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会一坊一沙龙”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2021-08-27李孝更

现代教育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读书会工作坊

李孝更

[摘 要]“一会(读书会)一坊(工作坊)一沙龙(学术沙龙)”活动是践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载体,符合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在对象与价值上坚持民主的双选制度、个性化学习的取向;在资源与结构上,保持着多元的活动主题、生成性的学习架构;在过程与结果上,维持着明确的角色分工、及时的效果呈现,逐渐创生出“一体两翼”的教学模式。科学定位本科生导师制、采用“固定+开放”的导师选聘方式、从实施制度化管理入手健全机制,可以有效解决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制度定位不清、导师资源匮乏、形式主义倾向等问题。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读书会;工作坊;学术沙龙;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4-0047-08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4.009

学界一般认为,导生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最早被应用于研究生教育。直至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率先推行了本科生选课制,并于1872年实行学分制,才标志着本科生导师制的正式诞生。民国时期,我国开始引进本科生导师制,但直至2001年北京大学启动本科生导师制,该制度才在我国得到推广。由于缺乏成熟的典范和完善的规章,且教育教学历史背景也有异于国外,我国高校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制度和作法。探寻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的掣肘因素,探索其合理的实施路径,是当前应重视的课题。笔者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为个案,以“一会(读书会)一坊(工作坊)一沙龙(学术沙龙)”(以下简称“一会一坊一沙龙”)模式为依托,分析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其他高校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提供参考。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学校在本科生在校求学期间为其配备导师,通过导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个别指导等方式,切实落实立德树人职责,加强对学生学业、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形成师生互动的良性机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一种教育制度或教学模式。其内涵包括:首先,实施对象是本科生,既可能是某些“优秀”的学生,也可能是“学困生”;既可能是某个年级的一些或全体本科生,也可能是所有年级的本科生。其次,各高校的导师类型和数量多种多样,有的高校只为本科生配备了统管一切的“导师”,有的高校则配备了比如思政教育导师、专业课导师、科学研究导师、创新创业导师、求职就业导师等,因此不同高校专业的本科生所接触的各科导师也不完全相同。再次,本科生导师制是对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合理补充,所开展的活动是不受“班级”限制的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目的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最后,作为教育制度存在的本科生导师制有相应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一整套运行规则。

(二)读书会

读书会(book discussionngroup、book group或book club)起源于美国,在瑞典得到蓬勃发展(读书会在瑞典被称作“study circle”)。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学校中,读书会广泛用于治疗性活动以及教师专业发展领域。而图书馆等公益机构或民间力量自发举办的读书会多被认为是“discussion-oriented groups”,因其强调对图书的阅读和讨论,所以学术领域更多研究的是此类读书会[1]。按照主导力量的不同,读书会大体可分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力量三大类型。其中,高校主导的读书会又可细分為教学线主导型、图书馆主导型与思政线主导型[2]。“一会一坊一沙龙”模式下的读书会是高校主导的教学线主导型,指一群人围绕阅读和讨论而开展的活动,其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其一,读书会是基于教学目的而展开的阅读、讨论活动,一般是围绕阅读中所涉及的某个、某些话题展开。虽然是非正式的讨论,但相较于日常的自然对话,更为严肃和深入。其二,阅读和讨论是读书会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其三,读者、图书、读书会团体在交互活动过程中完成了私有阅读过程向集体阅读过程的转化。其四,读书会是文化、情感、社交活动,为其成员提供了表达观点、传递信息、澄清自我、互学互鉴的安全空间。

(三)工作坊

工作坊源于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以培养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人才为宗旨的包豪斯学院,是一种开放式、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或教学载体。通常由10~20名成员组成,以一名富有某个领域经验的主持人为核心,成员在其指导之下通过活动、讨论、短时演讲等多种方式探讨某个话题[3][4]。 “一会一坊一沙龙”中的工作坊内涵包括:工作坊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开放性表现为形式开放、思维开放、课题开放、过程开放;工作坊以创新实践为驱动,让不同背景、立场的人参与其中;其体验性和互动性表现为学生能在案例分析、集体分析、团体讨论、头脑风暴、教师点评、行为训练等相对轻松愉悦的多种教学形式下进行学习。

