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研究

2021-08-27曾雪晴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秘专业改革研究课程体系

内容摘要:互联网+时代,运用互联网进行生产生活成为了社会新常态。新常态下人们的工作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本文从秘书工作的新常态开展研究,重新思索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以之为基础重构了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 文秘专业 课程体系 建设 改革研究

互联网+时代,社会各行各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出现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思维、新业态。运用互联网进行生产生活成为了社会新常态。为顺应时代发展,高职文秘研究组从企业秘书人员工作方式、工作要求变化入手,通过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以培养适应社会新常态的合格人才。

一.互联网+时代秘书工作的新常态

1.网络化办公技能、智能化办公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时代,企业秘书已普遍运用移动网络终端、网络化平台(OA办公平台、QQ、微信、微博)、云服务、智能一体机等网络技术和智能办公软件开展各项工作。

2.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为秘书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秘书通过网络搜集、整理、分析数据,创造新的数据资源,为上司、部门、客户等提供数据服务。

3.沟通协调打破时空限制。秘书通过互联网平台(QQ、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与上司、客户、同事、公众交流经验、思想、技术、方法,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协作办公、视频电话会议,通过虚拟空间与社会公众互动。

4.新媒体技术创新宣传方式。现今企业都有自己的网页、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宣传窗口。秘书定期编辑、推送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的文章,以视觉、听觉等多种方式来宣传和推广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

5.创造性工作。智能化、网络化办公技术的普及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常规性的初级工作已被人工智能取代,秘书须懂得将工作元素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上司、部门、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有创意的策划方案。

总体而言,网络化、智能化、数据化技术与工具在初级工作层面上正逐步取代秘书的位置。与新技术、新工具相比,现代秘书的价值应更多地体现在复杂性、创新性、情感体验性工作层次上。[1]

二.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互联网+时代企业秘书工作的新常态和新要求告诉我们,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与时俱进。

首先,注重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因为承载着上传下达的重要使命,秘书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心甘情愿为工作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动为上司、部门、客户、公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秘书工作多而杂和“事无小事”的特点又要求秘书工作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因而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应首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服务大局、尽职尽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

其次,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秘书岗位处于组织的中心枢纽位置,上传下达、沟通协调、迎来送往是秘书的工作常态,互联网+时代,还增加了大数据信息辅助、网络宣传等新任务。如果没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素养,秘书很难胜任新常态下的工作。因而高职文秘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才能快速适应新环境、新工作,快速实现多场景角色转变;才能吸收迁移新知识、新技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三,强化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训练。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沟通交流绝大部分依赖OA办公系统、QQ、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来开展,这种不受时空限制、非面对面的间接沟通方式对秘书人员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在人们碎片化的只言片语中读出“言外之意”,并适时地用简洁明了、完整准确的文字回复对方。回复时既要准确地传达信息,又要保证不产生误会。因而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对于秘书工作者而言非常重要。

第四,注重互联网思维的培养。互联网时代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都已实现了网络化、智能化、数据化。现代企业秘书也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召开远程会议、进行远程协作办公了。因而高职文秘专业应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具备互联网思维进行学习与工作,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办公设备操作技能,为学生毕业后应对秘书工作新常态做好准备。

第五,培养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层次决定了高職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从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的角度出发,更乐于招聘综合素质高,集多种技能和学识于一身的人才,即复合型人才。他们既要承担文员的工作,同时还承担会计、人事、法务等工作,有时可能还是一位司机。

综上所述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岗敬业、服务大局、尽职尽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具备互联网思维,拥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语言理解与表达沟通能力强,能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操作智能化办公设备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会务,以及为上司提供信息决策辅助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技术人才。

三.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课程体系即课程结构,指专业所设课程及其组合关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1.专业课程体系主体建构

首先紧密联系企业秘书岗位职责,梳理岗位任务,提炼岗位任务对应的职业核心能力,分析支撑职业核心能力的职业基础能力,思考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应具备的职业拓展能力,由此建立一个完整的秘书职业能力结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根据秘书职业能力结构构建文秘专业主体课程框架: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2]

2.专业课程体系整体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应体现高职教育层次、互联网+时代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以“理论够用,实践为重”为指导,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强调互联网思维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循序渐进育人。这意味着高职文秘专业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按照职业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升迁规律,建构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同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环节,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3.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突出特色

企业招聘文秘人员没有专业限制,高职文秘专业要想提升就业质量,须办出自己的特色,文秘专业毕业生才能在众多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应首先体现地区经济特色,其次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符合地区经济特色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毕业就业无缝对接。专业课程体系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在课时上有保障,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再次要深入与企业联系,与之协同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习实训三大模块。

1.公共基础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文学艺术修养。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大学英语、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等公共基础必修课;党史国史、信息技术、汉字应用与普通话、阅读与写作、劳动实践、公共艺术、中华传统文化、美育、职业素养等必修课或选修课。

2.专业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增强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和文字功底,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奠定基础。课程包括:秘书学概论、秘书语文基础、速记、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外礼仪、演讲与口才、秘书职业形象。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现代企业秘书核心职业能力,包括:办公室事务管理、秘书写作、会议策划与活动组织、文书档案管理、社会调查与实务、办公自动化、秘书公共关系、图文编辑。

(3)专业拓展课程

包括三类:一是拓展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如新媒体写作与运营、数据分析、英语口语、外贸函电等;二是促进人才深层次发展的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会计、文学概论等;三是体现学校特色课程,如中外文化比较、跨文化传播等。

3.实习实训

为满足企业对文秘人才“具有工作经验”的招聘要求,实现就业无缝对接目的,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采用三步走策略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一步职业认识实训,利用新生专业介绍的机会向学生介绍专业和职业面向,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秘专业和秘书职业;第二步专业课程综合实训,以专業核心课程为依托,以文秘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和文秘专业微信公众号为训练基地,实施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包括秘书职业形象训练、办公自动化实训、办公室综合事务实训、会议组织与策划综合实训、秘书写作综合实训等,锻炼学生的专项技能;第三步顶岗实习,通过在企业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进入企业亲身体验秘书岗位工作,积累工作经验。

高职文秘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只有建立在企业对文秘人才的实际需求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紧跟时代新变化、新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曾雪晴.文秘岗位工作现状调查及高职文秘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4):152-154.

[2]郝克明,杨敬娜,董丽琴.基于学徒制培养模式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施[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4):23-24.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课题:《基于“互联网+”的文秘专业课程建设研究》(GZYYB201719)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文秘专业改革研究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提升高职高专文秘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初探
从关键能力培养看文秘专业教学改革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文秘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创新视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探析
新常态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