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分级心理护理在膀胱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3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1期
关键词:膀胱癌情绪护理人员

刘 嫣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辽宁 调兵山 112700)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临床中常见的膀胱癌类型主要有高危非浸润性膀胱癌以及浸润型膀胱癌[1],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提升,对膀胱癌的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膀胱癌手术治疗中涉及的组织器官较多,手术操作较为复杂,会对患者正常的生活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情绪,干扰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康复质量的提升[2]。分级心理护理在临床治疗中的实施对于护理质量以及手术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是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提升的重要措施[3]。将我院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中随机抽取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膀胱癌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分级心理护理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中随机抽取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使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2∶15;年龄39~59岁,平均年龄(43.30±2.10)岁;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30∶17;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3.70±2.30)岁;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膀胱癌的诊断要求[4];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患者均无其他系统疾病;患者精神状态较好,意识清醒,能够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参与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均完全知晓,且自愿配合;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即手术前根据手术方案以及患者基本情况对其进行常规术前访视,告知其常规手术准备措施以及饮食规划,手术后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各类术后并发症。

研究组围手术期实施分级心理护理,内容如下。患者入院后均使用焦虑抑郁量表(HAD)进行心理评级,评分低于10分(含10分)实施3级心理护理;评分为11~14分(含11、14分)实施2级心理护理;评分超过15分(含15分)实施1级心理护理。①3级心理护理:每次护理时间为5 min,每日3次,护理中主要以共性心理护理为主,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获取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帮助患者放松心情,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做好病房患病的管理,避免环境因素影响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配合程度,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类问题,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采取相适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类型、预防及处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其对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排尿功能的担忧。②2级心理护理:每次护理时间为15 min,每日3次,此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相对较中,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中需要加强对患者情绪变化的关注,注意调整沟通方式,适当延长沟通时间,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提升其被呵护感,手术后排尿方式调整是影响患者情绪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可通过近期成功手术患者案例的介绍提升患者手术的信心,告知良好情绪的控制对治疗效果提升的重要性,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鼓励其参与到护理中。③1级心理护理:实施1级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均较差,与其他患者相比不仅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轻生等想法,针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巡查和监护,每次护理时间为25 min,每日3次,且须告知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看护,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另外,安排专业的心理专家对患者进行辅导,使患者感受到社会各界对其的关心和爱护。护理人员需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情绪、心理以及个性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理内容以及护理时间。

1.3 观察指标 使用SAS焦虑自评量表以及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进行评分[5],使用生活质量QOL评分表对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6],评分项目包含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以及环境领域五个方面,分组计算各项评分后对比;统计手术开展操作时间、手术配合度以及手术后住院时间并进行组间对比;统计手术后恶心呕吐、切口感染以及便秘的发生例数,对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 研究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情绪评分为(53.10±2.10)分,对照组为(52.90±1.90)分,经统计学计算t=0.484,P=0.629;研究组患者护理前抑郁情绪评分为(48.30±1.60)分,对照组为(48.70±1.80)分,经统计学计算t=1.139,P=0.258;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绪评分为(29.60±2.50)分,对照组为(34.60±3.10)分,经统计学计算t=8.607,P=0.000;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抑郁情绪评分为(28.40±2.40)分,对照组为(35.10±2.80)分,经统计学计算t=12.455,P=0.000;护理后,研究组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分组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分组对比(分,)

2.3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中操作开展时间少于对照组,手术配合度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分组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分组对比()

2.4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47例患者手术后仅出现1例恶心呕吐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2.13%;对照组47例患者手术后出现3例恶心呕吐、2例切口感染另有1例肠梗阻,并发症总发生例数为6例,总发生率为12.77%(χ2=3.859,P=0.049)。

3 讨论

膀胱癌的发病率较高,发病位置主要是膀胱黏膜,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造成此类应激情绪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相关健康知识的不了解,对于病情的发展以及手术的顺利开展过度担忧,导致其长时间处于负面的情绪环境中,加重病情的发展,影响其对手术的配合[7-8]。可见,加强心理护理对膀胱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以及心理状况,根据其实际情况开展相适合级别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全面正确的认识疾病及治疗的相关健康知识,告知良好情绪对手术治疗效果提升的重要性,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情绪氛围,建立治疗信心,提升护理及手术治疗安全性,促进良好护理关系的建立[9-10]。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手术前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所缓解,研究组患者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可见,膀胱癌患者围手术期分级心理护理的实施对于患者应激情绪的缓解效果更佳显著,能够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分级心理护理的开展,对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以及环境领域平凡的提升均有非常显著的促进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理感受以及整体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舒适性。研究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对手术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通过分级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手术质量的提升也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积极配合各项手术及术后康复护理要求,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研究组患者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膀胱癌患者治疗中分级心理护理的实施对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也较为显著,主要通过对患者情绪的护理和调整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术后各项护理措施,做好各类并发症的预防,缓解患者不适感受,同时能够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综上可知,膀胱癌患者治疗围手术期配合分级心理护理对于患者不良情绪缓解效果显著,帮助患者保持良好情绪,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

猜你喜欢

膀胱癌情绪护理人员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情绪认同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