(四)学术沙龙

学术沙龙是西方舶来品,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沙龙是由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教所举办的,其中尤以潘懋元先生的家庭学术沙龙最为活跃。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科阶段举办学术沙龙活动的学校也有不少。“一会一坊一沙龙”中的学术沙龙指进行学问研究的、气氛较为活跃的集会和场所,是一种用于小范围的学术研讨交流形式。作为特殊的教学场域,学术沙龙有如下内涵:所开展活动是就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举行专题研讨,也可跨学科、跨行业横向交流;与会者在互动展示中相互启迪,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学术沙龙是实现教育对话、顿悟与批判的有机载体,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策略、导师教学法实验的重要手段及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现实背景

(一)国家层面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要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校工作的主旋律,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为载体践行本科生导师制,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二)省域层面

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吉林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吉林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战略规划。2019年3月,吉林省出台《吉林特色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行动计划》,提出教学改革推进计划,落实本科导师制,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创新本科教育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以“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为载体践行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探索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之路,助推高等教育强省建设。

(三)学校层面

高校要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必须在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进行教学领域内的改革。依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逐步完善符合学校特点、专业发展需求、学生特点,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立校之本。本科生导师制是推动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结构的重要制度保障。以“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为载体践行本科生导师制,是响应学校开展教学管理制度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

(四)学院层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始建于2009年,其教育学专业于2019年进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序列。一流专业建设要求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管理规范、改革成效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培养质量一流;学校自发要求学术组织强化特性、优化结构、体现特色。以“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为载体践行本科生导师制,便于深入探索教育学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及内在规律,从根本上解决强势传统学科的内涵扩展、专业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及相应的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实践平台等方面的问题。

(五)学生层面

清华大学的一项学情调查表明,以“学业满意度”“就业经历满意度”“重新选择本校的几率”等为指标的在校满意度均值呈“‘985工程校>‘211工程校>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地方本科院校学风欠佳、学习氛围不浓已渐成痼疾[5]。以“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为载体践行本科生导师制,不仅可以根据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提供满足需求的个性化教学服务,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深入学习,也有利于提高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六)教师层面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也需要高校提供支撑和保障。以“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为载体践行本科生导师制,突出了师生互动的“双轮双驱”效应,不仅能让学生受益,也有利于作为导师的高校教师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在师生合作过程中,学生新的思想观点能启发导师;学生可以成为导师课题组的新生力量,协助导师开展课题研究,并促使导师持续不断地学习、提升专业水平[6]。

三、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流程

本科生导师制是学院提升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分设课程导师、科研导师和职业导师三类。笔者担任课程导师,与一名科研导师合作,自2018年6月起每两周组织一次导生组活动。在征求学生反馈意见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学术沙龙”活动为基础的固定活动时间、地点、主题的“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模式。

(一)对象与价值:民主化的双选制度,个性化学习取向

新生入学之际,学院对学生发布含所有导师个人简历的本科生导师制公告信息,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需求选择心仪的导师。学院也会在权衡本科生导师制的原有师生比、生源素质等因素的基础上,为新生配备导师。“双选制度”的优势是师生之间彼此认同度较高,特别是学生对导师的认同较高。在认同导师价值或偶像情结的心理作用下,学生能自觉、主动将导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行为规范。这增强了人才培养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个性化。

(二)资源与结构:多元的活动主题,生成性的学习架构

每到寒暑假,导师便会结合假前学生反馈、教育热点以及教育学专业本科阶段学生的需要,草拟新学期的“一会一坊一沙龙”系列活动主题,并结合读书会、工作坊、学术沙龙的预设主题设计活动要求等。最终形成的文件会发布到微信群中,学生结合个人实际需求提出活动优化建议。师生双方斟酌折衷后,合理调整活动方案。最终确定的“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主题体现了教学的生成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活动形式的开放性、目标的过程性等取向。

(三)过程与结果:明确的角色分工,及时的效果呈现

在多元活动主题中提前明确的角色分工是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一会一坊一沙龙”系列活动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主持人、记录人、点评人、发言人等角色均由学生轮流扮演。其中,主持人负责主题活动策划、邀请嘉宾、发布活动通知,把控活动流程、收集活动相关材料、指定发言人及发言顺序等。点评人根据主持人安排,进行过程性点评和总结式点评。记录人负责在专用记录本上完整地记录会议主题和内容,并在活动结束后协助主持人收集活动参与者的反馈信息,制作“一会一坊一沙龙”公众号当期活动推文。导师则是示范者、旁观者、引导者,主要负责倾听学生的发言、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适时加以点拨。

