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品德教育

2021-08-27谭茼丹

文教资料 2021年14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高校学生

谭茼丹

摘   要: 大学生品德教育是当前及未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新内容和新方向,品德教育具有方法多元化、内容丰富化的特点,面临社会大环境变化和新一代大学生新特点的难题。目前管理理念、管理组织、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中健全和完善:及时调整立德树人的方法,更新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工作制度,发挥大学生参与品德教育工作的作用,构建专业化的高校学生管理队伍。

关键词: 品德教育   高校学生   学生事务管理

在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一般是指学校相关部门、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对大学生一切非学术性事务的管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资助管理、奖励管理、综合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党团班级组织建设指导、协助教育教学工作等。我国高校在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一个由学校党委集中领导,院系、年级、班级逐级管理、条块结合的学生事务管理运作模式。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应体现对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指導和服务,尤其重要的是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重大政治问题上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学生事务管理在培养学生美好品德、保障学生权益、帮助学生成长、促进学生成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高校学生品德教育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规范,力度逐年加大。

一、二十一世纪以后高校学生品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十一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促使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不断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一步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2019年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从国家战略出发,对高校思政课发挥宣传思想的中坚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众化阶段,学生发展理论逐步走向学生事务工作的前台,学生事务管理者由原来只是服务者发展为现在的既是管理者、服务者又是教育者、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全国高校纷纷建立学生事务管理和品德教育内容体系、组织体系和管理队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要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守党和国家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观点,提高品德修养和个人品格,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二、当前品德教育工作的特点

知行合一、德才兼备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成才立业的前提。因此,促进大学生品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当前及未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新内容和新方向。当前我国的品德教育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方法多元化。

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对象是人不是物,人是有自为性和主动性的,管理过程应倡导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耐心真诚、积极主动。在管理手段上要做到德法并举,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多数高校已通过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管理网站或网页,利用“两微一端”打造线上智慧品德课堂。

2.内容丰富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它不再停留于表面的口头说教,而是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把理论学习融入社会实践中。同时,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在谈心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品德健康发展。尽管内容非常丰富,但基本职能必须围绕学生学习和发展这一目的进行。

3.需把握新一代大学生的特点。

一方面,5G、大数据、信息化发展,推动品德教育课程不断适应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增强课程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快速传播使部分学生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降低,有时是谣言的“孵化器”混淆视听,加上部分高校学生自制力弱容易导致学习注意力转移而沉迷网络。因此,在思想文化资源和教学素材丰富的同时,大学生的品德塑造还面临社会大环境和新一代大学生新特点的两大难题。

三、大学生品德教育工作现存的问题

1.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方法优化速度较慢。

品德教育作为思想教育层面的工作,有些内容相对枯燥乏味。若一味灌输式地强调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则容易产生反作用,导致学生对品德教育的厌倦,抑制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习惯性地接受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创造的能力不强。在大学生品德教育工作的方法上,创新空间较小,导致管理方法较单一,未能达到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伦理道德观的目的。

2.条块结合的管理建制容易造成工作部门之间的职能重叠。

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一般由学校和院系两级负责,学校一级管理机构主要起学生管理的领导和协调作用,院系辅导员直接面向广大学生服务,还有部分事务分散学校各相关部门。这样的管理组织体系容易导致工作职责不明确,相互推诿,造成管理资源浪费,降低管理服务效率。其中,如宿舍管理人员、教务员等基本不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他们工作中一旦发现学生问题,就向学生辅导员反映,削弱了管理的教育功能。

3.管理制度的设计并没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为了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学生工作自然作为重要的指标列入教育评估中,同时,各高校普遍建立了诸如例会制度、汇报制度、学习制度、值班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过多的条条框框只会给学生事务管理者带来更多的工作量和更大的压力,导致工作重心转移。一些高校规定辅导员从事的工作内容繁杂,涉及面广,辅导员疲于应付各种报表、考评等,不能深入做好品德教育工作。

4.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不强,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

