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莱克两首同名诗歌的对比分析
2021-08-27曹友义
曹友义
内容摘要:英国十八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第一位重要诗人威廉·布莱克创作了两本著名的诗集《天真之歌》(Songs of Innocence, 1783)和《经验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 1794)。在两本诗集中有两首同名的诗歌《扫烟囱的孩子》(The Chimney Sweeper)。在这两首同名的诗歌里,作者描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上一群替人打扫烟囱的孩子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漠和残忍。这两首同名诗歌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的区别。笔者从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的角度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两首诗歌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区别,以供读者们更好的理解威廉·布莱克的这两首英语诗歌。
关键词:布莱克 《扫烟囱的孩子》 对比分析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1-1827)是英国十八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早期的诗人和版画家。他一生经历坎坷,特别是在文学创作方面经历了非常大的磨难和艰辛的过程,乃至在去世很久后,他的文学创作才能才被人们认可。布莱克的诗明快别致,不落俗套,清新自然,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可谓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布莱克的作品歌唱自然环境中生活的欢乐、人类的仁慈和社会的博爱,同时他的作品还表露出抨击封建专制,揭露社会黑暗,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的遭遇,支持革命运动。布莱克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独树一帜,不落俗套,表露出了极为明显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布莱克一生中创作了很多的诗集,其中《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较为著名,广为流传。在这两本诗集中分别有两首同名诗歌,及《扫烟囱的孩子(一)》和《扫烟囱的孩子(二)》最受广大读者喜爱和称颂。布莱克在这两首诗歌中分别描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在社会上从事打扫烟囱工作的孩童,向人们展现了这些扫烟囱孩童的天真与艰辛,揭露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残忍和教会的虚伪。这两首诗歌既然都是出自布莱克一人之手,且具有相同的主题,自然是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它们又是在不同时期出自于布莱克两本不同的诗集,所以肯定会有许多区别,因此,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理解布莱克的这两首诗的内涵,充分认识布莱克的写作风格和文学创作才能,笔者从这两首诗的写作风格和手法,思想内容和读后感三方面做一个对比分析。
一.这两首诗在写作风格和写作手法上的对比
布莱克的这两首诗在写作风格上有共同之处,及两首诗都是语言简洁、用词浅显、用简单的语言塑造出了非常生动鲜明的形象。两首诗都使用了第一人称“我”来描述这些孩童,并且都把孩子们的父母亲写在了诗里,布莱克在这两首诗里还使用了大量的对话,这种写作技巧使诗歌非常有动感,并且也贴近生活,也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在欣赏这些诗歌时,感觉到身临其中,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一个故事一般,而且无比真实,画面感极强。在这两首诗里,这更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了诗歌意境的可信度。同时在这两首诗歌里,布莱克使用相同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技巧,如在这两首诗里,诗人都使用了与“Sweep(打扫)”相似的象声词“weep(哭泣)”这一词来象征扫烟囱孩子们的艰辛与苦楚的工作,诗人用“very young(小小年纪)”和“Little thing(小东西)”来描述扫烟囱孩子的年龄,用“Dark(黑暗)”和“Black(黑色)”来描述扫烟囱孩子们的形象,两首诗的格律也都是采用了五步抑扬格(Iambic Pentermeter)。但这两首诗在诗节、韵律和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区别。第一首诗一共有七节,而第二首诗只有短短三节;第一首诗全诗采用的是“英雄双韵体”(Herioc Couplet)的韵律,及aabb,ccdd,eeff...而第二首在第一节采用的是与第一首诗相同的“英雄双韵体”,其他两节则是采用了隔行交错押韵(aabb,cdcd,efef);在表现手法上,第一首诗采用了“双关语”,如“Tome Dacre(与dark谐音)”,“比喻”、“象征”,如“coffins of black(黑色的棺材比喻烟囱)”和“反讽”,如“white hair(白发苍苍讥讽寿命不长的孩子们)”等手法来描写扫烟囱的孩子们,而第二首诗里面则没有采用过多的华丽写作技巧,而是用重复的手法,如在诗中重复使用“woe(悲哀)、“snow(下雪)”这两个词来强调诗人的悲痛情感,同时比较直白的告诉读者教会的虚伪和社会的残酷以及孩子们悲惨的命运。所以布莱克的这两首诗虽然在风格上和词的使用上大致相同,但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布莱克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使读者在欣赏这两首诗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