四、“一会一坊一沙龙”本科生导师制实践的主要内容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通过引起团体变化而改变其中的个体,要比直接改变个体容易得多。为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法和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推动“传递式”经典教学模式向“互动式”教学模式转型,建构了“一体两翼”的教学模式(图1):一体即重视学术沙龙教学;“两翼”即一为以办好读书会为抓手的心灵之翼,一为以走进生活参与实践的工作坊为抓手的创新之翼。

(一)學术沙龙

学术沙龙活动是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参与最广、受益最直接的活动(学术沙龙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师生基于学术沙龙的主题情境进行互动探讨,需借助一定的工具手段(包括PPT、音视频材料等),有具体的分工(包括设置主持人、主讲人、点评人、记录人、普通参与人等)和明确的规则(包括活动流程、形式、发言顺序及时长等)。

学术沙龙分为导师指导型和同伴互助型两种,前者以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项目课题申报论证为核心;后者的主题则包括如何做学期规划、学期总结及提高思辨能力、阅读能力、学习反思能力等。而学生在参与学术沙龙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可分为边缘参与者;积极参与者、核心参与者。边缘参与者主要是不熟悉学术沙龙活动流程和主题的新生;积极参与者是适应学术沙龙场域且能主动发言的学生;核心参与者是能够在不同主题学术沙龙活动过程中积极进行互动的学生。按照情境学习理论,学生在学术沙龙主题活动的具体情境中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与其他成员共享所学,逐渐从“边缘参与者”成长为“实践的核心者”,体验“修炼和对话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形成学习共同体[7]。

(二)读书会

2018 年 6月,教育部召开了改革开放 40 年来首次专门研究部署本科教育的会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上指出的“四个回归”的首条就是“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引导本科生刻苦读书要有合适的微观载体和机制,读书会的内在互动性与学生的参与性优势才能逐渐凸显[8]。

教育学专业本科生普遍存在着有求知欲而无读书法、教育观念陈旧、通识欠缺、怯于教育学书目的阅读、缺乏经典阅读意识、写作能力不佳、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解决或加以改善,待学生走上讲台后会代际传递给其学生。如图3所示,读书会的设计是基于“个体之间富有生命交往”的“大学理念”[9],兼具组织形式和活动载体双重功能,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学基本功、阅读与写作能力、经典阅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实现“学然后知困、研然后知惑”的功能。读书会实行导师引导式和学生自主式学习模式,遵循“回归文本、自由争论”的原则,围绕教育发展状况、文教政策、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措施、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等多领域和主题,通过经典阅读、问题研讨、感悟分享等方式,以及“自主+合作”学习法、项目驱动法、团队合作、师生述评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阅读与分享。寒暑假期间,导师先期提供参考书目及新学期读书会整体计划,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文献阅读和凝练问题的时间。所要研读的教育学书目按照难易程度和侧重点大体分为教育名著、理论视野、教改实践、教育代表性人物等种类,既不要过于俯就学生趣味而丧失品味,也不要求过高而不顾学生实际,应使学生能得到心灵陶冶和专业提升。

(三)工作坊

工作坊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根据实践需求进一步开展理论学习,实现“学有所用、用有所学”。这对加强教育学专业本科生的理论积淀、提升其人文素养及实践能力,有较强的助力作用。

工作坊的项目一般是将结构化的知识转化成立体、真实的问题和任务,是引领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载体。项目主要分为由导师承担的教科研项目和由学生主持的创新创业项目两大类:由导师所承担教科研项目的成员是“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的核心参与者,导师根据研究计划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基础工作,主持人根据项目开展情况邀请特邀嘉宾助研;由学生主持的创新创业项目由积极参与者自行拟定研究计划、进行具体分工,并通过“次相授受”的方式吸纳边缘参与者,导师仅做适当点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教学为研究和实践而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实践为教学和研究提供验证,“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圈层效应得以实现。其中,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与实践能力从事不同的工作坊项目内容,所以“次相授受”不仅存在于本组学生间的相互指导,也存在于完成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学科竞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工作的校内外优秀学生作为特邀嘉宾对本组学生的指导过程之中。

