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故事教学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

2021-08-27陆惠凯

文理导航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道德与法治运用策略

陆惠凯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领域一直在探究能够突破传统教育困境的有效方式,而故事教学法便是其中的有益尝试,其能够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传递知识内容,进而极大优化了教学品质与效率。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旨在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道德品质及法律意识,将故事教学纳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为学生生动呈现相关的知识内容,且能够避免教学陷入说教式泥淖,进而搭建更高效的道德法治课堂。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将故事教学法纳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原因及实践效果,并系统阐述教师应如何利用故事教学方法提升道德法治教学的效率,以期为提升我国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原因及效果;运用策略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代大势下,教师纷纷尝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找符合时代要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方法,而这些方法都需要顺应学科特性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故事教学法则逐渐受到了教师群体的关注,尤其对于道德与法治此类与人们情感及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而言,故事教学法能够为学生直观呈现相关的知识内容,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这一方法的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入手,来深化学生对道德法治知识的理解,并切实构建道德法治的高效课堂。提升我国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一直是教育领域探究的重要课题,而故事教学因其特有的优势为塑造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素养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示范。

一、将故事教学法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原因与实践效果分析

(一)符合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性且能够突破传统教育的桎梏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往往消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仅为其传授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逻辑等内容的深入理解,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容易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尤其是对于道德与法治此类容易陷于说教的学科而言,一旦囿于枯燥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致与热情,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相对低下。此外,现行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生活故事及现实案例,这些内容可以具象化地将相关知识呈现给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便可以把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道德法治故事的教育价值,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法治知识与道德原则。因此,将故事教学法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较好顺应了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生活化及实践性特点,使其从中感受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乐趣,从而有效优化课堂教学的品质与效率。

(二)顺应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并能够切实推动其成长

通常来说,小学时期的学生尚未形成完备的认知能力,而道德法治知识内容相对庞大与复杂,这本就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巨大挑战,如果教师仍囿于说教型的传统教学方式,则更加会使学生生发抵触心理等负面情绪。因此,将故事教学法纳入教学实践中,便可以切实提升知识内容的具象化与增添趣味性,进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说,其好奇心较重、爱玩且自制力较差,教师利用讲述故事的方式来为学生创造生动轻快的课堂,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全程参与到课堂中。此外,将故事教学法纳入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能够为学生生动展现相关知识的形成逻辑与过程,使其深入理解知识内容,并能够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促使其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最终极大推动社会法制的发展。

二、利用故事教学法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探究

(一)利用故事教学法优化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

首先,为充分发挥故事教学法的实践价值,并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接受道德法治知识并自觉将其践行于日常生活,教师将故事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时,可以依据教材知识内容来寻找真实的故事案例,进而创建还原相关的知识场景,使学生在故事场景的发展中体会道德法治知识内容及其实践意义。譬如,在讲授“中华民族一家亲”一节知识内容时,教师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血浓于水的情感,可以为其讲述文成公主远嫁西藏而帮助藏族人民发展生产及文明生活的故事,而为了讲述这种援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教师还可以继续为学生讲述西藏大学前副校长张廷芳老人跟随自己的丈夫远赴西藏开展教育工作,以此来使学生切身体会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紧密团结,并激励学生树立维护民族团结与利益的远大理想。

其次,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相对具象化,其本身就是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向学生呈现一定的知识内容,而为使学生能够深化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模式,使学生们在与小组成员的故事讨论中深化自身对知识的感受。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按照座位或使其自主分组而分为若干小组,并在课堂中留出固定时间,使学生们能够与小组成员充分讨论自己对课堂故事的感受及从中学习的道理。而为了拓展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享讨论自己了解的相关故事,如在学习完“信息万花筒”一单元知识时,学生便可以在小组内容分享讨论自己在家中看电视的习惯、自己在互联网中体会到的便利或者弊端、电视广告对自己生活的影响等,采取此种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内容,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并能够利用小组讨论这一形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最后,教师可以将故事教学法充分渗透到学生的课后练习过程中,课后练习是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加之学生回到自己生活中更能够体会发生的各种故事,进而促使其在完成課后任务的过程中探究更多相关故事案例,因此教师可以在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时注重锻炼学生查找分析故事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完“感受家乡文化”这一单元内容后,为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教师可以使学生查找家乡的习俗故事及当地的民间艺术,并将其形成文字提交。通过此种方式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并促使其在生活中自觉践行道德与法治原则,由此逐渐塑造其健全人格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法小学道德与法治运用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融入故事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探究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