二.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上的对比
布莱克的这两首诗题目相同,固然其主题思想也是相同的,及诗人通过描述了十八世纪英国社会中较为底层的扫烟囱的孩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扫烟囱的孩童们的同情和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不满。但由于两首诗的创作时间不一样,诗人在创作这两首诗的情感寄托和思想境界也不一样,诗人最终在这两首诗里所表达的思想也是有区别的。在第一首诗里面,布莱克着重想表达对扫烟囱的孩童的同情与希望,在这首诗里,诗人想用孩童般的天真的口吻和心情来告诉读者,这些扫烟囱的孩童们虽然生活很苦,工作危险,但他们会有希望改变,在“上帝”的帮助下,他们的生活会变得美好,这一思想我們可以从诗的最后两句看出来——“Though the morning was cold, Tom was happy and warm; So if all do their duty, they need not fear harm(虽然早上是如此寒冷,但汤姆却觉得温暖和幸福;只要上帝履行他们的职责,这些孩子就不会受到伤害)”。而在第二首诗里面,布莱克不再“天真”了,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看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残酷、教会的虚伪,所以在第二首诗里面诗人用直白的表达方法来揭露了宗教的虚伪、百姓的艰辛和孩童们的不幸——“They clothed me in the clothes of death, And taught me to sing the note of woe(他们使我穿上死人般的脏乱衣服,用悲哀的调子喊着‘扫烟囱啦)”;“And because I am happy &dance &sing, They think they have done me no injury, And are gone to praise Cod & his Priest & King, Who make up a heavean of our misery.(因为我显得快活,还唱歌跳舞,他们就认为没有把我们害苦, 而却跑去赞美这些使孩子们陷入无比悲伤境地上帝、牧师以及国王,并夸他们用我们的苦难造成了天堂)”。所以从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来看,虽然这两首诗的主题是一样的,但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给读者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三.读者对这两首诗不同的感受
我们在读布莱克这两首诗的时候,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里面都有很浓的宗教色彩,但我们在欣赏第一首诗的时候,我们会被布莱克在诗中所表达的率真所打动,会随着布莱克的笔调想入非非,幻想上帝会帮助那些苦难的孩子,会改变他们的命运,使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在欣赏第二首是的时候,感受不到任何上帝的仁慈,我們感受到的社会对孩子们的不公,这种不同的感受也非常符合布莱克背景和创作思想。另外,我们在阅读欣赏第一首诗的时候,特别是当读到“And by came an Angel who had a bright key, And he oppened the coffins &set them all free; Then down a green plain, leaping,laughing they run, And wash in a river and shine in the Sun.(然而来了一位天使,拿着一把金钥匙,打开棺材让孩子们出来,孩子们一边跳,一边笑,跑到草坪,跑到河里洗了个澡,在太阳下晒得亮晶晶)”。这些诗句时,我们会感觉到一种较为轻松的心情。而在读第二首诗的时候我们没有一点愉快的感觉,有的只是对上帝以及这些孩子们的父母感到气愤和不满,特别是会感到对英国社会厌恶和憎恨,这也许就是布莱克想在通过这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思想和情感。
综上所述,威廉·布莱克的这两首同名诗歌虽然有共同的主题和相同的写作风格,但由于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完全不同,诗人所表达的创作思想和写作技巧也很不一样,给读者的感受也有很大的差别。诗人在第一首诗里面用孩子般的“天真眼光”来看世界,用空想欢乐主义来理解当时的英国社会,简洁、鲜明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出诗人对生活与社会孩子般的率直而欣悦的感受和领悟。而在第二首诗里面布莱克不再“天真”,他对社会已经有了深刻“经验”,于是在第二首诗里用极为简洁但非常犀利的语言来质问那些置孩子们的痛苦而不顾的封建社会各阶层。所以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对比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清醒的认识布莱克的文学才能,能够较为深刻的了解十八世纪英国社会的发展现状,这样才能充分理解布莱克的这两首,才能更好的领略布莱克的艺术才华,彻底读懂布莱克的这两首诗。
参考文献
[1]BOWLER, E LLEN. et al. (ed): Literature: The British Tradition. Prentice Hall: New Jersey, 1989
[2]Watson, J.R. The Great Cold of Art. Princeton: Pro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3]候维瑞,英国文学通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王佐良,英国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陈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