五、“一会一坊一沙龙”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成效

截至目前,学校共举办了30期的“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在师生双方恪守初心、不断践行的过程中,多名同学按照教育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术训练与学术创新活动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要求,进行了学分认定与课程置换,推动了学院组织的首届大学生学术成长论坛的召开,个别主题活动受到了学院、学校、省级宣传平台的推广,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的专业水平均有所提升。

(一)学生层面

一是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一会一坊一沙龙”系列活动在学期初与学期末分别设置了学期设计与学期总结主题,学生以倾诉的方式澄清自己的内心世界。师生给出相应建议后,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安慰,有效降低了学生患心理疾病的风险。二是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一会一坊一沙龙”主题活动主要以交流讨论的形式进行,打破了师生及不同年级、性别、专业、学校的学生间的隔阂;学生在阐述观点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在不同主题活动中担任主持人、点评人、记录人等角色则能锻炼活动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理解与记忆力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同时,“通过集体、为了集体、在集体中”的活动宗旨使学生提高了社交技巧,享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三是学习能力的进步。“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学生提前搜集整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在活动中通过阐发观点检阅学习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拓展了知识面,提升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参与“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的5届23位学生中,有2位获国家奖学金、2位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位获省级奖学金、12位获校级奖学金;有2位是省级、校级创新创业项目的主持人;有2位参与了省级学术会议,并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已毕业的4位学生中,2位成为教师,2位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二)教师层面

一是专业知识的系统化提升。“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使教师对某一主题进行不断的质疑、反思、解构和再建构,促进其拥有的相关专业知识的条理化和系统化,同时也促进其不断吐故纳新。二是教学改革水平的提升。“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了解,导师在深入了解和整体把握学生兴趣点、疑问点、学习过程中感知的重难点的基础上,对自身教学的内容、方式等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从而更能有的放矢地对课程教学进行合理规划,逐步提高教学水平。笔者在担任本科生导师之前没有参加讲课比赛的经历和勇气,经过“一会一坊一沙龙”专题研讨活动锻炼之后,首次参加讲课比赛只获得了鼓励性的“三等奖”,再次参加讲课比赛便获得了“一等奖”,可见本科生导师制相关活动对提升笔者教學水平的影响之大。三是校本教研能力的提升。校本研究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学研究的问题要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10]。 “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是教育载体也是研究载体,教师是导师也是研究者。教师在担任导师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个体的自我反思创新,不断提升校本教研能力。“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开展以来,笔者与另一位导师共发表教研论文18篇,与“一会一坊一沙龙”直接相关的成果还有省级教研课题2项、软件著作权1项、著作和教材各1部。

此外,学风建设取得相当大的成效。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发生违规行为,极少发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在校内各项活动中表现优异,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受到校内诸多老师的高度赞赏。

六、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

由于各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其他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制度定位不清、导师资源匮乏和形式主义严重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中,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制度定位不清。科学定位本科生导师制是有效开展相关活动的前提,“一会一坊一沙龙”系列活动是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子集,但在以下方面仍有认识不清、定位不明的问题。以“一会一坊一沙龙”为依托的本科生导师制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性制度,还是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思政教育的服务制度?“一会一坊一沙龙”的课程导师、科研导师与研究生导师以及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职责边界如何区分与把握?其定位是立足于导师优势及学生特点、需求等主客观因素,还是立足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在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中,由于缺乏外部的专家指导和导师内心的深刻反思,这些问题都有待廓清。二是导师资源匮乏。合理评价和激励机制的缺失是制约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瓶颈”。由于“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经费由导师自筹,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的可能性较小,所以虽然2名导师(笔者所在的小组)经常分享各类教学资源、偶尔邀请院内教师参与,但总体来说导师力量有限。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大多数学生仅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群体辅导,“一会一坊一沙龙”系列活动的开展也存在类似现象。具体表现在主题活动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导师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满足,而在主题活动之外的教学资源的供给上(比如真实的、正式的、系统化的教学实践机会),导师能提供的则有限。再加上“一会一坊一沙龙”的生师比基本保持在12:1左右,而导师既要承担教学研究任务又要担负行政管理工作,师生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三是存在形式主义。“一会一坊一沙龙”系列活动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参与、自主落实。为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制度要求不能如期参会的学生要提前请假并說明缘由,但对于无故不参与活动或是连续多次请假的学生并没有强制性的约束措施。这影响了活动的正常秩序,也有违活动开展的初衷。同时,因监管有限,活动的实际参与度因人而异。比如以“总结过去、畅想未来”为主题的活动中,学生立下宏伟目标而在现实中大多并未实现。再比如,由于过程性管理不到位,并未根本性地解决创新创业团队形成过程中学生参与热情随着任务难度的提升而逐渐降低的问题。

