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机制

2021-08-28钟志坚余润珠

关键词:心理调适心理资本

钟志坚 余润珠

摘  要:文章通过积极心理资本量表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后心理资本分数的差异,探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后大学生心理资本,除韧性外,大学生在自我效能、希望和乐观等因子中存在显著差异。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大学生期待更多心理帮扶活动,并希望学校组织有效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或心理讲座。基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结合心理资本干预模型的方式,从学校与个人两个层面提出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心理资本;心理调适

一、引言

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后,全国人民都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全国各级政府根据疫情实际发展情况,部署多项措施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部分人要求居家隔离或者集中隔离,工厂推迟复工、学校延迟开学,各种环境的改变,导致一部分人出现心理行为问题。2021年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明确了干预方案、干预队伍组成以及各类人群的干预要点等。《指导原则》指出,在新型冠状病毒快速传染下,比较容易感染人群及大众会出现的不良心态主要有恐慌、不敢出门、盲目消毒、失望、恐惧、易怒、攻击行为和过于乐观、放弃等,这部分人群是社会上存在的大部分,同时这部分人群基本分布在,武汉、湖北以外的省市。因此,针对的易感人群及大众开展心理方面的相关调查以及教育是必要的。

受积极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发展的影响,著名美国管理学家、管理心理学弗雷德·路桑斯教授等学者在2007年出版的《心理资本》(Psychology Capital),把当时新兴的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理论、研究等及对应用到职场,提出心理资本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心理资本是一种整体的心理建构,以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等能力为基础的积极心理力量。其中,自我效能是人们在需要时相信自己有能力采取有效的行动并达成所期望的结果,自我效能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消极的、被动的人格特质,而是包括了认知、社会及行为的能力,同时也具备统筹行为而达成目标的作用,属于人格系统中自我的动态部分。富有自我效能感的人,能给人提供自信,使人采取和付诸必要的努力成功实现挑战性的任务,达成自己的理想;韧性也称作个人心理弹性、自我复原力、挫折抗逆力等,是指当遭遇逆境或困难,能坚持不懈,迅速恢复活力甚至超越以往,获取成功。从各种逆境(如疾病、挫折等)中恢复回来的能力。韧性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从困难或者挫折中恢复的能力,包括克服日常生活的困境与挫折,例如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压力、面对未知病毒的恐惧等;其次是从重大的挫败中重新站起来的毅力。乐观是指当生活中出现困难时能以正向的情绪及态度去接纳,并对未来有正向的期待。当一个人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和看待问题时,他会把成功归结于一贯的、个人内在的因素,相信成功总是会到来的。乐观能帮助人们调剂自己的心情,把失败和成功同样看作人生常态,并且对未来保持充足期待和希望;希望是人们坚持目标,希望能取得成功,在必要时可以再次调整实现目的路线,抱有希望的人会用一种积极正向的动机状态去迎接生活。希望包括两方面基本要素:一是路径思考,二是意愿思考。路径思考与意愿思考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路径思考带有一股目标导向的能量,意愿思考是达成目的的途径。希望可以用通俗易懂的简易公式进行表达:希望等于“达成目标的干劲以及决心”加“达成目标的计划以及策略”。但心理资本不只是这四种心理要素的简单相加,它的整体心理建构能产生超出各成分的简单之和的额外效应[1]。

已有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积极心理资本是有利于改善工作态度、提升工作绩效,与学业、职场成功和心理健康均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大学生心理资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动态的、可以后天培养的积极心理力量。研究发现,心理资本也与大学生日常学习心态以及心理健康有较密切的关系。为了解我国大学生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心态,本研究对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以及心理资本开展研究,为教育部门采取针对大学生的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的精准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二、實证分析

