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焦虑与抑郁的关系研究
2021-08-29杨延刚冯莉徐文仪周述贵
杨延刚 冯莉 徐文仪 周述贵
摘要目的:探讨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三者间的关系,为制定学生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利用问卷星软件对湖南省某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22名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的匿名在线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可以解释抑郁57%的变异量,人际关系敏感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焦虑情绪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模型为部分中介模型,直接效应(0.31)和中介效应(0.42)分别占总效应(0.73)的42.47% 和57.53%。结论: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的突出问题,人际关系敏感对抑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并且焦虑情绪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果大于直接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情绪;抑郁情绪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4.044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YANG Yangang,FENG Li,XU Wenyi,ZHOU Shugui
(Huaihua Normal College,Huaihua,Hunan 418008)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students,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crisis interven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922 students from a normal college in Hunan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nonymous online questionnaire o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anxiety and depression by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and SPSS software.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anxiety could explain 57% of the variance of depression,Direct effect (0.31)and mediating effect (0.42)accounted for 42.47% and 57.53% of the total effect (0.73),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re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has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depression,and anxiety plays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depression,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is greater than the direct effect.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anxiety,depression
目前关于抑郁症的报道越来越多,同时各类研究报告也经常报告抑郁的检出报告,其中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报告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高达24.6%,抑郁问题是较严重的一类心肌病,它带来了较高的死亡率,同时治疗成本较高。目前大学开展心理普查率较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抑郁问题凸显出来,抑郁问题的成因有很多,很多研究者认为人际关系问题是学生抑郁问题的原因之一,抑郁情绪不能等同于抑郁症,针对抑郁情绪及时的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其中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与抑郁有着紧密的关系。[1]
祝卓宏[2]认为焦虑与抑郁的症状较接近,但还不能把它们合并起来。一些研究者提出焦虑和抑郁两者的症状表现具有连续性。美国Michigan大学的调查研究中心进行的全国精神疾病合病率的调查(NCS),结果发现重性抑郁(MD)与焦虑障碍(AD)的合病率达50%(终生合病率)或51.2%(一年内合病率)即半数以上的MD病人一生中或同年内患AD。因此焦虑可以作为预测抑郁的一项指标。
人际关系敏感指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敏感、多疑、自卑等问题,以及在与人相处中有明显的不自在感。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于大学生至关重要,一项对大学生需要的调查结果显示,朋友需求居大学生需要的首位。[3]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友情与孤独感、自我认识关系密切。相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惑,一项对大学生人际困扰的调查显示,有30%的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问题。[4]Bleuler[5]提出的素质-应激(Diathesis-stress)模型认为,抑郁症的个体身上普遍具有人格易感性,在遇到一些应激事件时更容易引起并加重抑郁情绪,除了上述人格因素外,人际关系问题在抑郁情绪的产生中作用也很大,一般抑郁情绪又会反作用于人际关系,进而导致人际关系敏感。因此,人际关系问题会加重抑郁情绪,甚至会加大抑郁问题出现的概率,人际关系敏感会引起大学生的焦虑,尤其是社会焦虑,而焦虑情绪又与抑郁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时人际关系敏感对抑郁也有着直接的影响。[5]
综上所述,人际关系敏感、焦虑与抑郁存在紧密的联系,且关于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与抑郁三者的关系主要集中在两两之间的关系研究,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很少深入探索三者的深层关系,因此,本研究根据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三者间的关系,提出以下假设:人际关系敏感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受中介变量焦虑情绪的影响。
1方法
1.1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湖南省某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22名在校学生,其中男生436人,女生1486人;少数民族583人,汉族1339人。
1.2研究工具
1.2.1人际关系敏感
人际关系敏感问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下的人际关系敏感维度。问卷中的题目主要是关于人际关系中的不自在感、自卑、心神不宁等问题的严重程度。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9。
1.2.2焦虑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比较常用于各类学校的心理普查中,同时医院心理科中应用也较多。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0。
1.2.3抑郁自评量表(SDS)
SDS是抑郁自评量表。各类学校在心理咨询室评估及心理普查中应用广泛。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5。
2结果
2.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共同方法偏差主要指一年采用同样的数据来源而导致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人为的共变。研究主要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共同方法偏差,此检验法的优点是简单易用。将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3个问卷的所有项目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个因子变量解释率为24.71%,小于40%的临界标准,因此本研究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2.2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的检出率
