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学业情绪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

2021-08-27陶谢苗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高职生总分学业

王 硕,陶谢苗

(1.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2.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s)由德国教育心理学家Pekrun提出,用以描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1]学业情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成绩、个人发展、心理健康以及学校和班级的学习环境。[2]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是个体对自己总体生活状态或者生活主要方面的一种稳定、概括的认知评价。[3]已有的研究认为:青少年情绪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相关,积极情绪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消极情绪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4]由学业活动产生的情绪体验是大学生情绪状态的重要来源,研究高职生学业情绪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能够为培养高职生积极学业情绪和促进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合肥某综合性高职院校750名学生作为被试,共回收有效问卷709份(94.5%)。男生288人,女生421人;大一360人,大二349人(大三学生顶岗实习,不取样);城镇生源地学生169人,农村生源地学生540人。

1.2 研究工具

1.2.1 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

使用马惠霞编制的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5]问卷共88题,测量10种学业情绪:兴趣、愉快、希望、自豪、放松、羞愧、焦虑、气愤、失望、厌烦。该问卷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信效度符合研究要求。

1.2.2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CSLSS)

使用王宇中等编制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6]量表共6题,测量主观满意度、客观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总分。第1、3、5题反向计分,量表中前5题总分的平均值为客观满意度得分,第6题为主观满意度得分,两个维度的分值相加为调查对象的生活满意度总分。该量表采用Likert七级评分法,信效度符合研究要求。

1.2.3 统计处理

利用SPSS24.0中文版录入原始数据,经过整理后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高职生学业情绪和生活满意度的描述性统计及差异

对高职生学业情绪各因子进行描述性统计(见表1),结果为希望均分最高,厌烦均分最低。按照得分由高到低,10种学业情绪依序为:希望、愉快、兴趣、羞愧、自豪、焦虑、放松、气愤、失望、厌烦。客观生活满意度(4.40±0.47)、主观生活满意度(4.87±1.13)、生活满意度总分(9.27±1.23)水平良好。

表1 高职生学业情绪得分(x±s)

对高职生学业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各因子进行差异分析:(1)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学业情绪的性别差异,男女高职生在焦虑、放松、希望、气愤4个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焦虑因子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F=0.004,P=0.001);在放松因子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F=2.388,P=0.012);在希望因子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F=0.494,P=0.043);在气愤因子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F=1.207,P=0.014)。(2)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年级高职生的学业情绪,大一、大二学生在厌烦、愉快、希望3个因子上有显著差异;在厌烦因子上,大二显著高于大一(F=0.153,P=0.012);在愉快因子上,大一显著高于大二(F=1.199,P=0.024);在希望因子上,大一显著高于大二(F=0.131,P=0.001)。(3)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事后检验,各专业类型的高职生在焦虑、自豪、希望因子上有显著差异:在焦虑因子上,医学生显著高于文史生(F=3.179,P=0.042);在自豪因子上,理工生和医学生显著高于文史生(F=4.662,P=0.01);在希望因子上,医学生显著高于文史生(F=2.765,P=0.044)。(4)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高职城镇生源地学生和农村生源地学生在客观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农村生源地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城镇生源地学生(F=0.005,P=0.000)。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类型的高职大学生在主观生活满意度、客观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总分上无显著性差异。

2.2 高职生学业情绪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将学业情绪各因子与生活满意度总分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见表2),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业情绪各因子的得分与生活满意度总分呈显著相关关系。学业情绪的放松、自豪、愉快、希望、兴趣因子与生活满意度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学业情绪的焦虑、厌烦、失望、羞愧、气愤因子与生活满意度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表2 高职生学业情绪各因子与生活满意度总分的相关分析(r值)

为深入探究高职生学业情绪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将生活满意度总分列为因变量,将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各因子得分列为自变量,采用强制进入法进行多重线性回归(见表3),估算学业情绪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程度。结果表明:一般学业情绪的厌烦、希望、气愤、兴趣因子在回归方程中共可解释生活满意度17.5%的变异量。其中希望、兴趣因子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厌烦、气愤因子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表3 高职生学业情绪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3 分析