(一)研究设计与目的

为研究在校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本研究借助问卷星,于2019年11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资本现状调查,其中回收有效问卷341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2020年2月),对相同特质大学生用相同的心理资本问卷进行第二次调查测量,共回收有效问卷346份。本调查问卷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此次参与调查的大学生的信息,包括年级、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第二部分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阔(2010)等研究者制订的《积极心理资本量表》,该量表有26个题目,其中,自我效能感主要体现在第1、3、5、7、9、11、13题;韧性主要体现在第2、4、6、8、10、12、14题;希望因子主要体现在第15、17、19、21、23、25题;乐观主要体现在第16、18、20、22、24、26题,其中,第8、10、12、14、25题为反向计分题。在开展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调查问卷中添加了第三部分,主要了解调查对象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情况,包括“你是否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相关信息”“你觉得目前的心理状态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吗”“你觉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多大”等题目,从而全面、客观了解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广东省某大学在校学生,两次问卷调查的学生群体涵盖本科生四个年级。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的调查中,男生占比47.5%,女生占比52.5%;独生子女占比20.8%,非独生子女79.2%。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调查中,男生占比47.1%,女生占比52.9%;独生子女占比21.4%,非独生子女占比78.6%。在心理资本测量上,使用张阔等研究者制订的《积极心理资本量表》,该量表采用7级评分,各因子的分数即为因子得分。该积极心理资本量表SRMR=0.043,RMSEA=0.063,CFI=0.95,意味着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在统计学处理上,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可靠性检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三)分析结果

1.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的信度检验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符合此量表的适用范围,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的调查数据Cronbachs Alpha系数达到0.779,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调查数据Cronbachs Alpha系数达到0.878,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后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均有较高的可靠性。

2.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差异分析

(1)事件发生前后大学生心理资本统计结果

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分别为130.03分和125.80分,均高于心理资本的理论中值104分,处于一个较好的水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心理资本总分、自我效能、韧性、乐观和希望因子得分上出现下降。

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后大学生心理资本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后主效应、性别的Wilks' Lambda分别为0.986、0.975,显著性P分别为0.043、0.002,显著性P值均小于0.05,表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以及性别两个因子均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有影响;独生子女主效应的Wilks' Lambda=0.987,P=0.66>0.05,表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后,大学生心理资本在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这一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除此以外,性别 * 独生子女主效应的Wilks' Lambda=0.983,P=0.020<0.05,性别与独生子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如表1所示)。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使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自我效能、希望以及乐观因子发生了改变,心理资本及其各因子分数下降,男生的心理资本总分以及各个因子的分数大部分要高于女生得分。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女大学生的希望得分高于男生。在性别方面,男女大学生在自我效能、韧性、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等方面存在差异。

(2)大学生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有94.2%大学生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都比较关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情况,仅有2名调查对象表示有点不关注。有62.1%的大学生表示此次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已经对其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大部分调查对象均表示不太担心患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表2所示)。

(3)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心理资本的影响分析

采用皮尔逊的相关分析法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生对疫情的关注程度”“觉得对自身心理状态的影响程度”以及“自认为患病的程度”(1分=非常不、6分=非常)进行相关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生对疫情的关注程度”“自认为患病的程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学生对疫情的关注程度”与大学生心理资本得分呈正相关(r=0.193,P<0.01),其中“學生对疫情的关注程度”与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三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即更关注疫情相关信息的学生,在克服疫情的信心、目前状况的乐观程度以及对未来的目标的规划等方面均表现得比较好。对疫情发展情况的正确理解,更加有利于学生处理目前面对的困难。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自认为患病的程度”与大学生心理资本得分呈负相关(r=-0.245,P<0.01),与心理资本中各因子呈负相关。此部分结果说明,学生对疫情越关注,心理资本总分就会越高,但在韧性因子上无显著影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学生越觉得自身容易患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心理资本分数越低。

(4)大学生心理援助需求情况

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得知,43.25%的大学生能感受到的心理帮扶还是辅导员、老师等群体对其的关心与帮助;36.9%的大学生表示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的心理知识能对其心理调适有一定作用;仅有17.86%的大学生了解到高校有开设心理咨询与帮扶热线。