目前,各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承担较多的学生事务,管理范围宽泛,对于工作人员来说,需要具备多方面知识和技能。面对繁忙琐碎工作的同时还需学习各种技艺,在品德教育工作上所能支配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另外,对于学生事务管理者的考核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培训机制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大打折扣。

四、对策与建议

1.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及时调整立德树人的方法。

新时代高校思政政治工作要做到言传身教、思想引领,有更崭新的视角、更理性的审视、更长远的设想,学生事务管理过程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改进,积极探索和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制订思政工作计划时,注意不同学校、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征,巧妙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创新方法,发挥网络公开课、新媒体互动等网络教学的便捷性,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2.更新学生事务管理理念,树立服务意识。

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在管理内容上更注重有效,在管理时空上更注重全程,在管理范围上更注重全员,整合教育管理资源,完善资源互动网络,在资源共享和信息联动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服务流程最优化。中国的高校学生品德教育工作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主动、积极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通过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做学生之所需,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使学生获得内心认同和引发共鸣,适应、融入并积极促进自身品德完善。

3.积极发挥大学生参与品德教育工作的作用,推进大学生事务管理进程,增强效果。

在品德教育上,使大学生由被动接受、听之任之的管理对象变成积极主动的管理合作者,尤其注重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功能,使他们成为学生品德教育的排头兵、思想教育教师的得力助手。身份轉变自然会导致态度转变,学生参与到学校思政工作的筹备、设计、实施和评估的整个环节中,可以自行选择品德教育上感兴趣的话题、活动方式等,认识到自己作为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激发作为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验到个体价值感和群体归属感,增强整个组织的集体主体性及管理效能。于大学生管理者个人而言,这个过程也是自我品德塑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公共精神和服务意识,增强守法和规约意识,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4.完善管理工作制度、组织建设制度,为品德教育提供保障。

制度有软制度和硬制度之分。软制度主要是指大学生品德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和良好氛围,硬制度主要是指保证该项工作顺利进行的相关法律体系、激励措施和规范制度。大学生品德教育作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重点,内容较繁杂,因此,相关法律和全国性教育组织在此领域制定的权威性宏观指导文本和工作准则已成为该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指南。完善学生事务管理的法律法规,改革那些以规范、监控和惩戒为主要管理手段的一系列僵化做法。

5.注重构建专业化的高校学生管理队伍。

学生管理队伍首先需要提高自我修养,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内外兼修,扎牢知识功底,提高理论水平,多学习、多调查、多思考,增强品德教育的专业性、系统性。其次,必须明确学生事务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院系落实推进的工作格局,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把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同时,加快建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激励制度,根据不同院校的教师差异,开展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学生事务管理培训,为学生事务工作人员提供进修、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学生品德教育工作还在不断探索和改进。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己。学生工作队伍需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和业务素养,塑造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新形象,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思政骨干队伍。高校在对学生实施管理中,要注重管理与教育并重,将教育寓于管理中,紧扣时代发展,把握时代主题,注重品德教育生活化和行动化,促使学生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相融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提高品德认识能力,增加品德情感体验,加强品德意志锻炼,优化品德提升方式,成长为一名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鲍磊,陆雪霞.大学生事务管理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239-240.

[2]褚凌.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新挑战与新举措[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03):62-63.

[3]冯惠芳.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价值、内在要求及具体路径——基于高校教师的视角[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02):139-143,156.

[4]贺妍.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意义及其运行机制[J].教育探索,2013(05):67-69.

[5]黄晓波.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07):71-76.

[6]刘金利.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09(S2):143-146.

[7]马健生,滕珺,张磊.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问题的成因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05):78-84.

[8]田建国.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大学生事务管理[N].人民日报,2009-4-7.

[9]王胡英,鞠达苗.高校实施精准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6):53-55.

[10]云炜恒.我国大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3):70-72.

[11]周双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塑造必须坚守“六心”[J].大学教育,2021(04):119-122,132.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高校学生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微博时代下小学品德教育的途径探索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