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2021-08-27雷思鹏赵中见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思政思政课程

雷思鹏,王 强,赵中见

(1.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工艺美术系,安徽 淮北 235000;2.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系,安徽 淮北 23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一理念要求思政教育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由“小德育”向“大思政”教育格局转变,从而赋予思政教育全新内涵。

一、“大思政”教育内涵

“大思政”教育要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多重局限,拓展教育内容,“大思政”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一)国家层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

思政教育涉及“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的根本问题,要以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发展,非意识形态思潮兴起,这种非意识形态既不符合历史,又背离现实。国际社会是由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利益群体等构成的综合体,“意识形态的终结只能是一场镜中月水中花式的空想。那些主张非意识形态化的人本身也无法脱离意识形态而生存,其实质不过是为了打着终结意识形态的旗号推行西方国家的意识和制度而已。”[2]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只有真正把握思政工作的内核与灵魂,才能为思政教育指明正确方向。

(二)社会层面:思政教育表现为国家意识、文化认同

网络文化的发展使“网络社会中的民族国家的划分不再依赖于‘地域认同’和‘地域共同体’,而更多地体现在其意识形态色彩上,形成‘信息时代的文化共同体’。”[3]在封闭的地理环境中经过长期历史沉淀形成的文化认同在网络社会开放性的文化环境中被逐渐消解;在西方普世价值与话语霸权的引诱与挤压下,许多年青人面对异质文化顶礼膜拜;“地域性解体脱离了文化、历史、地理的意义,并重新整合进功能性的网络或意象拼贴之中,导致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4]大学生的国家意识不断解构,文化虚无主义一度成为一种“时尚”,青年的国家意识与文化认同已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在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社会主要存在形态的今天,国家意识、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石。国家意识可以唤起民众的主人翁意识,消除看客心态;文化认同则是国家意识的核心,也是爱国主义的历史根源。帮助大学生树立国家意识与文化认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意识形态教育的社会土壤。

(三)个人层面:思政教育要聚焦学生群体的法治观念、公民意识、基本道德准则与健康心理

改革开放以来,道德教育在市场化与功利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变得日益庸俗化与实用化,道德的神圣性、启示性与学生的精神世界渐行渐远,“传道”在许多人眼中成为一种笑料。“形式主义的教育策略,只是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与判断力,却不涉足价值内容的引导,其实际后果是学生有着越来越多的道德分析与判断能力,但却越来越不知道怎样行动,‘去道德化’使学校德育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精神陶冶责任。”[5]7缺乏道德教育的教育活动不仅无法确证自身的合法性,还使学生的人性受到压抑甚至扭曲,重建面向生活的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道德教育必须成为学校教育的方向。

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过分追求造成灵与肉的撕裂,物质生活的丰富却带来精神生活的空虚与痛苦;网络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另一方面又在人与人之间矗立起一座座心灵交流的高墙,“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态势下物质触角和感官享受无孔不入地排挤着应有的精神空间和生活内涵。”[6]心理障碍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大学生心理疾病高发,甚至人格扭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障碍,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政教育的轨道。

文化的差异性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但这种差异性遮蔽不了文化中的某些同一性,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意识形态、文化差异的限制,“它以‘真’为基础,以‘善’为宗旨,以‘美’为鹄的,是受教育者建构自我意义世界的必然途径和可能方式。”[7]

二、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思政”教育格局虽已见雏形,但传统的思政教育体系与方法因历史的惯性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过于狭窄;教育主体过于单一,思政教师陷于“单兵作战”困境;“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三德”在现代分科体系下日趋分离;存在着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的现象,即“在一些学科中‘失语’、在教材中‘失踪’、在论坛上‘失声’”[8];教育阵地过于狭窄,思政课程几乎是思政教育的“唯一阵地”,处于“孤岛化”窘境;专业教育忽视育人功能,使学生对健康的道德生活与意义世界失去了兴趣与判断力,导致整个社会价值感与道德感的降低,成为我国当前各种社会问题的滥觞。同时,专业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存在诸多误区,如:课程思政就是专业课程的思政化,影响专业课程教学氛围,破坏教学的完整性、硬性植入、教学目标无法评价、意识形态教育已经过时等。这些都是对教育本质的曲解,没有真正理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从而对课程思政产生抗拒心理。

其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乃至师德要求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通之处,在具体的实施方式、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评价机制上有巨大差异,既不能互相代替,也不能各自为政,而应该分守各自阵地,相互支撑,构筑完整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因而,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双向教育功能成为摆脱思政教育困境的重要途径,专业课程渗透思政教育也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选择,教育重回精神信仰与人文关怀。

三、“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课程思政强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9]以《经济法基础》课程为例,探索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一)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同步课程,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释放观点

教学中,从“高铁霸座”事件导入,同时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线上线下同步课程展开“主题讨论”,引发学生的评判与反思。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还应该引导学生思索“为什么要这么做?”同时要与日常行为习惯进行对比,避免出现“评判别人时义愤填膺、自己行动时恣意妄为”的矛盾现象。只有真正让学生有所感悟,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教育是面向“人”又为了“人”的活动,大学生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等各有差异,行为方式与心理品质各有不同。这种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具体性决定了思政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既要适应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现有水准、适应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需要,又要超越现在的水准,将其逐步提高到社会要求的水准上来,使其通过自身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10]忽视了这一点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还有把学生推向反面的危险。

