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错误资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021-08-30王杰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3期
关键词:拓展教学开放型有效性

王杰

摘要: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认识与理解,是有效的教学资源。它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具有特别的教育功效。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资源,适时巧妙地引导,使数学教学具有浓厚趣味性,明确的针对性,深度的开放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拓展教学  开放型  有效性

小学生因生理和心理特征制约,其数学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较弱,在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他们经常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学习困难,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中,不但不能躲避,反而应正视,并合理运用宝贵的错误资源,巧妙引导,循循善诱,有效拓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善用错误资源的重要意义

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我们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在活动中,逐渐形成了教师展示,同伴研讨,专家点评,实践研究,共同提升的教学教研形式,反复探究如何把高效教学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只有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开展更有深度的开放性的拓展教学,巧妙利用错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才能当之无愧地称为高效课堂。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新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并享受学习过程,付出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即可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二、小學数学课堂教学善用错误资源的策略

1.预设共性错误资源,帮助学生有效克服学习障碍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在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他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学习方面的困难,产生一些共性错误。为了帮助小学生克服这一学习障碍,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共性错误,将其转变为有价值的数学教学资源,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其中,教师针对共性错误资源的预设,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其提升数学的学习能力,减少类似错误再次发生的概率。

例如:在小学数学混合运算的授课过程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主动预设一些共性问题,然后通过问题导向,及早调整教学策略,侧重用力,有的放矢,夯实薄弱环节,在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懂得小学数学混合运算的正确顺序。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混合运算中,经常会出的问题便是计算顺序发生了错误,导致运算错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适时预设学生经常出现的共性错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错误,发现问题,得出规律,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在完成基础知识讲解之后,我就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预设共性错误,出示错误的运算过程与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班级汇报。教师再重点进行讲解归纳,以便让学生在之后的计算中能够有所规避,提升解题的正确性。应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有意识地对容易产生的错误进行避免,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培养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

再如:在计算进位乘法时,一部分学生往往会出现忘记进位或者进位书写不正确的共性问题。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通过课件出示预设的其他学生在计算时出现的类似问题,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议一议,算一算,说一说,来发现错误,并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错误,如何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从而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与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2.应用突发性错误资源,合理展现数学教学的针对性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错误,没有经验的老师是一笑而过,或者是简单处理;有经验的教师,会把这种突发性的问题,当作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展开教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强化对这一部分资源的应用,以便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学效果,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米和厘米》的教学活动中,我请学生在稿纸上画出一条长5 cm的线段。在对学生的成果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我就发现有的学生画出的线段大于5 cm。我就请有这些错误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评价,共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是因为学生理解的5 cm长的线段是长于5 cm的线段或比另一条线段长5厘米。然后,我就结合这个突发性的错误,回头再去给学生进行集中讲解,化解学生心中的误解和疑惑,完成正确理解的教学目标。可见,面对这样的突发性错误,教师不能忽略不计,更不能视而不见,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以便学生能够明确错误的原因,正确对概念进行区分,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3.善用个性错误资源,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个性错误是指有些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总是会对个别题目产生错误的理解和偏差,导致解题错误。通常情况下,面对个别学生产生的个别错误,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以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错误思维产生正确的认识,从而提升数学的解题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种个性化的错误,教师要明确判断是不是出现在某个学生身上,以便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相应的判断。如果某个学生反复出现相同的错误,教师便需要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以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得到有效的纠正与锻炼。

如:在学习布料裁衣服,同学坐船、租船等内容时,个别学生总是分不清什么时候应该进一,什么时候应该舍弃,导致在学习中经常出现类似的错误。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进行处理,而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并帮助他们分析,找出错误存在的原因,寻找正确的方法。在类似的反复操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技能与优秀的数学素养,在此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形成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对于学生产生的个性错误,教师可针对具体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使其养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培养良好的数学解题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错误资源,建立错题资源库。合理应用错题资源库里的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防患未然,引导学生对产生的错误进行正确分析,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总之,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错误资源的应用,有着非常大的教学价值,可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巩固所学,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峻.智慧应对课堂中的错误生成[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02.

[2]朱从宝.智慧教师 引领智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8.

[3]李雁.课堂生成细节 展现精彩智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0.

[4]胡玲.课堂因“错”而精彩[J].新课程(小学版),2009,08.

[5]胡惠芬.善用错误资源 生成精彩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0,04.

猜你喜欢

拓展教学开放型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应用浅谈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应用浅谈
自贸区法治环境建设探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站在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