(一)科学定位:坚持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服务属性

按照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定位理论,本科生导师制的定位即为本科生导师制在本科生的脑海里确立一个合理的位置。本科生导师制的落实需要科学定位及相应的规章制度予以保障。在理论层面,本科生导师制是学分制的必要补充,“一会一坊一沙龙”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性制度,也是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思政教育的服务制度,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在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大格局过程中,辅导员主要负责思政教育,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管理,任课教师主要负责课堂教学,而“一会一坊一沙龙”的课程导师主要负责深化教学、科研导师主要负责鼓励科研。理论层面上,其定位的基本原则是既要立足于导师优势及学生特点、需求等主客观因素,也要立足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但在操作层面,需要邀请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指导其定位,结合实际(师资、学生、教学、经费等)进行通盘考虑并平衡相关影响因素后进行有所侧重的设计,最大程度地避免“大而全”的不切实际的追求。

(二)导师选聘:采用“固定式+开放式”导师制

学校、学院层面应为导师选聘预留必要的经费,用于必要物资的采购、校内外专家学者的聘请和导师的外出学习。为缓和当前师生供需矛盾、合理控制导师与学生人数的比例,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进需要选好用好校内导师(包括离退休教师)、选聘校外导师,也需要选拔一批高年级学生导师(即“导生”),从而健全资源保障与配置措施。从整体上看,校内导师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师主体和固定式导师,校外导师、离退休导师、“导生”是补充和开放式导师,但也要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和需求等具体情况明确分工。比如课程导师更侧重于引导低年级学生发展;科研导师更重视对全年级学生进行科研规训;而能提供真实的、正式的、系统化的教学实践机会的就业导师主要指导的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对于固定式导师而言,提升专业水平是本科生导师制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请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中,还需有效平衡该项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三)健全机制:实施制度化管理

本科生导师制要求导师给予适当指导以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其初衷并不带有强制意味,但其落实需要一套保障系统,包括导师的选聘与退出制度、导师与学生的结对制度、经费使用与管理以及活动场所保障制度、活动过程监控与考核制度等。以“一会一坊一沙龙”为依托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比较突出地反映出活动过程监控与考核制度的不足,应重点加强纪律约束、学分约束。在纪律约束方面,学院应在进行制度设计时规定导师和学生双方的义务和纪律,并研制相应的《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守则》,导师则可以依据学院的文件进一步研定保障本组本科生导师制活动有效开展的纪律,尤其要注重日常管理。在学分约束方面,参与“一会一坊一沙龙”活动累积达到一定学时且表现较好的学生,经导师推荐,可申请进行学分认定和课程置换。建议将导师制的具体实施要求纳入学分制系统,以便进一步监督和约束师生,促进本科生导师制由“一厢情愿”向多元互动、由封闭孤立向开放融通、由交流形式单一向多形式沟通等方面的转型。

参考文献:

[1]向剑勤.读书会的演进及其功能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5):38-44,76.

[2]陈立明,刘炳辉,曹亮.群体性互动学习:高校读书会的本质与模式分析[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4):88-95.

[3]肖琼,魏晓言,董建红,赵晶.学生工作坊促进大班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4(6):68-70.

[4]王雪华.工作坊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1(8):29-30.

[5]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课题组”.NSSE-China 2012问卷使用手册[Z].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13:41-48,3.

[6]查永军.本科生导师制视角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评论,2017(8):124-126.

[7]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

[8]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806/t20180621_340586.html.

[9]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0.

[10]葛文庆,范钦亮.校本教学研究的动因与特征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6(10):84-85.

(责任编辑:刘新才)

猜你喜欢

本科生导师制读书会工作坊
爸爸的读书会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小学高年级班级读书会实施策略初探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综合设计改革与实践
学分制背景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策略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