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思政教学方式,推动思政育人

2021-08-30王慧珍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3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教学方式创新

王慧珍

摘要:相比于成年人的认知和能力状况,初中生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思政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让原本枯燥的教材知识变得充满直观性和趣味性,离不开情境探究和有效导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动口,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较全面的学科观点。

关键词:思政育人  教学方式  创新

自2020年“项目式学习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围绕教学创新和学科育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计划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这里笔者以合肥市五十中东校为例,积极探索思政课育人模式改革创新路径,从课堂情景剧、微视频、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等方面多措并举,做到情境育人、智慧育人、信念育人,努力让思政课充满活力、魅力四射,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一、课程实施

(一)情境育人——小剧场大道理

情景式教学模式是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式。

1.课前剧场

情景创设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材料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讨。

那么如何将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课堂中的教学情境?

五十中東校思政课教师不断探索尝试在课堂中运用情景剧教学法。根据教材及教学需要,先后排练了关于情绪、学习压力、男生女生、人际交往的道德、校园欺凌、依法维权等众多情景剧,运用情景剧进行新课导入或重难点突破,做到教师精准选题、撰写剧本,学生揣摩角色、模仿再现,教师把关、排练指导,学生课堂展演,教师精准设问,师生交流感悟,教师总结点评。

实践表明,将生活素材转化为教学情境,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也就是“生活即教育”。

2.课后平台

自用情景剧教学法开展心理剧、道德法治小品表演,模拟法庭等活动以来,学校积极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表演,思政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心理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热爱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能力,养成良好素质、树立坚定信念。通过比赛,这些同学锻炼了自我、获得了自信、振奋了情绪。这些参演的同学由于演出精彩,成为班级、年级的“明星”,受到老师同学们的关注,在其他方面也开始表现出自信,成为班级的积极分子。

(二)智慧育人——小课堂大智慧

智慧教育是通过人工智能、电子书包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将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与线上教学有机地融合,一方面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优势,另一方面面向学生实施个性化、精准化教育。下面以黄祖锐老师《网络交友新时空》一课为例,展示思政课教师在这个方面的探索。

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本课以网友为中心,设置了“话网友、会网友、见网友”三个环节。首先,话网友环节,让学生扫描二维码完成问卷调查并现场得到第一手数据,得出网络交友已成为常态的结论。该环节利用UMU线上的课前准备和现场的交互式学习,让课堂内容从现场大数据中表现出来,更具有说服力。其次,课后作业环节,教师发布作业链接,学生在网上答题。强大的后台快速生成数据分析。信息技术从课堂扩展到课外,渗透到了学生整个的学习环节。

(三)信念育人——小故事大觉悟

目前,将移动短视频作为思政课内容传播的新载体,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也是对教学模式创新的有益尝试。

1.微课不微,见微知著

思政课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和新闻媒体的多样性。在新闻消息与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交互后再进行视频下载和加工处理,多数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詹慧老师利用丰富的教育素材,引导同学们关注2020年发生的热点事件,关注社会,学会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现象,做有准备的思政人。在这个过程中,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选取视频以达到育人的效果。

一方面用爱国主义来育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珍视生命》一课涉及民族精神,在此教师播放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坚守岗位的视频让学生感悟民族精神的内涵。

另一方面用集体意识来育人。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集体中成长”一课,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厦门六中合唱团的《夜空中最亮的星》《稻香》等合唱视频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引起学生热烈讨论,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2.原创微课、初见成效

除了下载短视频,教师还会在平时自创微视频。例如:尹芳桂老师在《享受学习的快乐》一课教学中,现场在学校采访部分同学,用视频记录本班学生在学习中的苦与乐。在拍摄过程中为了突破学习有苦有乐的重难点,教师不仅让学生使用教师录制的微课提前自学,而且在课上播放学生自创的情境视频,随后让学生归纳学习有苦也有乐,整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举措实施后,学生在课上明显提高了积极性,也比之前爱思考,爱回答,爱总结,提高了自身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辨析能力;在课下也会主动参与其中,会寻找与上课内容相关的材料给下次自制微视频积累素材。

二、课程启示

敬业务实,求精创新。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五十中东校的思政课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所喜爱。学生的课堂参与越来越积极有效,社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给我们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些启示。

(一)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学校课堂情景剧从创作、表演到总结,都由教师全程引导参与,所以才能按照我们设定的方向发展。课堂微视频从内容选择、剪辑到设问反思,都由教师反复揣摩、严格筛选,所以才能帮助学生挖掘微视频背后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达成既定的育人目标。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校课堂情景剧从选材、表演到设问,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每一个学生人尽其才、发挥所长,参与其中。希沃白板等交互式教学新技术的应用、课堂微视频的播放,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体无常轨,言无常宗。无论是情景剧的排演还是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都是对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创新。只有创新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改变对常规思政教育的畏难、抵触情绪,打通思政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教学方式创新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机制探究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高职院校院系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探究
“大思政”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思考
论思政课与公安院校政治忠诚教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