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用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

2021-08-27肖凡赵彦宏

文教资料 2021年14期
关键词:插图课堂教学

肖凡 赵彦宏

摘   要: 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重要教育教学资源,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应开发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教材插图作为语文教材中最直接的资源,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正确使用教材插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从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使用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师使用教材插图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材插图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的角度探析原因,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插图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使用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走入课堂,教材插图更加丰富多彩。在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搭配了对应的图画,这些图画穿插于文字间,形成了图文并茂的样式,直观地反映出课文中描述的场景,提高了教材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课文中搭配生动有趣的图片,极大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使用插图,通过插图与文字相结合的呈现方式,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降低小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忽视对教材插图的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日益更新,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迅速,教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给学生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觉、听觉盛宴。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师一节课的全过程跟踪发现,在备课阶段,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多愿意引用外来的图片,忽略直接提取教材中的插图,丰富教材插图的展现形式;在授课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专注力,课文全文都通过多媒体播放的形式呈现,朗读环节全体学生抬头向前看。因此,一节课如果教师没有指导学生读书,学生完全不会翻开教材;课后,大多数教师一般不会布置与插图相关的作业。教师忽视在教学全过程中对教材插图的运用。也许教师准备的图片、影像与他所设计的课程环节更贴合,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编者在编制教材时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插图,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现有教学资源呈现出完美的课堂,与其花费大力气制作新颖的课件,不如好好利用教材插图,图文结合,打磨一节高效课堂。

2.教师缺乏使用教材插图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使用插图辅助教学前应先关注学生对插图的兴趣,只有了解学生是否喜欢教材插图,才能更高效地运用插图辅助教学。我们常常发现,小学生在拿到语文教材之后的第一举动往往是翻看教材,从中找出具有吸引力的图片,觉得感兴趣才会继续读一读课文。因此,小学生们确实喜欢欣赏教材中色彩丰富的图片。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小学生缺乏主动利用教材插图辅助学习的能力,即使能意识到插图对学习有帮助也不会主动运用。如果教师没有主动提醒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意,学生们就会忽视对插图的运用,甚至很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学生在课上为这些插图“装饰”上五颜六色的外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缺乏对教材插图使用的主动性,导致教材插图的作用无法充分展现出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率较低。

3.教师运用教材插图的方法单一。教师充分利用插图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插图的使用较为简单,影响插图使用效果。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底蕴深厚、选材丰富、色彩鲜艳、形式多样,从人物到动植物再到风景图,都展现出小学语文教材的人文价值,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在教学中教师没有认识到插图的教育价值,很难灵活运用插图。从交流中得知,教师对插图的教学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只是对教学价值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教师使用插图辅助教学时大多引导学生结合课题看图片进行联想,如果插图是某一教学片段,教师则会直接拿其举例子,教师运用插图的方法过于单一且趋同。

4.教师使用插图与教学的结合程度较低。一节好的语文课由课前导入、课程新授、当堂练习、文章梳理、全文总结等主要环节组成。由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课程性质不同,不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定独特的教学设计。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少运用插图辅助教学,缺少将插图与课文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指导,导致教师使用教材插图与教学环节的结合程度较低,运用教材插图辅助教学的效果不佳,教材插图不能充分发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加深教师对运用教材插图辅助教学价值的怀疑。在课堂教学中以古文教学为例,教师需将插图与教学环节相结合,通过插图创设情境,以景唤情,引出作者的感情,引发学生的共鸣。

二、原因分析

1.教师对教材插图的认识有局限性。一些教师认为插图几乎不会出现在试卷上,在备课过程中很少深入研究教材中的插图,在课堂上忽略对课文中插图细节的讲解,并没有把插图作为一种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针对看图写话这种特定的题目,教师表示会根据考试要求,单独开设板块进行教学训练,没有必要在课文学习时占用过多的时间对插图进行理解。教师对插图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要不断深化对教材插图的认识,只有教师对插图的使用引起重视,才能在教学中付诸实践,引导学生认识插图、理解插图,促进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