另外,通过调研题目“大学生希望学校开设的心理帮扶活动有哪些”可以了解到,有33.14%的大学生希望学校能提供心理知识的普及,希望通过心理知识的学习能起到自我心理调节的作用;有29.11%的大学生希望得到辅导员、心理老师以及科任老师的持续关注,希望得到学校的关怀以及支持;有13.54%的大学生希望在返校后有相关的心理知识讲座。更值得注意的是,分别有11.82%和10.09%的大学生希望回校后可以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状态测试,从中可知学生对于心理干预的需求还是存在的,高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心理帮扶活动。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高于理论中值,各个因子题目平均得分高于中值3.5分,这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第二,从分析结果可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心理资本中的四个维度,即自我效能感、希望、韧性、乐观的得分均低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的得分。其中,心理资本总分、自我效能、希望和乐观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后呈显著差异。这表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使得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下降,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力量受到影响。其中,乐观因子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后分数差异显著,受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大学生对于未来生活、学习的期待发生了改变,正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中提到的情况一样,大学生们也出现了失望、放弃的不良情绪。由于各地实行小区封闭、出入登记等手段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生活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使得大学生达成生活、学习目标的信心有所下降,导致自我效能的分数有所降低。也由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不了解以及网络上各种谣言与不良说法,导致大学生达成目标的干劲与决心下降,影响希望因子的得分。而韧性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后差异不显著,意味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没有影响大学生从困境中复原的能力,因此韧性会成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心理调适的重要因素。

第三,“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注程度”与大学生心理资本得分呈正相关,其中“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注程度”与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三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了解或者新闻媒体对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心理资本。另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自认为患病的程度”与大学生心理资本得分呈负相关(r=-0.245,P<0.01),与心理资本中各因子呈负相关,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认为自己患病的程度高,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就相对较低。

(二)对策建议

由研究结论可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与大学生心理资本总体以及各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有一定影响。虽然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大体上较好,但在各因子,特别是自我效能、乐观和希望却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有明显的下降。为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调适与干预工作,学校应该积极关注心理资本分数较低的学生,帮助他们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焦虑、恐慌、失望等不良情绪中走出来。而学生个体应在有意识、有方法地主动调试心理状态,增加心理资本。

1.学校层面:积极开展有效心理辅导

在教育部的倡议下,各高校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设立了心理援助热线、开展线上心理讲座等。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可知,学生对于学校提供的心理援助了解程度还不足。高校应借助新媒体平台日常课程等对大学生返校前与返校后两个阶段进行有效干预。

第一,大学生返校前的心理干预。首先,通过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学校官网等推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让大学生有官方途径正确认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消除恐惧与焦虑。其次,通过心理资讯宣传平台推送与心理放松、压力释放等方面的心理资讯,辅导员与心理教师利用班级群转发相关内容,并通过线上语音等途径了解相关同学的心理状态。最后,利用现有的学校线上平台开展心理动态调研,可以了解全校学生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心理思想动态。根据调研结果,针对性地了解学生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供心理援助。同时,通过心理动态调研,可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资本等各个维度的水平,结合心理资本的理论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第二,大学生返校后的心理干预。开学后各高校可开展一次全校师生覆盖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一是通过SCL-90、SAS等问卷的测评,了解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预警人群进行单独的约谈,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二是根据假期开展的心理动态调研以及开学初的心理健康普查结果,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提升自我效能、提升个人心理韧性、寻找乐观心态以及重塑希望等方面主题的团体心理活动。发挥团体心理活动的优点,让有需求的学生可以一起参加团体心理活动,通过团体内动力解决心理问题。三是心理教师可以通过讲座以及心理课堂与学生一并认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对心理造成的影响,让大学生了解到自身的心理变化是属于正常现象,要包容自身的不良情绪,再进一步学习处理不良情绪的办法,提升心理韧性。

