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学模型”,激发学生“模型应用”意识
2021-08-31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庄小丽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 庄小丽
“模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的建构,激发学生的“模型应用”意识。什么是“数学模型”?广义上来说,一切的数学概念、公式、方程等算法系统都是数学模型。狭义上来说,只有那些能反映具体事物的数学关系结构才是数学模型。建构数学模型,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建模方法,培育学生的模型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模型的建构、完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修正和模型的应用。
一、模型准备:形成学生模型建构内驱
从过程上看,数学模型的建构一般可以分为“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求解”“模型应用”等。其中,模型准备是模型建构的基础。在模型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提炼出相关信息,并进行有意识的简化,从而为模型猜想、模型假设、模型提出等奠定坚实基础。模型准备要激发学生的模型兴趣,调动学生模型建构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模型建构的内驱力、向心力,形成模型建构的积极心向。
在模型准备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原有模型结构,把握学生原有的模型认知,从而让模型准备能切入学生数学模型建构的“最近发展区”。教师不仅要探寻学生已有的数学模型结构,更要探寻学生的已有认知,要强化学生的模型意识,激发学生的模型建构兴趣。比如,教学《小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探寻学生的已有模型结构,我们发现,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建构了分数的简单模型。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从两个方面准备:一是从学生的分数模型结构出发,让学生将新旧知识链接起来、嫁接起来;二是从模型建构的外在操作、工具等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画图、涂色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小数的表示方法。通过画图、涂色等操作,让学生形成小数的可视化表象,增强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直观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调动自身的分数概念模型,并将其与小数的意义联系起来,从而形象化、逻辑化、层次化地建构小数意义的数学模型。学生只有认识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才能深刻感悟到“小数就是不带分母的十进分数”。
模型准备是学生模型建构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准备相关的模型建构素材、资源等,另一方面要激活学生的模型建构已有知识,激发学生的模型建构心向等。只有做好模型建构的充分准备,才能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建模。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力。
二、模型猜想:形成学生模型建构力点
数学模型的建构,应当以渗透、融合等方式展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用数学化的眼光来观察,用模型化的思想来考量,用一般化的思维来概括,用结构化的视角来感知,用系列化的体例来强化,用显现化的方式来表征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模型猜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猜想、善于猜想、乐于猜想,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境”到“模”的过程。
比如,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相关模型,并且经历了这些模型的建构过程。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从多个生活原型中进行数学提炼,并进行简约化处理,从而提出相关的模型猜想。有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这种猜想,如“(爸+妈)×我=爸×我+妈×我”,有学生用图形表示,如“(△+☆)×□=△×□+☆×□”;还有学生用符号来表达,如“(a+b)×c=a×c+b×c”,等等。尽管不同的学生基于各自的模型视野提出了不同的模型猜想,但却都表征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在学生模型猜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模型的验证。学生举出了很多的例证,从各个层面对模型进行验证,从而有效地建构了数学模型。这个过程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模型猜想——模型验证”等数学学习方式的形成,更培养了学生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有效解决的能力。
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反映了学生对数学模型的认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学生的模型猜想差异。在模型建构的过程中,有学生可能处于“悟模”的阶段,有学生可能处于“成模”阶段。引导学生从生活原型中抽象、提炼、概括、建构成数学模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三、模型求解:赋予学生模型建构意义
学生建构数学模型,从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有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是从生活原型过渡到数学模型,其二是对数学模型进行意义赋予,也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模型的意义和价值,为学生的模型应用奠定基础。从数学模型过渡到生活原型的过程,就是模型求解的过程。这个过程能深化学生的认知,丰盈学生的经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数学的眼光”和“数学的大脑”。
模型的求解是一个从数学模型到现实原型的意义赋予、意义建构过程。只有链接学生的生活原型,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模型的意义和价值,才能让学生理解数学模型的具体应用。从数学模型向生活原型的回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数学模型的求解过程,就是数学模型的现实化、意义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生动的,也必定能促进学生对数学模型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四、模型应用:激发学生模型建构创新
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并且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猜想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更要引导学生进行模型的实践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模型建构的创新。模型蕴含着相关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有通过模型的应用,才能逐步地显现、敞亮开来。
模型不仅具有数学理论的价值,更具有实践的价值、工具的价值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学模型作为分析、解决问题的工具,让模型成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载体、媒介。数学模型具有一种功能,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比如,教学《间隔排列》这一部分内容,在引导学生建构了数学模型之后,我们呈现了学生生活中的诸多事例,如电线杆与间距、锯木头中的间隔排列、楼层中的间隔排列,等等。为解决这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用“一一间隔”的数学模型来观照、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现实问题原型与数学模型相匹配,从而让学生应用数学模型解决现实问题。如果说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是从“多”到“一”的过程,那么模型的应用就是从“一”到“多”的过程。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能力。
数学模型具有本质性的思想,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在的思想方法、本质特点等形成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数学模型的建构,应当以渗透、融入等方式为主。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数学视界,让学生超越素材、资源、情境等的表象,感悟到数学本质。数学模型的建构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