同步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成长经历、价值倾向、思想状况针对“高铁霸座”事件自由的发表意见,表达情感,教师适时的跟帖,既让学生有了诉求表达与宣泄的通道,又了解了学生的思想状况;既引发了学生对思政点问题的思索,又进行了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引导;让学生明确个人的欲望必须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又要以公共性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其实,无论思政教育的内容聚焦于何处,都必须通过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去感受与体悟,“立足生命存在,关注生命体验,呼唤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这就是我们教育现代性的基本内涵,也是教育现代性义无反顾的责任。”[5]149

“工商局长买菜”的案例除了传递法律知识外,也具有较强的课程思政意味。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识;另一方面传递给学生一种理念:行为的正确与否与社会地位、权力大小无关。教师作为教育者,可能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学生同样也可以对教师的不当行为与言论进行批评指正。

从“高铁霸座”的道德感受入手导入“法律关系”的讲授,课程思政的植入如“涓涓细流”、使学生不知不觉受到了思政教育。这种教学设计明确了教学的主与次、生与师、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边界,思政元素选择得当,思政素材与专业内容过渡自然,既体现了社会热点,又坚持了课程的专业性,真正达到了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目的。

(二)抓住社会热点,顺势延伸阅读,适时引导

思政教育的展开不能是理论宣传式的“说明过程”,而应该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证明过程”,因此,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思政事件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政教育事件因其就发生学生身边,学生对事件本身及其中包含的意义认识更直接、感受更真实、情感更丰富。教师如果能够抓住这些事件“因事而化”、因势利导,必然使思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信息网络的日益发达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网络的过分关照下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甚至演变为公共事件,更有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与洞察力,展开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活动。

在 “法律客体”的讲述中,引入了“方志敏烈士名誉侵权案”并从三个方面对这一案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一是开展“四史”教育,介绍方志敏光辉事迹;二是要求学生对“作业本”等人污蔑方志敏烈士的言行进行讨论,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三是结合“法律关系的三要素——客体”进行教学,说明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与内涵。通过这样的设计既达到了专业课教学的目的,又巧妙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植入与渗透;既实现了对学生“四史”教育、榜样指引、历史人物的评价,又指出了“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略。

(三)关注微观生活,增强学生直观体验,直达学生内心

一定的社会环境与国家形态是个体生存与生活的宏观背景,构成了个人的微观生活空间,“政治国家的合法性必须通过个体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展现。”[11]思政教育如果脱离个体的微观生活就成了空洞的说教。个体微观生活的日常性、复杂性与繁琐性构成了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面,而国家在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广大空间的同时,个体微观生活因其复杂性却存在着无限可能,这恰恰是思政教育存在的意义。个体必须从国家发展中产生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否则,空洞的宣传与说教无法长久激发个体的政治认同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无从下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美好生活”的概念体现了国家对个体微观生活的关注,“精准扶贫”的提出与实施更是在政策与行动层面展现了国家与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契合。个体微观生活在国家社会生活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个体对国家与党的满意度逐步提高,国家宏观政治认同感日益增强,可以说,国家层面已经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学直接关系贫困学生及家庭精准脱贫目标的实现,在本教学设计中,引入“大学生助学贷款”这一惠及千万贫困学生的国家政策,指出“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意义及政策内容,让学生明白此项优惠显示了党与国家对贫困生家庭的关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直接显现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爱党爱国思想;从法律角度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大学生助学贷款”是国家与学生作为“合同”主体,双方各有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助学贷款合同》的全部内容,进一步了解相关有关规定;教育学生在认真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从而对构建诚信社会产生促进作用。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既让学生在自身的微观生活中通过“合同”理解“法律关系的内容”的内涵,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国家政策教育;既学习法律知识,又进行思想政治渗透。

(四)突出价值目标,注重思政过程

课程思政作为思政教育的创新模式,“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2]以上教学设计通过自然而非刻意的引导、教学情境层层递进直达学生内心;通过对学生的心理暗示与潜移默化,细致却适度、适时的思政元素植入,实现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内容的无缝对接。

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评价方法不同,它不以知识传授为目标,也不以学生掌握思政概念与思政术语多寡为标准,其评价体系涉及教师与学生二个方面:对教师而言,课程思政评价主要看思政元素有没有植入专业课程教学、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是否匹配、植入顺畅还是牵强、植入时机是否适当;对学生而言,关键看课程思政引起了学生思想上的哪些变化、强化了学生的什么观念、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是否更多符合社会规范与道德要求、针对一些社会现象与社会热点发表的言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以上教学设计可以抽象化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如图1)。

图1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课程思政要真正被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增强思政教育效果,必须破除专业课教师思想上的误区,还教学“传道”功能;破除思想上的偏见,增加课程思政热忱;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发挥课程思政的渗入式、隐性教育功能,从而使高校思政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政素养,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大思政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