2.个体层面:主动应对心理变化

Luthans教授提出的著名心理资本干预模型,该模型围绕建立希望、培养乐观精神、提升自我效能感/信和提升自我复原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促进措施,为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干预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心理资本干预的模型上,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筹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回龙观医院等单位参编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调适指南》与本次心理资本量表的数据,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资本调适方案。(如图1所示)

(1)提升自我效能,主导生活节奏

自我效能是大学生在应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充满自信心并能付出极大的努力来获得成功。自我效能的定义一般局限在限定领域中限定任务,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们或许具备跨越不同领域、任务和环境的“共通”效能。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会去思考、统筹并评定有关自身能力的信息,然后他们会做出选择并为此努力。因此,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积极关注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正向信息,科学认识疫情的相关资讯,了解关于疫情防控的科学办法,并根据信息发布方的公信力、信息的支持证据和逻辑作出判断。通过权威发布的信息,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可防可控可治等信息有利于增加信心,从而将个体的自我怀疑转变为效能期待。同时,需要给予自身积极暗示,激发内在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2)增强希望感,憧憬未来

堪萨斯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斯奈德是积极心理学希望课题领域中最为知名的理论奠基人和研究者,他提出希望是“积极的动机状态,并以自主性(目标导向的能量)和路径(计划达成)交互驱动的成功体验为基础”的观点[2]。斯奈德的研究认为,希望绝大部分是积极的认知思维状态,拥有这类认知思维状态的人有能力制定既符合实际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随后会凭借自己的决心、经历和自我约束来实现这些目标。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这类重大危机事件时,首先,大学生应该保持健康作息,根据假期安排的调整制定明确的可执行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要坚信可以战胜疫情;其次,大学生应该有实现自己制定目标的决心,并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享受过程;最后,尽管完成目标的途中困难重重,但应具备围绕问题找到开创性的替代路径的能力,继续追求自己的目标。[3]

(3)培养乐观态度,树立积极期待

乐观是一种解释方式。如果人们持有乐观的解释方式,一般会把积极事件归因于个人的、永久的、普遍的,将消极事件解释为是外界的、暂时的、情境特定性的。另一方面,悲观的解释方式会将积极事件解释为是外界的、暂时的、情境特定性的,而认为消极事件是个人的、永久的、普遍的。心理资本的乐观可以通过创造更多的积极预期、改变悲观的解释风格或扩大乐观解释风格的范围来发展。此时,大学生需要保持情绪的稳定,树立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时间阅读或者讨论负面信息。如果较长时间处于消极情绪中,要有意识地调节,转换想法,调整行为。多思考自己可以从这段经历中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人生体验,对目前国家或者学校采取的措施,例如调整开学事件、呼吁减少外出活动进行一个积极的归因,树立积极的期待。

(4)增强韧性,提高挫折容忍力

积极组织学家将工作韧性定义为“以在工作中经历逆境时表現出能力和之后显示出职业成长为特征的一种发展轨迹”。而在心理资本方法论中将韧性的定义不仅扩展到从逆境中恢复,还有从积极的挑战性事件中恢复,并且超越常态和平衡点。大学生在韧性恢复上可以通过建立社会联系,减少韧性危害因素。找到一种支持,认真地跟家人一起探讨问题,聊的主题可以丰富一些,同时也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跟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同时,需要关注自我、关注当下,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自己和对周围事物的积极看法。相信自己在遇到困难与困惑的时候,是可以通过外界资源得到帮助,能够更好地对抗无序感、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无力感、生活的无意义感。

参考文献:

[1]焦国芳,付亮.浅析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提升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21(3).

[2]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

[3]钟志坚.独立学院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7).

责任编辑  杨慧芝

猜你喜欢

心理调适心理资本
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学生心理调适初探
在职支教经历教师之专家引领、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问题探析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法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老庄的“和谐”思想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试
高三,我这样帮学生进行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