2.教師运用教材插图教学的意识弱。在教学环节,正确使用教材插图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传授课文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仍然停留在固有的思维和落后的插图教育理念上。一些老师认为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教学必须放在重要知识点的讲解和随堂检测上,完成课程内容是首要,分数应该作为教学的第一考量。教师无法舍弃重要的知识点,也“没时间”讲解插图。忽略教学效果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运用教材插图完全可以高效辅助教师教学。在规定时间内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点,又可以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引发学生更深的感悟,而不是固执地认为迫于时间和应试的压力,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3.教师利用插图辅助教学技能欠缺。随着新教师的到来,教师们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充分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插图辅助教学的重要性。由于新教师欠缺教学经验和读图能力,短时间内无法深度剖析教材插图,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难以将插图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老教师虽经验丰富,却思维固化、刻板,对于插图有自己的见解,对于教材插图的使用表现出了消极的一面。经过多年钻研,老教师对一些插图有不认同感,认为有些插图设置本身就不科学,甚至曲解文章原意,将插图与课文相结合会误导学生,如果一定要利用插图理解课文,有轻重倒置之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在哪些教学环节可以利用教材插图、怎样教学生阅读教材插图及如何辨别教材插图辅助教学的技能还有待提升。

4.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生疏。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一种主要趋势。在大部分小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已推广应用,几乎每节课都会被使用,成为教学比赛等活动中一项重要的评比标准。在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通过课件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在制作课件时往往会通过翻阅各种网站寻找图片、视频等资源,使教学素材尽可能与课文内容相符合,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新的教学目标理念,忽视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资源与课文内容的契合度。如果教师能够充分考虑教材插图,将教材插图合理应用到课件中,就能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学习状态,收获更多知识。

三、如何解决

1.利用插图,教师树立使用插图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课文讲解过程中有使用插图的意识,但缺乏完善的插图运用意识。教师只知道我想用插图,却不知道如何用,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教师盲目地使用教材插图无法对学生形成系统的指导,不仅使课程不成体系,还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就教师而言,只有树立使用插图的意识,丰富理论知识,挖掘插图的深层含义,提高专业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运用教材插图指导教学。此外,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使用教材插图的新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插图导入课中,或形成微课片段,或进行读图练习,教师自己描绘图意,引导学生描绘图意,加深师生对教材插图的理解,把握课文内涵,丰富教学形式。

2.图文对照,提高教师解读插图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素质。教材插图既能形象直观地反映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创设教学情境,又能作为课文文字的补充,解释课文的内容。因此,教师要通过图文结合、对照分析,发挥教师的核心能力,提高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理解力,发挥教材插图辅助教学的作用,挖掘插图的深層内涵。教材插图主要服务于教师和学生,教材编者常常征集教师的意见选择或设计教材插图,若教师本身对插图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则不论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指导还是编者收到的反馈都将出现错误。

3.依托插图,培养教师研究插图的教法。为了呈现多样化的课堂,培养教师研究插图教学法是很有必要的。教材插图本身的设计符合文本意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加强对插图教学的项目开发,尝试运用并开发插图的多样化功能辅助教学,用活教材、用活教法;教研组定期举办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深入研究插图教学法,总结归纳插图教学的规律,形成独特的模式;学校要时常聘请相关专家和教授传授和指导学校教师,丰富理论知识,组织教师以教材插图为核心开展教学竞赛活动,有意识地支持教师对插图的利用,使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齐头并进、与时俱进。

4.重视插图,养成教师使用插图的习惯。教材插图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教育教学资源,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摆设和点缀,而是一种珍贵的教学宝藏。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搭配了插图,生动的图片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和真实的体验,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魅力,观赏、探究价值更高,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长期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欣赏教材插图、理解文意,教师养成使用教材插图的习惯,学生重视教材插图,有意识地探究插图内容,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思考习惯,还在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蒲志安.小学低年级教材插图的认知、教育功能与定位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8(09):7-10,40.

[2]宋振韶.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3]康树林,陈瑶,叶瑞峰.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5(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HSDSSCX2020-62);2020年度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领域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课题编号:GJC1215 80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插图课堂教学
插图在小学语文课中起到的教育作用分析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