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器葫芦丝作为课堂乐器的可行性分析
2021-08-28袁明凯
袁明凯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 241000)
在当今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中,课堂乐器已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乐器因为音高和音色较为固定,从多数学生较为薄弱的音乐基础来说,课堂中的乐器演奏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良好的音准和节奏的把握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当下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乐器的种类主要有竖笛、口风琴等等,笔者在此篇文章中结合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研究对于传统文化之重视,对民族乐器葫芦丝作为课堂乐器的可行性以及教学重难点等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一、概念介绍
(一)葫芦丝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之为荜南母倒(南母倒即葫芦之意)。流行于滇西德宏、保山、瑞丽等傣族地区,在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较为流行。[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这一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民族乐器逐渐走入更多人的视野中,在城市的广场、文化街都有可能出现葫芦丝的身影。在一些学校的音乐课和校外音乐培训机构也有了葫芦丝的学习课程,这一充满民族特色的小乐器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二)课堂乐器
课堂乐器主要是指简便、易学、价廉,适合中小学学生在课堂内集体使用的乐器。[2]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演奏”作为表现教学领域的组成部分,其对于中小学学生提升音乐学习兴趣、提高演奏能力及整体音乐素养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各教育阶段音乐教师的重视。在课堂乐器的选择上,教育部门提倡因地制宜、鼓励创新。所以,我国各地区的中小学课堂乐器现在主要有口琴、口风琴、木琴、吉他、尤克里里等等,有所不同,各有特色。
二、将葫芦丝作为课堂乐器的可行性具体分析
(一)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
首先,在课程标准对于课堂乐器的选择上,标准讲到“课堂乐器应适用易于学习、易于演奏、便于集体教学的乐器”。葫芦丝的构造较为简单,主要部件包括吹嘴、葫芦、簧片、三个音管以及七个音孔。制作材料多为天然木质材料,传统型葫芦丝主体结构一般由一颗天然葫芦加三根竹制音管组成,每根音管上嵌一枚铜制簧片,整体重量比较轻,适合中小学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在乐器的调高选择方面,葫芦丝有C调、降B调、F调、G调等不同调的区别,笔者建议多参考C调、降B调的葫芦丝,这两个调一是最为常用,而且这两个调的葫芦丝音孔距离大约都在0.5-2厘米之间,更适合中小学生的手掌大小、身体特征。
结合以上所述,葫芦丝是比较易于学习的。在笔者的教学经验中,5-7岁的儿童在第一堂课便可掌握1-4个单音,在葫芦丝实际演奏中最常用的筒音作5的指法中,常用的音也只有8个。如果是先天乐感比较好或有些音乐基础的儿童、青少年或成人,一堂课基本可以做到边看谱边把常用单音吹奏出来。而将单音奏响、掌握的过程,也显示出了葫芦丝易于演奏的特点,在音孔堵严和给予适当气息的两个前提下,葫芦丝基本的音响音色就可以发出,当然,如再深度剖析其气息和音色都是大有文章的,在这里先只以作为课堂乐器的入门水平作以探讨。最后,至于集体教学的教学模式,毋庸置疑,体积小、重量轻、易掌握的葫芦丝可以适用于几人到几十人的集体课教学。
(二)以学术研究为参照
近代以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取得了较大进步,也取得一系列的教学成果。但随着我国整体实力的发展和学术研究不断推进,我们逐渐意识到了在已有基础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欧洲音乐中心论”,以及我们的传统音乐在走向下滑甚至衰落的情况。所以,在国家相关部门引领下,戏曲进校园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在音乐教育界的历次大会上,与传统音乐相关的议题也逐渐增多,比如今年上半年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建设论坛,多位专家学者就传统音乐进行探讨,如杨西老师以民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为题进行的相关发言。从相关政策和学术会议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界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葫芦丝作为我国一件颇具特色的民族吹管乐器,产生并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南地区,其历史悠久,音色委婉动听。在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对于传统音乐十分重视的大背景下,将葫芦丝作为中小学课堂乐器可以使学生在简单易学的前提下,亲身体验、感受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三)满足多种教室教学需求
