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育”校园文化探索与实践
2021-08-27卢洪波
卢洪波
[摘 要] 特殊教育服务特殊学生的身心成长,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明确“让学生站在教育最中央”的主导思想,构建“爱育”校园文化体系。一是以 “生命为基、德养为本、学养为先、才养为要”的爱育立体发展模式;二是爱育“三位一体”实践体系。在支持与保障体系中逐步实现爱育文化建设中的思政育人,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推进特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爱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4-0030-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4.006
特殊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办好特殊教育”,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都表明了党和国家全面推进特殊教育发展的决心。新形势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特殊教育转型发展的严峻考验。经过深刻反思,吉林市特殊教育学校明确“让学生站在教育最中央”的主导思想,提出“优势、专业、学术”的发展构想,深入构建“爱育”校园文化体系。
一、“爱育”思想的内涵
“爱育”被通俗地理解为爱护养育,早在《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摘要吾》中有记载“所在爱育人物,有善绩”。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兼爱非攻”“和而不同”的理念,崇尚仁爱、慈善、和平等价值观,强调在团结合作、和谐相处中共同发展。《爱的教育》中也传达出一种“用真诚和平等的心对待身边人和事物”的观念。如今,我们通常把“爱育”解读为有关“爱”的教育和“有爱”的教育两方面,前者把“爱”视作教育内容,后者把“爱”作为一种教育方法。爱育,就是关于人类爱的教育和培养,也是关于人类对自身及其生存世界的一种普遍关怀的思想情感,以及相应行为的教育和培养,包括健康情感和高尚行为两方面的内容。
(一)爱育是一种激发健康情感的教育
爱育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爱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情感,是维系人类、民族和社会的纽带,是将人和世界结合起来的本质力量”[1]。情感历来被人们视为一种神奇的力量,维系着人们的生存、追求和发展。只有通过对有关爱的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通过对爱的行为的引导,才能丰富人爱的情感,并渐渐取向成熟;才能使人树立健康的观念,对人、对自然和对社会产生相应的情感;才能使人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感受到自己的生机勃勃,感受到自己的美德,形成爱的意向,真正体会到阳光照耀下内心的幸福与情感的高尚。
(二)爱育是一种促发高尚行为的教育
“爱的本质是一种意志行为,用自己的生命完全承诺另一个生命的决心”[2]。真正的爱是人的内在创造力的表现,是一种在自由自觉中发挥的内在的力量,而不是强制的产物。爱是一种基于意愿的行动,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爱,否则不论我们多么想付出爱、接受爱和创造爱,多么好的动机都没有实际意义。 “能施与爱,也能接受爱,是我们拥有完满个性的坚实标准”[3]。我们希望每一位身体残缺的学生都能被爱所包围,拥有健康纯净的灵魂。既能感受爱、得到爱,在爱的关怀中养成健康的情绪情感,又能付出爱、获取爱和创造爱,在给予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二、“爱育”校园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人是教育的“根本”。特殊教育为残障儿童、青少年提供的是优质、适宜的教育。“优质”“适宜”是尊重生命、体现公平的“全纳”教育,是承认差异和特殊性、俯下身子的“服务”教育;是张扬个性、全面达才的“筑梦”教育。吉林市特殊教育实验学校以“爱育”思想为统领,以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教育实践为依托,探索出一系列涵盖办学理念、教育方略和具体措施的校园文化建设方略:一是以 “生命为基、德养为本、学养为先、才养为要”的爱育立体发展模式,即爱育文化的维度;二是爱育“三位一体”实践体系,即学校文化与师生生命成长的辉映体系。
(一)“爱育”立体发展模式
学校围绕核心素养,以学生生命个体为原点,德育决定教育高度,智育影响教育发展长度,美育、体育等拓展教育的宽度,形成生命教育立体发展模式。
1.生命为基,德养为本。学校以德立教,总结出德育常态化、分梯次、可遵循的德育成果“九级四维”(如图1所示),荣获吉林市“德育精品”成果奖。
围绕各学段育人目标,实施“做中学”长效“养成式”德育、主题文化“活动式”德育,探究实践式的“生活德育”,学校主导——家庭、社会参与的“大德育”。让学生在“行45度鞠躬礼”中解读传统文化,在“亲手栽培花草”中担當“责任”,在“为后进来的人扶门”的行为中学会感恩。德育的“根”在于唤起学生心灵的内驱力,使之与学校教育相呼应。
为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开发心理健康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聘请心理学专家亲自指导心理教师,邀请高校师生走进心理健康课堂为学生成长护航。“有根”的德育才有力量,它是对学生健全人格、高尚情操、生命精神的整体浸润,是残障学生立德、立身之本,是特殊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动力。
