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地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研究

2021-08-28蓝紫怡阮晨芊金李杭陈思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权数长三角双创

蓝紫怡 阮晨芊 金李杭 陈思源

(浙江万里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 浙江·宁波 315100)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当下,最具创新创业活力的青年大学生,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综合评价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对于了解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加快创新创业氛围营造,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目前,创新创业测度研究侧重点略有不同,有的侧重于区域宏观层面,如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生态指数”,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城市活力指数”;有的侧重于双创示范区中观层面,如上海市“杨浦区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创业指数”;还有的侧重于企业微观,如北京大学“中国区域创新创业指数”。此外,理论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域的研究则多聚焦于双创教育,而素质能力评价则比较鲜见。

本文借鉴已有创新创业测度的原理与思想,从统计测度理论出发,结合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性、结果性特点,系统全面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三角三省一市为例,对各省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以系统反映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深刻描绘各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与能力。

1 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为了科学客观地对创新创业能力做出评判,对创新创业发展绩效进行评价,进而为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政府创新创业决策提供支持,在建构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全面系统。尽可能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考察创新创业,所选取的指标要能够综合反映区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能力与绩效。

(2)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够结合创新创业发展实际,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本质特点与系统构成,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以反映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本质。

(3)规范权威。构成指标体系的各项评价指标,不管是在名称上,还是在统计口径上,都要与统计规范保持一致。与评价指标对应的基础数据都要纳入现有统计调查制度。

(4)公开可查。形成评价指标的基础数据都应是公开可查的,或来源于政府统计公开出版物,或来源于官方网站,以便核实和索引。

(5)相对指标为主。突出各省域由大学生创新创业所引致的竞争能力。

(6)总量指标为辅。兼顾各地区之间的平衡。

1.2 指标体系涵盖内容

正确理解创新创业概念和准确把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特征是进行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的重要环节。借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全球创新指数(GII)、全球创业发展研究院的全球创业指数(GEI),中国科技部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以及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中国区域创新创业指数等,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本特征,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

(1)理想的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是以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条件,而且需要具有丰富可持续的双创人力资源,社会各界对双创的重视与一定的社会信息化水平。

(2)积极的创新创业投入。创新创业投入构成创新创业活动的前提,投入包括政府财政投入、高校教育投入等。创新创业水平的高低特别体现为政府部门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

(3)不断涌现的双创产出。创新创业产出是创新创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创新创业活动的大力开展,有利于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就业率、创业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科研素质,有利于增加初创企业数量、吸引更多风险投资。

1.3 指标体系整体框架

创新创业评价指标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特征与结果成效的定量描述,其构成的指标体系涵盖多维度、多层次、多功能的具体指标。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活动特征与结果成效,结合评价指标基础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数据质量,现从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投入和创新创业产出等3个维度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形成3个一级指标,并在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个二级指标,由此形成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 创新创业综合评价

2.1 数据来源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2020中国统计年鉴》以及长三角三省一市2020年的统计年鉴,创业园数量、双创示范基地数量等科技数据来源于《2020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就业、创业数据经对各省教育厅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整理而得,创新创业类获奖数经由“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情况整理测算而得,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来源于教育部的“双创示范高校”的公布文件。

2.2 综合评价

熵权法是综合评价中常用的赋权评价方法,其根据信息论基本观点,将熵视为信息系统无序程度的一种度量,熵值越大表明无序程度越高,以熵值对应的信息效用作为权数进行综合评价。指标的熵值作为综合评价的权数时,不仅可以表征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而且可以反映权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因而适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评价研究。TOPSIS法常常用于多目标决策分析,其综合评价的关键在于根据评价样本与最优解、最劣解的接近程度,实现对样本的综合评价。

将TOPSIS法与熵权法相结合,在计算评价样本与理想目标的紧密程度时,先通过熵权法计算出评价指标的权数,再根据权数综合计算得到,这样可以降低TOPSIS法的主观影响,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熵权TOPSIS法主要包括评价数据标准化、计算信息效用、确定指标权数、计算最劣解和最优解、测算样本评价得分等过程。基于表1中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对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大学生双创能力评价得分 单位:%

从长三角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得分(表2)来看,上海市遥遥领先其他地区,也是长三角地区中唯一超过平均得分的省域(平均综合得分为43.65%),浙江省、江苏省分列第2、3名,此两省得分较为接近,安徽省位列第4名,得分稍低。

猜你喜欢

权数长三角双创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微观调查数据抽样权数的可忽略性检验及实证研究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猪肉在CPI中的权数被调低了吗?
猪肉在CPI中的权数被调低了吗?
权数可靠性的假设检验探讨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