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2021-08-27陈金娣

文理导航 2021年22期
关键词:新媒介背景初中语文

陈金娣

【摘 要】随着新媒介不断的发展,初中语文阅读方式、习惯、工具、特点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将新媒介与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成为了当前语文教职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所在。首先需要在课堂上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其次需要利用新媒介技术,扩大自身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最后,延伸课堂,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知道学生自主阅读。本文主要分析在当前新媒介背景下,初中阅读教学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新媒介;背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育当中的重点内容所在,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阅读的本质上分析,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在。对于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在获取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大部分都需要通过阅读来完成。随着当前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越来越高,由此可见新媒介阅读方式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介阅读,成为了当前阅读教学的主导地位。而在这一阶段的初中生而言,不可避免的接触大量的新媒介,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信息和知识,探究初中生的阅读方式来引导他们进行有效阅读。本文针对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究新媒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方式。

一、通过新媒介技术来创设阅读情境

从当前初中阅读教学而言,一般都是教师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而后让学生完成强化记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枯燥的课本知识难以理解文章作品的真正含义,原本应该在领悟性的背景下开展阅读教学,却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术性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强调知识点,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地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这种方式下的阅读无法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而通过配音式的教学方式能够辅助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比如在《智取生辰纲》这一文章的阅读教学,这篇文章是节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水浒传》当中的一段小故事,其中讲解的是晁盖、无用等人假扮枣商在黄泥岗来截取杨志护送的生辰纲。故事篇章虽小但其中却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情境,很多对话都充满了各样的思想感情,如果仅仅让学生通过枯燥的文字阅读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而如果通过新媒介来播放电视配音则可以达到创设情境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杨志不理军汉的哀告,举起藤条说∶“不走的,吃俺二十棍!” 他刚要打下,忽见松林里有人探头观望,便急忙放下藤条拿起朴刀, 追进松林喝道∶“你好大胆子,敢来看我的货物!”,这一段表现了杨志的警惕,特别是那句大喝,需要配以相应的感情阅读。

再比如:杨志酒喝得少,先醒了,他爬起来,看见其他人都倒在地上动弹不得,财宝全无,指着骂道∶“都是你们不听我的话,遭人暗算,丢了生辰纲,连累洒家。”拿起朴刀,叹了口气,下冈去了。这一段表现了杨志的愤怒以及对现实情况的无奈,同时还表达了对自身前途的绝望。因而需要通过电视配音来完成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一段的思想感情。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通过新媒介技术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真正体会到文章中每一段对话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通过语气、声调、音色等方式来向学生传达。

二、通过新媒介技术来拓展教学资源

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其中很多文章内容都节选自长篇小学或文学著作,还有很多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感情需要贴合固定的历史背景。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十分有限,学生仅仅只能按照教材上的课文进行阅读,难以了解文章背后的历史背景,在阅读时无法了解文章想表达出的含义,甚至无法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比如在七下课文《伟大的悲剧》的教学过程当中,这篇文章讲述的是1912年1月16日斯科特一行到达南极点,却看到阿蒙森他们挪威国旗的飞扬,怏怏不乐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故事。首先是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而死;其次是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而独自走向暴风雪,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最后三位英雄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文中为了渲染他们的悲壮气氛,主要是通过他们所处环境的极度恶劣来体现。但在预习指导中发现,学生对南极的理解很肤浅:白雪皑皑、企鹅成群,是一个浪漫的地方,对于没有见过雪景的学生来说,这种理解情有可原。可现实的白色雪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地方,“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教师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本课主题的理解,“悲剧”体现不出,“伟大”的精神更是无法传达出来。 因此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新媒介技术播放一些描述南极大陆的电影,如1924年英国上映的《伟大的白色寂静》,这部影片讲述的正是人类第一次登上南极极点的南极竞赛,最终阿蒙森成为第一人,并成功返回。而斯科特也紧随其后,但是倒在了回程的路上。课堂上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南极气候的恶劣,探险队员与严寒搏斗的悲壮。让我们的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真正体会到那种情感,进行有情感的阅读教学。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利用新媒介技术来拓展教学资源,在教材原有的内容下对其深层次的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带感情地阅读课文,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

三、利用新媒介技术加强课外阅读互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课堂上的教学实践十分有限,严重限制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沒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阅读交流。而通过新媒介技术的利用,能够加强师生的课外阅读互动。

比如在《出师表》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当中,这篇文章是取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一篇文章,其背景是天下魏蜀吴三足鼎立后,蜀国丞相诸葛亮北伐前的奏章,也被看作是誓师表。而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需要适当的拓展课外阅读的内容。如开篇第一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一句当中交代了当前天下大势和文章背景,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来阅读三国演义当中其他的内容,如大意失荆州、夷陵之战、汉中大战等,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当时的故事是怎么发展的。而当在阅读到:臣原本是一个布衣,在南阳耕作,“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嫌弃我身份卑微,却“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从那时到现在已有二十一年了。在这一段交代了诸葛亮的人生经历,以及为何后面要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而在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来阅读相关的内容,比如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白帝城托孤等。当学生阅读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一段时,其中交代了诸葛亮的志向,而这篇文章当中并未交代故事的结局,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陈仓之战、火烧五丈原、乐不思蜀、三国归晋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这篇课文的前后知识。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后人描写诸葛亮的文学作品,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猜你喜欢

新媒介背景初中语文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跟踪导练(一)5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协调发展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
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