在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课上课一种是在平时的教室里上课,另一种就是在专门的音乐教室里上课。选择一项课堂乐器,应当充分考虑它的各项实用性,除前文已讲的几点之外,还应考虑到是否能适用于平时的教学场地。将葫芦丝作为课堂乐器进行教学,在平时的教室上课,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拿出乐器上课以及下课后的存放。在音乐教室上课时,表演活动一般会更多一些,葫芦丝作为课堂乐器,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实现站、坐、走等多种表演需求。另外,音乐教室一般又会安排多种教学活动,除平时音乐课外,可能还会有乐团排练、舞蹈排练等教学活动。所以,在教室中央一般不宜长期放置乐器,最好是能在下课后对乐器进行统一归置或由学生携带,在此点来看,葫芦丝是比较符合各项教学需求的。
(四)无须经常性调音
葫芦丝的发声原理是气流振动簧片,并且同时进入各音管发音。[3]在中国民族乐器中,以簧片为发声体的乐器主要包括笙、葫芦丝和巴乌。以簧片为发声体的乐器一大特点就是音准较为稳定,一般无须经常性或每次吹奏前都进行调音。这一特性是适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可以为教师和学生节省调音的时间。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舌”与“手”的配合
在吹管乐器中,“舌”与“手”或者说是吐音与手指的配合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重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葫芦丝教学时,针对吐音与手指两个点的教学要做到由慢到快、循序渐进。例如,在吐音练习中,先不吹乐器,只用“tu”来练唱,找到舌尖应放置的正确位置,体会气流的爆发感。之后接入乐器,进行慢速单吐练习,快速单吐练习,慢速双吐练习,快速双吐练习。这样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调动起大脑、眼睛、手指、耳朵等多种器官的协同活动,解决掉技术问题。
(二)“咕”音的避免
由于葫芦丝的乐器特点,在气流达不到正常发声所需强度的时候,乐器就会产生“咕音”,这是一种我们应该要避免的一种声音,以保证所吹奏旋律的纯净。“咕”音一般出现在所吹奏乐音的前面或后面,前面可用吐音来避免,也就是为所吹奏的旋律开头的音加上吐音,当然,这个开头的吐音是根据乐曲的情绪特点来决定吐音的力度。所吹奏乐音之后的“咕”音可以通过吹完某一音后将嘴唇快速张开来避免,这个动作比起控制音符之前的“咕”音要稍难一些,需要不断练习。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随着吹奏者不断地学习,其自身对于音高的感知、看到乐曲在脑海中反映出旋律大致轮廓等能力也在不断增长,这时,吹奏者就对所吹奏的旋律有更好的把控力,自然就会对葫芦丝吹奏中“咕”音地避免起到重要作用。
(三)滑音的韵味
葫芦丝技巧众多,有倚音、颤音、滑音、打音等等,其中的滑音是葫芦丝非常具有其特色的一种技巧,共有上滑音和下滑音两种,是指手指由高音向低音或由低音向高音逐渐抹动按下。可以说,滑音技巧是葫芦丝众多名曲乃至这件乐器的一大“灵魂”。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大多数人听的第一首葫芦丝曲就是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曲子在第一小节的1661两拍上先是用了下滑音由1到6,再是上滑音由6到1,两个滑音的应用使几个音符增了些婉转,别有一番色彩。在葫芦丝其他名曲中,这一技巧也是经常使用且十分关键。而且,在很多曲子中,吹奏者可以适当地添加若干滑音以增强旋律色彩。在葫芦丝的教学中,对于滑音的教学可分两个步骤来进行。一是对手指动作的分解,滑音的演奏需要手指速度较缓、从堵住音孔的一侧到逐渐地把音孔全部堵上。待学生了解此点后,就可进行下一步骤的教学,即让学生来模仿老师或者音频的范奏,这样学生真正地懂得手指应该抹动的速度和应该吹出怎样的韵味。两个方面的教学是循序渐进的,不可分割的。
可见,葫芦丝作为我国的民族乐器,从乐器的易学程度、重量轻且方便灵活的特点、对多种教学环境的适应性,都显示出葫芦丝可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乐器。从我国音乐教育研究成果和方向来看,众多专家学者都越来越重视传统音乐文化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比重。葫芦丝作为我们的民族乐器,也是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民族乐器进入课堂教学对于发展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当然,葫芦丝作为课堂乐器进行教学的重难点问题笔者也在文中做了简要归纳,共列出“舌”与“手”的配合、“咕”音地避免、滑音的韵味三点。关于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教师在适当地单独训练教学的同时,也可将其融入简单易奏的乐曲中进行。在整个葫芦丝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适当难度的选曲、教师或音频的优秀范奏、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使葫芦丝学习不仅只是一项课堂上的内容,也争取让葫芦丝和音乐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
四、结语
将葫芦丝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乐器,一方面它的简单易学等特点帮助音乐课堂顺利进行,也使学生掌握了一门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将民族乐器引入课堂对继承与弘扬我们民族音乐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我国众多专家学者已经意识到我们的音乐教育体系中西方音乐的影响之深以及我国传统音乐的逐渐衰落,并且开始努力继承发展民族音乐。但是,对于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重视还没有达到全社会的高度认识。音乐的发展是有了民族性,才会有世界性,我们应该意识到和努力为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