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究
2021-08-27何娟
何娟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网络技术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助力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值得探讨。本文以《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从课前任务单以及课堂探究活动安排等方面,结合实际教学实践以及思考,来介绍信息网络技术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中教学;信息网络技术;探究活动
在信息时代,信息网络技术深植于生活,有着引导性的牵引,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习惯,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如何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培养高素质人才,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而且,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技术不能仅停留在过去的图音像的呈现,更多要体现其功能的多样性、交互性、效率性。要知道,语文课堂的收获,不止包括文本内容的理解,文本解读的技巧,艺术手法的掌握,也应该有更高阶层的美育和德育的加持,亦或其他能力素养的提升。
在统编教材的编排中,《沁园春·长沙》作为新旧教材交替的保留曲目,领唱青春主题。这首词作为三观初成的高一新生高中学习的开篇,有着过渡承接的作用。作为一首“旧瓶装新酒”的古典新词,由此入手来探讨信息网络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无论是课前的预习备课,课堂过程中的活动衔接,还是课后的拓展延申,信息网络技术无处不在。因此,笔者借在智慧教室实际操练过《沁园春·长沙》融合课的实践经验,谈一些粗浅之见。
一、投放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网络技术可以让教师高效备课,更好的开展语文教学。但其效用也不仅于此,毕竟学习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尽量让学生用好信息网络技术这把宝剑,以免自伤。在新学期新课程开展之前,课前任务单的下发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指导,尤其针对介于初高衔接阶段的学生,越具体可行的任务布置越能有的放矢,不会模糊重点。学习任务单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引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课前发布的《沁园春·长沙》学习任务单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提前发放学习素材,例如文本素材毛泽东其人其事,毛泽东其他诗作,诗歌创作背景等,或者关于词的常识的微课视频素材;布置朗读音频录制任务,有条件的同学甚至可以进行影片制作,学生在素材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初步感知,并总结加以呈现。借由网络平台预先布置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有明确的预习目标,他们有效的传输、保存、利用相应信息,再通过课前任务单完成了相应任务,无形中已经扩充了课堂的容量,加快了课堂的进度,对课堂的教学展开极具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
有限的教材无法覆盖无限的语文知识,而信息网络技术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前任务的完成,再加上课堂任务活动的促进,就会形成知识点之间的互通,形成知识面,点面结合再加之教师讲解,易于学生的理解。学生学习资源的增加加强了新旧知识的建构与完善,将平时需要花费几堂课的课程压缩成一节,高效地提升课堂容量。
二、设置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巨大动力。色彩明艳的图片、动听生动的音视频、微课的导入、游戏环节的设置等,相比传统的讲解教学,明显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探究的动力。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安排活动,再加以信息网络技术的辅助,无疑是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为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沁园春·长沙》的教学过程中,一共设置了三个任务探究活动,分别是“雄视千古,总览寰宇——诗词中的激扬青春”“万类入笔,巧绘秋景——古诗词中的情景交融艺术”“平字见奇,陈字见新——毛泽东诗词中的炼字艺术”。比如,在任务探究活动1中的课程导入是利用智慧教室中的易课堂软件推送希沃自带的pk游戏,让学生两两对战,检测学生对课前知识的掌握程度,再由教师自行微调之后的课程安排。此举目的在于让学生牢记语文学习与快乐学习的紧密关系,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达到预设的学习目的,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紧接着的课程活动中,教师依照课前布置的音频录制任务,从中挑选两则较优的音频,在课堂进行播放,所有同学比较品读,因声求气,利用手中的平板进行信息反馈,教师进行数据的收集,在原有的初读感受上更进一步地体味诗歌。学生课前录制的音视频在此便发挥了功用,一则熟悉亲切,二则有趣生动,如此,教师利用学生自行创作的音频渲染,让单一的课堂教学变成双向的课堂互动,创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目光,也为之后的学习做了精彩铺垫。
三、自主探究,重视课堂参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曾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也意味着,自主探究势必要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兴趣为契机,不断挖掘教材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行审美鉴赏和思维探究。
在任务探究活动2“万类入笔,巧绘秋景——古诗词中的情景交融艺术”中,学生于课前完成任务单中 “发挥想象,将《沁园春·长沙》上阕的内容改写成 200 字左右的散文片段或者用画笔为《沁园春·长沙》上阙配一幅图画”的任务,借助易课堂中的推优功能推选小组内的优秀作品,学生拍照上传,进行投票,选出最佳的绘画作品,让创作者结合课堂任务进行创作说明,教师引导完成探究活动中的具体任务要求。接着,教师借由易课堂的发表观点,让学生总结意境特点,经由云图呈现小结。并且,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推送部分网址,完全开放网络环境,学生可自主搜寻网页,合作探究共同解决任务。这一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学生自创的作品,借由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在欣赏作品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学习能力,能取得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