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及联合造影检查在胆内瘘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021-08-30韩智勇
韩智勇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40)
胆内瘘主要表现为胆汁或含有胆汁的液体持续经由非正常渠道从胆管系统流入腹腔内部[1],因外伤或手术所造成的胆内瘘可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有胆道或胆道邻近脏器外科手术均存在着引发胆内瘘的风险[2]。胆内瘘现阶段仍以手术探查发现为主,术前超声、X线、CT和逆行胰胆管造影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超声造影在近年来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胆内瘘诊断中,较为常用方法为超声诊断,但是其诊断准确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次研究中采用对比调查的方法,对超声与超声造影在胆内瘘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临床提高诊断准确率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胆内瘘疾病患者150例为对象,对照组75例患者实施常规超声诊断,另外75例作为观察组对象,实施超声造影诊断。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45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50.26±3.14)岁。观察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43例;最小年龄患者30岁,最大年龄患者78岁,平均年龄(52.68±3.65)岁。经统计学分析证实,不同组别患者并未存在年龄与性别上的显著差异,可做对比调查。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且经手术均确诊为胆内瘘。将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做对比。其中,运用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C502探头频率设置为2~5 MHz;运用CPS对比造影技术,将机械指数设置为0.05~0.08;造影剂应用son⁃ovue,应用期间在5mL生理盐水加入24.98 mg干粉,并振摇成微泡混悬液。患者检查前禁食。二维超声观察胆囊壁持续中断部位、大小以及数目等情况,随后将仪器调整为造影状态,抽取1.0~2.4 mL混悬液用团注法经肘前静脉注入。开启CPS对比造影技术,选择肝实质作为对照,持续2~4 min观察胆囊与病变增强表现,具体为胆囊壁增强持续性、持续终端部位与数目等。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表示方法为(%),而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检验,表示方法为(±s),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造影与手术病理检查在胆内瘘数目与部位上的差异
与手术结果对比,经手术诊断胆内瘘数目为72例,超声造影诊断胆内瘘数目为68例,在检出数目上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颈部壁中断15例,底部壁中断33例,肝面壁中断17例,腹腔面壁中断3例。见表1。
表1 超声造影与手术对比结果分析
2.2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比
超声造影诊断胆内瘘数目为68例,常规超声诊断胆内瘘数目56例,组间检出数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颈部壁中断、底部壁中断、肝面壁中断、腹腔面壁中断患者分别有11例、30例、14例和1例。详见表2。
表2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比结果
2.3 不同检查方法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
超声造影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3%,准确性为91%;常规超声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79%,准确性为83%,不同诊断方法的准确性与敏感性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不同检查方法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
3 讨论
临床上急性胆囊炎症性病变,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并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极易引发系列并发症,从而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3]。对于发生胆囊炎、胆结石等胆囊性疾病的患者予以治疗时,临床中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胆囊切除术[4]。而在胆囊疾病持续发展下,可能会引发胆内瘘,进而威胁到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5]。胆漏若发生在单纯胆囊切除胆管损伤,尤其是胆管后壁损伤中并不容易发现[6]。在手术中需要观察胆管是否存在畸形,探查胆囊管与胆总管的连接,明确是否出现变异等情况。胆内瘘可采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案,但手术的前提是对胆内瘘给予有效诊断,为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临床中针对胆内瘘常规应用超声检查技术,而本次研究中主要对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7]。超声造影检查是超声检查当中的一种特殊检查方式,但是在检查之前对于人体的检查部位注入相应的造影剂,根据造影剂的代谢时间,然后进行相应的彩超检查,了解检查部位的具体病变情况,对疾病的性质起的关键性的作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出,与手术结果对比,经手术诊断胆内瘘数目为72例,超声造影诊断胆内瘘数目为68例,在检出数目上对比并无显著差异。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有15例为颈部壁中断、33例为底部壁中断、17例为肝面壁中断、3例为腹腔面壁中断。此结果证实了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的检出率较为相近,精准度较高。在常规超声诊断结果对比中发现,超声造影诊断胆内瘘数目为68例,常规超声诊断胆内瘘数目56例,组间检出数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颈部壁中断11例,底部壁中断30例,肝面壁中断14例,腹腔面壁中断1例。以手术诊断结果作为标准,超声造影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3%,准确性为91%;常规超声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9%,准确性为83%,不同诊断方法的精准度与敏感性等均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证实:与常规超声对比,超声造影的诊断可靠性要更高。对于超声造影检查而言,其主要是在人体内引入和组织声学特征有所差异的物质,从而使超声成像条件得以改善,是组织回声拥有更加明显的差异,从而使检查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得到提升。造影剂通过静脉注入,在增加血流多普勒信息的同时,通过体内代谢,如肝脾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作用,一定时间后可使特定组织的声学性质改变,从而协助诊断。为此,与常规超声检查进行对比,超声造影对于胆内瘘此种相对复杂的疾病检查的可靠程度更高,能够更为直观的探查胆囊基础情况、胆囊穿孔部位及数目等。
超声造影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可以对造影剂进行灌注过程中的进行实时观察,从而使超声造影信息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呈现;(2)超声造影剂属于一种极为安全的惰性气体,微气泡的平均直径比红细胞还小,能够通过呼吸作用将其排出体外;(3)在超声检查过程中没有辐射,无须担心放射线所带来的不利影响;(4)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剂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可在短期内重复进行检查,尤其适合治疗前后实时对比治疗效果。(5)未来超声造影剂将能携带治疗药物和基因进行治疗等[8]。
与常规超声进行对比,在胆内瘘诊断中超声造影表现具有特征性,对于胆囊穿孔部位诊断的精准度更高,可作为胆内瘘诊断的有效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