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2021-08-30刘连宝
刘连宝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医医院 外科,山东 淄博 256300)
0 引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于静脉阻塞性血管疾病,血液非正常凝结是该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常见于临床术后患者[1]。血液瘀滞、血管壁局部受损以及血液呈高凝状态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主要表现病理特征[2]。患者会因此引发下肢肿胀疼痛、功能性障碍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时会由于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疾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3-4]。故此,需及时诊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现阶段,临床多采用常规抗凝及抗凝联合介入治疗方式处理该疾病,但对于介入治疗应用效果,诸多患者仍存有疑虑。本文选取7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介入治疗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中医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参照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标准[5]进行筛选,排除认知异常患者,排除沟通困难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37例抗凝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常规抗凝治疗,37例介入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在抗凝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其中抗凝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32~74岁,平均(52.48±6.57)岁。介入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33~75岁,平均(53.39±6.48)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伦理标准委员会批准该研究进行,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且同意参与。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患者均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符合介入治疗指证。
排除标准:合并其余术后严重并发症患者。
1.3 方法
抗凝组治疗方案为常规抗凝治疗,治疗详情:以皮下注射的方式为患者持续注入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6mL:6400IU,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198),每日注射频率为2次,同时口服华法林药物(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mg×20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1314),每日服药剂量控制在2.5~5.0mg,于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不低于2.0后停止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仅口服华法林治疗。
介入组治疗方案为在抗凝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治疗详情:患者体位取俯卧位,行局部麻醉,于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通过超声引导对患侧腘静脉行穿刺操作,随后将导管导丝送入,将导管留置于血栓近端开口部位,并将尿激酶直接通过微量泵泵入患者体内,每日泵入次数为2次,单次用药标准为30万U。
抗凝组与介入组总持续用药时间为半年。
1.4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抗凝组与介入组治疗前后肢体周径差,评估指标包括小腿周径差以及大腿周径差。统计分析抗凝组与介入组治疗前后静脉血流速度及血管内径变化情况。统计分析抗凝组与介入组治疗前后抗凝血酶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对抗凝组与介入组肢体周径差、静脉血流速度与血管内径变化情况、抗凝血酶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水平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均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凝组与介入组治疗前后肢体周径差
治疗前抗凝组与介入组小腿周径差以及大腿周径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介入组小腿周径差以及大腿周径差均小于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抗凝组与介入组治疗前后肢体周径差()
表1 抗凝组与介入组治疗前后肢体周径差()
2.2 抗凝组与介入组治疗前后静脉血流速度及血管内径变化情况
治疗前抗凝组与介入组静脉血流速度及血管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介入组静脉血流速度大于抗凝组,血管内径小于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抗凝组与介入组治疗前后静脉血流速度及血管内径变化情况()
表2 抗凝组与介入组治疗前后静脉血流速度及血管内径变化情况()
2.3 抗凝组与介入组治疗前后抗凝血酶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水平
治疗前抗凝组与介入组抗凝血酶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介入组抗凝血酶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均低于抗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抗凝组与介入组治疗前后抗凝血酶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水平()
表3 抗凝组与介入组治疗前后抗凝血酶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水平()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指发生于人体深静脉血管内的血液不正常凝结状况,可于全身任何主干静脉发生,但多见于下肢,属于术后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6],可导致患者静脉管腔阻塞,致使静脉血液回流发生障碍,从而引起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等明显症状,严重患者还会引发肺部栓塞,威胁生命安全。据相关研究统计数据显示,临床上肺栓塞出现的主要因素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且该因素占比高达90%,故此,临床需重视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预防,及时予以溶栓处理[7]。
常规抗凝治疗属于血栓治疗常用干预措施,通过抗血液凝固药物来达到溶栓和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但近年来,临床手术患者愈发多见,药物应用也愈发广泛,因机体耐药性增长,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收效不佳,血栓难以得到有效溶解[8]。而介入治疗能够通过导管直接将溶栓药物输送至患者发生血栓的部位,有效提升了血栓发生区域的局部药物浓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与常规抗凝治疗相比,介入治疗溶栓效果更佳[9]。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介入组小腿周径差以及大腿周径差均小于抗凝组,静脉血流速度大于抗凝组,血管内径小于抗凝组,抗凝血酶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均低于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消除患者血栓,改善患者血液情况,增强患者凝血功能。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在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表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