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教育背景下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与实践

2021-08-28黄增宝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经济法学财经类经济法

黄增宝

(广州南方学院 广东·广州 510970)

经济法在金融和经济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基础教育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产物。要培养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在专业课程教学上下工夫。各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发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起着重要作用。而当前,专业基础课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在创业创新中进行创业创新。金融经济法学课程也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如何推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双创”背景下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价值分析

经济法是经济学和法学两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我国大专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全科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经济法作为会计、资产评估等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中的一门单独的考试科目也存在着。经济法学对于培养财经类学生和培养实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法课程顺应社会对专业要求精细化、系统化的发展趋势,培养“法律+经济”“法律+管理”等应用型人才,构建“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载体。财经类专业培养能够适应财务管理和服务岗位,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实践技能型人才。经济金融类岗位的日常工作常常涉及到一系列法律内容,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才能胜任工作。为此,财经类专业学生应通过实践训练,系统地掌握专业发展所必需的经济和法律知识,掌握必要的实践技能,培养专业判断、风险防范、争议解决等方面的技能,并依法创新决策。

教育活动和教育制度对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它的作用是否有效,与人才培养质量直接相关。有效的课程改革应该建立在对课程价值全面挖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经济法的教学功能。此次改革有望将教学方式从单向教学转变为双向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反思问题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经济法的认识和运用,提高学生处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问卷调查概况

2.1 调查财经类学生在法律方面的学习基础

在学习经济法之前,有没有学习过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没有修过法学基础理论课程)和如何评价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对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促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问卷分析中设计的题目为:您在大学期间是否注重法律等相关课程的学习。问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学生的法律课程学习情况的统计分析

通过表1可知,大部分财经类专业学生不能重视法律方面的课程学习,因此可推知开展经济法课程前76.7%学生不重视法律课程学习。法律课程中的学习态度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法律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导致学生难以适应法律课程学习。同时有90%的学生存在法律基础薄弱的问题,因此在后续的法律课程学习中更易产生畏难和厌学心理。

2.2 调查了解学生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分配等方面的满意程度

充分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教学内容的分配等情况,以及对经济法学教学方法、观念的认同。这对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问卷分析中设计的题目为:您对经济法学课程教学计划设置的看法。问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学生对经济法课程设置的看法情况的统计分析

通过表2可知,有51%的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经济法学习的重要性,相信他们在经济法的课堂上会认真学习经济法方面的法律知识。而32%的学生认为经济法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即可,他们认为经济法知识的学习是面向对法律知识有兴趣的同学。17%的同学不能正确认识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意义。问卷分析中设计的题目为:您对在教学计划中经济法课程学时的看法。问卷结果如表3所示。

2.3 调查学生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理论等的期望情况

教育活动有“教”与“学”之分。怎样实现最优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无疑是教师在课程安排中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影响极大。从教学改革的意义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对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如许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常常灌输枯燥无味的基础理论、基本规范和法律法规。问卷分析中设计的题目为:您希望经济法授课老师以何种方式授课?问卷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学生对经济法课程学时分配的看法的统计分析

通过表3可知,74%的同学希望在经济法的课程教学中希望以多元的教学手段,充分网络及多媒体资源,理论知识与案例实践相互结合,这也反映了学生多数希望学好经济法课程知识,而由于学生本身法律知识基础差,法律思维欠缺等原因,也是由于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提起学生兴趣,也无法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3 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的基本统计分析和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3.1 经济法课程内容难度大,学生法律基础差

经济法涉及经济学和法律两个方面的知识,因此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专业类课程。经济法的内容涵盖了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基本理论知识非常专业,内容单调,抽象且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等学习基础。缺乏社会常识的学生将很难理解这门课。

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尽相同,但这些差异往往被部分教师忽视,他们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了相同的教学设计。在案例教学中,某一个案例往往只能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学生所建立的认知也是基于不完全的理解和机械地接受。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与滥用是断章取义的。教师偶尔会发现一些案例涵盖了课程的所有知识点,但由于此类案例法律关系复杂,分析难度大,学生基础薄弱,学生也很难充分理解,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3.2 课程设计安排与学科特点相矛盾

财经专业经济法课程设置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不利于学生了解本课程对经济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意义。不同的财经专业对经济法学的知识要求有差异,课程设置要结合各专业的学科特点。经济法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对不同的专业方向采用相同的经济法学知识内容,科学性不强,从而导致了对学生培养方向。

课堂上的高效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自由交流并让学生主动吸收和内化的过程。当前现状是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由教师讲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教材比较陈旧单一,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发挥得不够充分,教学知识具有理论性强、枯燥无味等特点,这种以概念、规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难度大,接受效果差,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学生功课不扎实,应付考试,难以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

3.3 实践教学环节欠缺

由于经济法学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很难形成对经济法学知识的全面认识。在财经类专业的日常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仍占课程安排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应的实践教学。这主要是由于实践教学时间和材料条件供给不足,法律实务教师经验不足等原因所致。经济法的实践性教学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离使学生难以理解和巩固他们的经济法知识,也就无法以法律手段正确引导、启发学生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4 提高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4.1 根据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加强专业侧重的法律能力的培养

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学科教研室应设计不同的课程模块,细化课程内容,斟酌课程重难点,实现基础与技能的无缝衔接,为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知识更新奠定基础。对非法学专业的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同样需要教师来引导他们运用法律思维和逻辑来分析、处理与经济相关的问题。

老师讲课的时候,应该更多地启发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领会立法意旨和其中的价值追求,真正理解法律从何而来,消除心理隔阂,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学习课程,还可以让学生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职业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就拿公司法的内容来说,它包含了很多的强制性规范,学生在学习公司法的时候往往觉得内容太繁杂。在这一块内容的教学课程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规章,联系实际,探究立法意图。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诸多看似没有什么联系的条款,正反映出公司法的基本价值追求。

4.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

学习经济法要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因此教师要从各个教学环节入手,课程应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手段相匹配,实现从平面教学到立体教学的多样化转化,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发挥课堂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运用案例分析、课堂讲授、提问及课堂讨论、模拟法庭等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经常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制作多媒体课件,整理编辑有关的法制节目,采用启发式教学,既要传授专业知识,又要教学生运用经济规律思考。让案例教学不是简单地举例解释,让学生能真正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每年的注会考试当中,案例分析的比重占40%,对案例的参与程度,理论与现实的运用,对考证是否通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将涉及众多的权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具体认识到抽象理解自由与权利的界限,进而思考权利与义务与责任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4.3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教学

为提高对抽象枯燥的法律知识的理解,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应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经济法律事务的能力,可组织诸如专题调研,参与庭审等活动,让学生熟悉了解经济法律事务。为了更好地督促和促进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完成实践教学的行为要求、内容和效果评价,让学生运用经济学、法学知识,分析经济、法学现象,培养法律思维和法治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指导他们确定当前发展方向和计划,开展法律素质训练,提高综合技能,适应工作需要。

5 结语

为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独立学院开设了经济法课程,将经济法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中,形成了经济法人才培养的基本共识。独立学院财经专业经济法教学中仍存在着问题,影响着学校学科建设以及学生发展。高等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建立完善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以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增加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比重,并不断优化教学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相关案例的分析中去。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提高他们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他们在未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经济法学财经类经济法
新时代中国经济法学的问题意识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经济法学发展中的理论问题研究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
财经类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