高职生学业情绪中希望、愉快情绪最多,失望、厌烦情绪最少。说明尽管对学习有不满意和疲劳烦躁等情绪,但大部分学生仍然处在适宜的学业情绪状态中。女生消极学业情绪(焦虑、失望、气愤)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性对情绪的敏感性更高,女性人群具有更强的负性情绪易感性有关。[7]男生在学业情绪上更为放松,可能是由男女生的成就动机和归因方式不同造成。

大二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大学生活,对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逐渐适应,学习动力有所减弱,加之尚未顶岗实习,学无所用,所以厌学情绪高于大一学生。大一学生感受更多愉快、希望情绪,可能是因为远离了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的巨大压力,身心愉悦放松。刚刚进入大学校园,他们希望获取到实用的专业知识,掌握过硬技能。

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控制和价值的评估是学业情绪的主要来源。[2]医学生有更多焦虑、自豪、希望的情绪体验,原因可能是高职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医学专业课程学习任务重,理解难度大,但就业前景明朗,特别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让医学生对本专业学习更有期待感和认同感。

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高职生生活满意度得分无显著差异,且处于中等水平以上。说明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国家日益富强,个体的生活满意度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学校、家庭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倾力支持,营造了和谐宽松的环境。农村学生的客观生活满意度较城镇学生高,可能是因为大学多位于城市,生活在城镇的学生往往没有太多惊喜感。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大学生活环境更舒适、生活内容更丰富,在学习、交往、个人发展上有更广阔的空间。

放松、自豪、愉快、希望、兴趣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焦虑、厌烦、失望、羞愧、气愤与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说明提高高职生的生活满意度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学业情绪,激励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增强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希望、兴趣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可以解释为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了解所学专业,培养强烈稳定的兴趣,会促进学生勤奋努力,排除干扰,获得预期学业成就,这些积极体验对生活满意度产生正面影响。反之,当学生在学业活动中即使不断努力依然遭遇挫折,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引起错误归因,继而迁移到对生活内容的认知和生活事件的处理上,造成生活满意度降低。

4 建议

4.1 深化入学教育,厘清专业认知

准确的专业认知是培养积极学业情绪和学业态度的前提。新生专业认知教育的缺失,容易造成专业心理不稳定,盲目跟风转专业,造成学校教育质量下降,教育资源严重浪费。[8]因此,要深化入学教育,通过专业介绍、组织专业讲座、参观教育和实习场所、融入课程教学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干课程、专业特色、就业机遇和国家发展需求的教育,激发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认同。

4.2 加强学风建设,树立正确学习观

“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9]然而,“大学轻松论”一直错误地影响着部分学生,造成本就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动机弱的高职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形成消极的学业情绪。所以,要加强学风建设,使“拔节孕穗期”的青年人补足勤于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之钙”。

4.3 建立学业指导制度,拓展学习路径

开设学业指导课程,传授学生时间管理、学业规划、学习策略等相关知识;成立学业指导委员会,组建优质的学业指导队伍,培育学习兴趣小组,名师说学,朋辈帮学,精准助学;坚持“学生为本”,将解决学业问题与解决心理问题相结合,了解学生思想和情绪动态,对大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动机、考试焦虑、学习疲劳等常见学习心理问题给予恰当指导;建设学业指导网站、学习微信公众号、学习论坛,传播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网络展示优秀学子风采,分享学习故事,对热门学习问题公开研讨;推荐有效的学习网站,如:超星、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学堂在线等。

4.4 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推动职业能力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个体的兴趣、能力、职业环境等充分认知条件下所做的职业决策。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对学习目标可掌控,对学习价值能认可会激发大学生愉快、期待的学业情绪。因此,在日常教育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育助力职业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高职生总分学业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艰苦的学业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35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