2.生命为基,学养为先。学校围绕“爱育”核心文化,体现“内涵发展”“专业发展”“特色发展”的课程发展观,尊重不同残疾类型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体差异,践行时代变革赋予特殊教育“继往开来”的使命。学校充分研究特殊教育发展规律和特教学生回归主流社会需求,在“爱育”理念指引下,对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提出“学有特长、全面发展、德智双全、身心两健”的育人目标,构建“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三级整合、三向延伸”多元化课程体系和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三阶梯、三模块”双线交织递进式项目化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三级整合、三向延伸”多元化课程体系,以构建“基础课程+实践课程+校本课程”三级整合为目标,从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内化素养教学体系三方面展开,向康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方向延伸。一是“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基础课教学注重各年段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达成各年段学业质量要求。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践目标要求,注重实验课程、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构建基本技能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系统应用实训、岗位适应实训等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内化素养教学体系”。即通过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养成、荣誉竞赛活动,使学生在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和学科素养基础上,具有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为提高职业班学生就业竞争力,学校依据现代企业学徒制理论和市场人才需求导向,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的“三阶梯、三模块”双线交织递进式项目化课程体系。“三阶梯”指一、二、三学年知識呈阶梯上升,逐层深入;“三模块”指实践课程分“夯实基础、专项强化、综合提升”三大模块,实施学校和企业双线交织的教学指导。
3.生命为基,才养为要。才艺培养是提高特殊学生自信自尊的有效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学校以“大美术”为出发点,艺术、美术课程为主体,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学校各年级美育课程目标。注重学生潜能发展,将艺术技能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为学生融入社会、创业就业和健康快乐生活奠定基础。
学校开辟专区,打造艺术社团和名师工作坊,形成“有活力、有气韵、自成一格”的环境风格。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听障学生的认知特点,低年段设置“快乐拼搭”“快乐运动”“阅读社团”及“创意美术、儿童画”工作坊;中年段设置阅读、舞蹈、体育、英语、信息技术社团及手工编织、剪纸、书法工作坊;高年段设置西点、阅读、舞蹈、体育、英语、信息技术社团及艺术雕刻、剪纸工作坊。2018年,艺术社团全面升级,增设数学绘本社团、机器人社团;深挖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引进“面人胡”“满族传统旗袍制作”“刻瓷”和“东北陶艺不倒翁”等四项“非遗”入驻学校社团。举办异彩纷呈的“非遗”传承人展演,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学校以“和谐律动”和“大美术”两条线索贯穿艺术教育始终,裹挟体育、科学、技能培养于一体。以“感悟艺术之美、体验生活之美、创造人生之美”的特色理念,实践全面达才的“筑梦”教育。
(二)“爱育”三位一体实践体系
“爱育”文化凝聚了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信念、愿景和努力方向,起着引领、激励、规范的熔炉作用。基于“爱育”文化,以学校硬件专业化和教师队伍专业化构建内涵发展的促进系统;以特色文化节和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学生特色发展的培养系统;以制度与科学管理构建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协同支撑生命教育(如图3所示)。
1.促进系统——引领校园文化内涵发展。(1)“爱育”主题环境建设。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是学校文化的物化形态,从校园环境和室内环境两方面展开。校园环境能够最大反映校园文化的内涵,建筑风格、墙体色彩、标志性符号等都在彰显着校园文化的取向。学校整体以灰、黄、绿为主色调,代表着对不同类型残疾儿童的关爱,“用爱温暖世界”的艺术字、百“爱”图的浮雕字都是学校内涵文化的外在体现。
美化教室环境,创设舒适的班级氛围,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首先,学校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特长,自主设计具有班级特色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不仅使班级学生产生自我归属感,还让学生产生足够的成就感。其次,走廊文化成为浓缩学校办学理念的一道清新的人文风景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功能,创设别具一格的“文化长廊”和“文化墙”,把全纳教育和融合教育的理念渗透其中。在义务教育阶段,走廊体现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国学经典教育等;在职业高中阶段,走廊悬挂名家画作、师生书画作品,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提升艺术审美素养。再次,食堂就餐环境也是营造浓厚育人氛围的一个方面。通过整洁清新的环境,配以文明就餐标语、礼貌用语、名言警句等,为学生提供文化“盛宴”。集中营造浓厚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进行持久而隐性的教育,最终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思想觉悟。例如,食堂主墙面立体浮雕国徽、国旗、国歌、党旗、党徽、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等,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