经过筛查,轻度人际关系敏感941人,占测试样本数的19%,较严重的人际关系敏感226人,占测试样本数的11.8%。轻度焦虑317人次,占测试样本数的16.5%,中度焦虑56人,占测试样本数的2.9%,重度焦虑6人,占测试样本数的0.3%。轻度抑郁460人,占测试样本数的23.9%,中度抑郁162人,占测试样本数的8.4%,重度抑郁35人,占测试样本数的1.8%。可见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的检出率较高。
2.3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表1列出了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矩阵。结果发现,抑郁情绪与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情绪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53-0.72间,说明抑郁情绪会受到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情绪的影响。
2.4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对抑郁的回归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与抑郁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75,多元相关系数平方为0.57,表示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两个自变量可以解释抑郁57%的变异量。两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为正数,且显著,表明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对抑郁均起到正向预测作用,其中焦虑的β系数的绝对值数值较大,表示焦虑对抑郁的预测里更强。
2.5人际关系敏感与抑郁情绪的关系:焦虑情绪的中介模型检验
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对抑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有必要对三者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模型研究采用Hayes(2012)编制的SPSS宏中的Model4中介模型,检验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三者的深层关系。结果(见表3)表明,人际关系敏感对抑郁情绪的预测作用显著(β=0.73,t=29.36,P<0.001),且当放入中介变量焦虑情绪后,人际关系敏感对抑郁情绪的直接预测作用依然显著(p=0.31,t=13.36,P<0.001)。人际关系敏感对焦虑情绪的正向预测作用显著(β=0.55,t=27.66,P<0.001),焦虑情绪对抑郁情绪的正向预测作用也显著(β=0.77,t=33.51,P<0.001)。此外,人际关系敏感对抑郁情绪影响的直接效应及焦虑情绪的中介效应的bootstrap95%置信区间的上下限均不包含0(见表4),表明人际关系敏感不仅能够直接预测抑郁情绪,而且能通过焦虑情绪的中介作用预测抑郁情绪。该直接效应(0.31)和中介效应(0.42)分别占总效应(0.73)的42.47%和57.53%。
3讨论
从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的阳性检出率来看,人际关系敏感的阳性人数为1167人,占总数的60.72%,焦虑的阳性人数为379人,占总数的19.72%,抑郁的阳性人数为657人占总数的34.18%。可见人几个关系问题在大学生中是一个主要问题,同时抑郁人数也占较大的比例,相关研究表明,人际关系敏感往往是后续一些心理问题的起因。
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三个变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53-0.72间,三个变量间关系较密切,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情绪可以正向预测抑郁情绪,这与龚梅恩等人的研究一致,即高人际关系敏感学生抑郁情绪会更明显,高焦虑情绪的学生,也可能会伴有高抑郁情绪。
人际关系铭感、焦虑对抑郁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个自变量可以解释抑郁57%的变异量,同时焦虑对抑郁的解释率较高,这再次表明人际关系敏感、焦虑与抑郁的密切关系,所以有必要进一步考察三个变量的深层关系。
研究假设人际关系敏感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中,焦虑情绪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模型检验结果与回归分析一致,即人际关系敏感对抑郁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人际关系敏感(自变量X)对抑郁情绪(因变量Y)的直接效应显著,直接效应值为0.31,解释总效应的42.47%。人际关系敏感通过焦虑(中介变量M)情绪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显著,即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解释总效应57.53%的变异。中介模型为部分中介模型,中介效应的影响作用要高于直接效应的影响,因此人际关系敏感引起的焦虑情绪对产生的抑郁情绪起到了很大作用。实际上人际关系敏感的一些表现与抑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尤其敏感多疑、自卑等特征。[6]哥伦比亚大学的杰拉尔丁·唐尼(Geraldine Downey)是人际关系高度敏感型的本质与后果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她的研究证明,与人际关系敏感度较低的人相比人际关系高度敏感型的人在维持长久关系上表现得更差,在中学期间,人际关系高度敏感型的孩子更容易被同龄人歧视、欺負且有可能变得更加孤独,长期来看,这种类型的人会受到更多的排挤和拒绝,久而久之,他们的自我价值观和自尊会受到更多的伤害,人也会更加容易抑郁。Boyce和Parker认为,人际关系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别人的行为和想法过于敏感。[7]Marin认为人际关系敏感的个体具有和抑郁相同的“持续关注消极的社会评价、行为及观点”的问题。[9]总之,人际关系敏感的学生会习惯性的关注自身行为,同时具有消极自我认知,回避交往行为,喜欢消极认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9]因此我们在学生心理普查中应该格外注意人际关系敏感的筛查,同时对焦虑情绪也应关注,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分析学生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学校是一个集体环境,学生基本都住校,而人际关系敏感很大概率属于人格层面,很容易导致学生人际关系不良,进而引起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长期积累极容易诱发抑郁情绪,在干预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情绪时,一定要注意焦虑情绪的变化,焦虑情绪的中介作用会加重抑郁情绪。
本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的突出问题,人际关系敏感对抑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并且焦虑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龚梅恩,刘海润,吴文涛,等.人际关系敏感及其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N].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333-334.
[2]祝卓宏,刘协和.焦虑与抑郁的合病[J].上海精神医学,1999,11(1):48-52.
[3]张松.大一新生需要特点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1):251-253.
[4]周鹏生.高年级大学生自我和谐、人际关系敏感与人机交往困扰的关系[J].2017,25(10):1530-1534.
[5]王小刚,张甜,蒋灿,等.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班集体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2(4):23-26.
[6]KS Kendler,M Gatz,CO Gardner,NL Pedersen. Personality and Major Depression:A Swedish Longitudinal,Population-Based Twin Study[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06,63(10):1113-1120.
[7] Poyce,P.,&Parker,G.(1989).Development of a scale to measure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23,341-351.
[8] Marin,T. J.,& Miller,G. E.(2013).The interpersonally sensitive disposition and health:An integrative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139,941-984.
[9]李璐.人際关系敏感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愤怒和反刍思维的作用[D].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