患者家属交待手术结果,指导术后护理患者的注意事项,主要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其中SAS≥50分表示患者有焦虑情绪存在;SDS≥53分表示患者有抑郁情绪存在。②观察并记录干预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肺炎、再次出血、泌尿系感染等。③采用Fugl-Meyer量表与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Fugl-Meyer量表是针对患者的躯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总分100分,轻、中、重、极重度躯体功能障碍得分分别为≥95分、85~95分、50~85分、<50分。Barthel指数量表是针对患者的日常生理能力进行评分,总分100分,轻、中、重度残疾得分分别为≥60分、20~40分、<2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统计分析本研究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后用()表示,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后用[n(%)]表示,当数据差异有显著性时,用P<0.05来表示。

2 结果

2.1 焦虑抑郁情绪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手术室护理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干预前常规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2.33±3.94)分、(54.36±5.65)分,手术室护理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2.48±3.32)分、(54.43±5.77)分;干预后常规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6.34±4.37)分、(47.01±4.75)分,手术室护理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0.14±3.82)分、(40.07±4.31)分。

2.2 并发症 手术室护理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χ2=8.337,P<0.05)。其中常规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肺炎4例,再次出血3例,泌尿系感染2例,总发生率为12.00%(12/100);手术室护理干预组发生肺炎1例,泌尿系感染1例,总发生率为2.00%(2/100)。

2.3 生活质量 干预前,两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手术室护理干预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术后一般会出现后遗症,影响患者肢体功能、语言功能,使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心理及精神负担[7-8]。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后,手术室护理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常规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常规组(P<0.05)。手术室护理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积极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与吕莉丽等[9]报道相一致;同时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张亚男[10]报道相一致。原因是手术室护理干预在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在接触患者的第一时间就应用了科学的、高效的、全面的护理措施,并进一步快速完成手术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配合医师工作,术后观察病情进展,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与疏导工作,从而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满意度。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手术室脑出血常规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常规之外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别受限于常规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