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职智能终端维修课程的校企合作模式
2021-08-27郑彬彬
郑彬彬
[摘 要]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为核心,学校为主、企业参与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来尝试解决学生问题。通过转变智能终端维修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开展职业技能考证以服务区域产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优质的产业人才。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双师”建设;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8-0034-02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18年2月,教育部等6部委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对校企合作方式、促进措施、检查等做出明确规定;福建省根据省内实际情况下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十五条措施》的通知,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政策的引导下我校积极寻求合作企业为手机终端维修专业做转型升级,通过共同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课程教材开发、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逐步建立起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解决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难的问题。本文以我校智能终端维修课程转型建设为案例,对如何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进行探讨。
一、中职智能终端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通信终端服务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机会,特别是以智能触屏手机为代表的新一代终端产品正在经历着历史上不曾有過的快速成长时期,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也渐渐成为各国信息化发展、互联网覆盖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准确找到课改方向,2017年对2600名在校生做了手机故障率及故障类型的抽样调查分析,以问卷形式进行4次抽样,抽样周期为3个月,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发生故障率占14.7%,共计故障手机360部,其中电池供电故障占1.3%,常用按键故障0.6%,摔机导致的主板及芯片故障仅为0.3%,碎屏(玻璃盖板破裂)占12.5%,这就意味着市场上需要大量的智能手机售后维修岗位,但我校的终端维修课程课堂上还在教学生修理2G手机,教学理论过时,专业技能偏弱,职业素养不达标,师资不足,实训条件落后,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学生就业没出路,专业发展遇瓶颈,课程转型迫在眉睫。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智能终端专业与企业联合引入校企合作模式,探索课程改革,课堂上实施模块化教学来突破传统的教学体制,编写校本教材取代统编教材的限制,压缩偏难且不实用的理论知识,加大实训教学比例突出维修技能培养,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将现代职教课程模式与学校人才培养整体课程设计及对接,以教学改革为基础,以市场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从而尝试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中职智能终端维修专业课程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
(一)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强化学生技能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途径。为了能让学生学习维修智能手机的新技术,必须打破原有实训室的使用单一性,以往的手机维修课程是先理论后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如果想使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可以很快地适应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和工作规范,就要打造模拟的实训环境,因此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将原有手机终端实训室进行升级改造,按企业的生产模式建设智能终端液晶修复实训室,即生产性实训基地,采购全系列液晶修复设备,建立省内首个具有相应规模的液晶无尘加工车间,为使学生认知和实践不间断,学生以课堂和企业为学习场所,在学校的实训基地和企业的维修岗位交替实践,同时把企业引入学校,实施校企深度合作,企业负责提供生产项目和技术力量,学校教师也发挥自身的优势,共同将行业的维修技能转换成教学项目,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探索。此外,在办好在校学历教育的同时,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备优势、高素质的师资优势,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从业人员开展信息通信网络终端维修员的技能鉴定工作,校企共同实施“双证书”制度,一方面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的优势条件,另一方面规范行业市场,促进社会从业人员参与技能培训,提高社会人才的素质水平。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液晶屏修复专项技术,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围绕职业岗位对应的能力要求,对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改革,以职业性任务和行为过程为导向,重点突出实践教学。
1.用项目教学重构教材
为确保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决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和企业师傅共同编写了《(iphone6)手机液晶拆装及修复操作实训指南》校本教材,将手机操作过程转换成项目,压缩“学不会”的理论知识,用操作步骤来吸引学生,反过来在操作中点滴渗透理论知识点。实践后发现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将学习过程变成人人参与的实践性活动,教材中展示了详细的实操操作步骤,针对中专学生对文字理解能力弱的特点,老师以图带字,大大简化了传统理论教材中繁琐、拗口的学术语言,让操作环节更通俗易懂,同时录制了配套的操作微课视频供学生课后复习观看,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知识,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以2015级智能班为例,该班级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高,而专业课的教材理论化又偏强,实训操作时更是无从下手,学生学不会,老师教不会,运用校企共同育人模式后,企业师傅用实物手把手演示,新教材的图例直观、清晰,再结合课后的复习微课视频,学生多了体验成功的机会,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激发了求知欲,学生跟老师多了互动,使传统的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可喜的是在2017年技能鉴定考核中全班27人全部通过考核,成绩优秀。
2.优化评价考核
有效的课程改革离不开考核评价,使用单一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占多数,职业学校培养的一线技能型人才,从企业的角度看综合能力远比学好某一门专业课程更重要,于是我们采用新的评价机制替代传统的考核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对实施的项目进行考核,工作行为和工作质量各占50%,工作行为考核内容包含:工作态度、个人5S、工作记录,工作质量考核内容包含:能否正确使用工具、能否完成学习目标、能否掌握技能知识点。同时,在考核评价中加入企业施工规范和职业标准,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便于学生入职后能尽快适应岗位,缩短企业岗前培训的时间和成本。
(三)校企共同开展教学,建设“双师”队伍
实训室建设同时期,学校派专业教师前往企业学习实践,以员工身份进入企业生产岗位,从事生产经营工作,丰富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学习期间由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学习液晶修复操作流程,熟悉和掌握先进的工艺,安排教师在生产车间实践,实实在在为企业创收效益,教师回校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课堂中,根据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学、所做,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介绍企业所需员工的标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学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上课,由专业老师帮扶制定授课计划,课堂教学内容多以实事案例为主,将一些实际生产维修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这让对企业充满好奇的学生更有学习动力,师傅拆机演示常常被学生包围,也会在适当的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师傅手把手指导,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为了鼓励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还开设了兴趣小组,技能娴熟的学生为手机有故障的学生服务,大家投入真实角色扮演,学生即是真实用户和技术人员,师傅和教师充当技术支撑,学生在校能享受到免费技术服务,学生不仅多了真枪实战的经验,还提升了服务意识,形成初级职业素养。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反复指导,不忘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落实双主体育人根本任务;企业师傅和教师互相学习,提高彼此的专业化水平,使教师和企业师傅都能够既懂教学,又具备一定的行业工作经验,保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形成高效的“双师”队伍。
三、中职智能终端维修专业课程实施校企合作的效果
智能终端维修专业校企合作项目实施至今,陆续为企业输出对口人才60余人,为社会进行职业技能鉴定200余人,累计为在校师生提供技术服务700余例,培养终端专业人才200余人。对企业而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专业人才缺口问题,在校生的跟岗实习培养无疑解决了企业这一难题。有了校企合作试点班较好的实践经验,又经过深化总结,2018年提出企业校中厂建设方案及运行思路,学校提供场地及硬件装修,企业投入生产设备耗材及技术监管人员,由企业师傅及专业教师对学生执行“三分”考核机制,当学生具备了企业要求的综合素质,就由企业师傅排班,投入校中厂为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由企业派驻的技术督導进行操作考核及出勤考核,以勤工助学形式给予学生劳动报酬。校中厂的运行使企业提高了生产量,学校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材料消耗,学生的技能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此外,企业减小了安排实习生生活住宿的压力,学校对学生安全风险管理可控化,学生足不出校便可实现跟岗及顶岗实习实训。
总之,校企合作模式的课程改革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新形式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巩固、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还要他们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从校企建设实训室、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双师”队伍等三个方面阐述课程改革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和实施成效,通过引进企业的人才和设备,建立岗位实习环境,实现学生和企业零距离接触;教学上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借助校企平台,企业师傅和专业教师结对帮扶,“双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工作情境实践的有效融合与互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高扬.中职通信技术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2020(43):18-19.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