(2)现代化数字平台建设。特殊教育数字化平台建设是学校与现代信息社会接轨,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和即时即效互动的物质保障。我校从最开始的白板投影仪到现在的70英寸高清交互式智能平板全覆盖,配置录播教室、智能高清互动黑板、电子书设备,实现深度融合,数据互传共享。学校改版并健全了学校官网,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扩大教育影响力,契合“三通工程”,打造教学资源生态圈。资源中心配备了认知沟通能力评估干预系统、情绪与行为障碍干预系统、构音障碍测量与训练系统、Vbmapp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系统、心理测评管理系统、孤独自闭型和听觉语言综合训练系统等。专业的设施设备促进了教育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3)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力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品质的提升。为打造一支适应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学校制定了《教师成长行动计划》和《名师培养计划》,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形成以年轻教师为基础、中青年教师为中坚、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梯形结构。
大力培养学习型教师。例如,学校组织老师观摩窦桂梅、华应龙等全国特级教师现场授课;组织骨干教师赴南京系统学习特殊教育课程标准;组织小学语数教师74人次先后9次走进大学课堂听教授授课;名优教师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校本培训,开展名师论坛、沙龙等活动。这些活动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学校作为吉林地区特殊教育中心校多次成功主辦、承办吉林省特殊教育教改研讨会、吉林省特殊教育高中现场会、吉林地区特教论坛、名师研训、邻校共研等交流活动;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高端学术交流。通过专业化、开放型的学术平台,教师开阔了教育视野,在学习、交流、反思、创新中,教育思想不断成熟,教育技能不断增强,实现专业化成长。
建立高校研究基地,实施全方位专业引领。2018年,学校与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签订协议,共建研究基地。聘请专家团队在实践、理论、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实施专业引领,形成“线上问诊、线下开方、分层融合,全面推进”的指导模式。近三年,博士后、博士到校讲座8次、高校教育论坛专家、教授深入课堂听评课356节,跟踪指导教师32人次。在专家指导下,教师学习热情高涨,教学行为不断规范,研究能力明显增强。2018年至2020年,学校成功立项国家、省、市规划课题28项,顺利结项各级各类课题14项,获省级优秀科研成果12项;出版教育教学成果集《闪光的足迹》;17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精英、市级功勋教师、星级教学教师、骨干教师等称号,多人获各级业务奖励。
2.培养系统——促进校园文化特色发展。(1)以爱育爱,打造三大特色文化节。一是“读书节”:用阅读改变生活。阅读是吉林特教文化气质的象征与表达,是学校送给师生最好的礼物,也是残障学生成长成才,享受精神自由,赢得爱与尊重的最佳途径。学校现有馆藏图书15 000册,配备4台电子书阅读机,囊括超过40万种图书,每个班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购置图书,打造图书漂流角。“今天你读书了吗?”成为师生的日常问候。
学校倡导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已连续举办了四届“读书节”。每位教师1本读书随笔,每月书面交流,每学期组织不同层面的聊书活动;每名学生利用大量的优质书刊和数字阅读机自主读书,每天统计积累,每月小结阅读量和排名,发起争做“读书达人”的阅读竞赛,极大激发教师和学生读书的热情。目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微信亲子读书群、绘本、读书漂流本、阅读增值卡等。
二是“艺术节”:用艺术焕发神采。学校以艺术教育课程、艺术社团、艺术精品活动形成三维互动模式。例如,以“花开的声音”为主题,学校每年举行艺术节。通过美术、书法、剪纸、朗诵、手工制作、摄影等活动展现学生艺术才能。艺术展演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学校、对社会的热爱,以艺载德、以艺促智,既丰富了的校园文化生活,又展示了广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体育节”:用运动砥砺品格。健康的体魄是学生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学校充分发挥在体育教育的优势,号召师生开展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学校以阳光体育为主题,每年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体育节,在全校开展教工羽毛球比赛、学生大绳、踢毽子比赛、5人制足球赛、篮球联赛和田径运动会、校际友谊赛等活动。2017年起,开发冰雪项目和培育学生轮滑项目课程,并取得优异成绩。体育节成为彰显学校活力,传递健康理念,弘扬运动精神的风景线。团结拼搏、和谐进取的体育精神对残障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回归生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以丰富的校内外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置身于家庭、社会、大自然环境中,在我与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积极探索中完成生命成长。
