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2021-08-30李姝琦
李姝琦
关键词: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现今高校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及难点。大量研究显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生及老师中取得较高的认可度、满意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有重要价值,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需纳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1]。
就目前现状来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育教学理念方面落后、师资能力不高、课程体系不健全、缺乏实践实训平台,难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因此,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引入企业资源,注重项目化运作,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本文认为,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就业能力,做好创业前的心理准备,并具备创业所需要的能力与素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成效。
一、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实价值
(一) 拓展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
民办高校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并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突出創新创业教育的内容,通过课程团队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机理原理与规律,构建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不断丰富和拓展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3]。
(二) 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
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植入创新创业教育,可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等多项国际认可度高的测量指标入手,按照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型,使用双重差分和倾向匹配结合的方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从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增强创新创业项目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体验,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
(三)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达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从社会发展和政策倡导方面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人力资本的积累至关重要,因此,民办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应全程、全员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课程实施方法与模式,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效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全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产生更多创新创业项目,有效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全社会稳定发展。
二、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民办高校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如,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在校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特点、学识、能力、潜能等多层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有效进行评估权衡,最终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职业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创业基础学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互联网+大赛、专业+创新创业大赛等途径实现,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大部分民办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不太重视,主要从理论来进行传授,课程内容主要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大学生职业生涯环境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大学生职业行动计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等进行设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入,也缺乏对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方法与方式的融入,仅有少量民办高校虽然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渗透了创新创业教育,但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
三、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理念落后
民办高校针对在校学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类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进行理论知识的梳理。但民办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中,课程理念比较落后,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方案及有效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纯理论教授为主,缺乏体验式教学理念,难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
(二) 课程团队建设不足
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师资主要来源于辅导员队伍,因部分辅导员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和经验,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建设能力,同时,民办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繁多,没有较多时间和精力投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因此,难以有效地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串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导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的指导能力不足[4]。
(三) 课程体系不完善
民办高校建立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缺乏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忽略了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加强大学生的实践与体验[5]。同时,民办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校外资源的融合度较低,缺乏课程的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难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四、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
(一) 树立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
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能力表现,是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内涵的提升、拓展和延伸[6]。因此,民办高校要注重在职业生涯发展能力模型中加入创新创业能力,与时俱进地树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新理念,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实施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优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创新创业资源,强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校内外师资队伍建设。
(二)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民办高校要加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力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学时比例,注重校企合作及职业生涯课程团队建设,可从校外引进和校内择优选拔优秀教师共同打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团队,注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之中[7],以此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三) 拓展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式
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体验和实践,因此,民办高校要不断拓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式[8]。民办高校要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开展创业家论坛、优秀的校友企业家分享会、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等主题的创新创业论坛,鼓励在校大学生成立科研团队、学科竞赛团队、创新创业实践团队,强化民办高校在校学生的科研、竞赛与自我学习,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切实达到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实践项目
民办高校要改变过去纯理论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授形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加强学生的课程创新创业体验。要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实践项目[9];要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校外教学基地,并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明确要求学生在校外需要完成的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民办高校在校内要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科学孵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让更多的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体验创新创业教育,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的创新创业能力[10]。
结语
总而言之,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有重要影响,因此,民办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的到来,民办高校要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创新课程实施理念、方式、机制等,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虽然民办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已经探索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但仍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未来还需继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理念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实施方式改变等,促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