一是德育实践活动。学校结合主题教育,开展亲子、社会公益等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德育共建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了解历史人文,强化社会意识,树立人生理想。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塑造热爱生命,爱护自然等品质。社会实践即道德实践,用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生命感悟,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自主教育的融合。
二是生活化实践活动。“生活化”是学校康复教育的切入点。学校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开发生活适应课程,每月举办“生活化、情境式”亲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还原生活场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强项智力得到充分发展,注重早期智力障碍学生现实生活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帮助3—6岁智力障碍学生学会生活,融入社会。
3.支持系统——规范校园文化持续发展。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促进学校持续发展,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
学校依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把学校内涵发展的理念融入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制定了《学校章程》,印刷了《学校制度手册》《学校精细化管理考核手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遵循“依法立校”“阳光治校”“文化兴校”方针的基础上,将“为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和“爱育”文化渗透到管理的每一处细节中。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为管理创新提供有效载体。建立顺畅的运行机制,落实年度目标处室责任制、常规工作部门负责制、重点工作民主议事制、创新工作集中点评制。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打造目标方向高度一致的和谐团队,为实现特殊教育愿景提供稳定的支持力。
三、特殊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趋势与展望
特殊教育学校确立了符合自身传统文化和未来发展的目标,用爱育文化传达“认识自我,珍惜生命,爱与责任,和谐共生”的理念,逐步实现爱育文化建设中的思政育人,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校本课程开发。
(一)逐步将思政元素融入爱育文化建设
思政元素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在这一趋势下,我们努力争取在校园文化中发扬思政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开发爱育文化在思政育人方面的有效性。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不同方式实现爱育思想宗旨,从而有效达成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如进一步完善校徽、校标、校训、校名等标识系统,确定校歌、标准色、吉祥物等形象标识,塑造学校文化形象;加强展览馆、艺术馆、学生活动中心、教职工活动中心、校园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完善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的文化功能,充分发挥爱育校园文化对特殊学生的思想教育,彰显思政育人。
(二)实现核心素养导向的校本课程开发
爱育文化的实现需要来自学校教育课程的保障,要注重课程的校本开发,切实围绕特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研究设计课程,使得课程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都能够实现特殊学生最大的成长与发展。一方面,挖掘适切每一位特殊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不仅要关注学生身体发育的缺憾与不足,更要关心和抚慰学生心理成长。另一方面,继续探究以爱育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位,找准校本课程开发的着力点,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实现课程教育的长足发展。
在特殊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以每一个特殊儿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为己任,尽最大的努力让所有特殊孩子和普通孩子实现教育融合,积极推进以“爱育”文化为主线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建设,让学校成为向残障学生传送生命气息的精神家园,为残障学生创造清新自然,充满人文关怀的学习与生活空间,教会他们获得生命之物质与精神双重存在的素质技能。宗旨是明确“让学生站在教育最中央”的主导思想,构建“爱育”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生命为基、德养为本、学养为先、才养为要的爱育立体发展模式,以及爱育“三位一体”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2]埃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4-38.
[3](美)罗洛·梅.人·寻找自己[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154.
(责任编辑:劳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