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开启文思的喷泉
2021-08-26刘洵
刘洵
摘 要:在作文训练中给学生几个零星的词汇,让学生构建完整的画面;给学生一个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给学生聆听熟悉的歌曲,让学生感悟不同的人生……这样的作文形式,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促使学生将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自由地运用到他们的作文中,既有话可说又能展示个性,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关键词:作为教学;思考;探究
作为语文老师,我经常会听到有学生这样说:“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写作文了,每次都不知道该写什么,生活中发生的那些事根本就不值得写,一点意义都没有。有时候写出来的文章,不要说老师,连自己看了都觉得很无聊。我们的生活那么平淡,怎么可能写得出精彩的文章?” 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我国著名作家杨朔说过,可以从一些东鳞西爪的侧影,烘托出当前人类历史的特征,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的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片段,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可以说,上至天文宇宙,下至鸟兽虫鱼,甚至如落叶坠地,小草吐芽江河里的浪花,自身情感上的波澜,这些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对象。
一、抓住精彩瞬间书写生活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出戏,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精彩的瞬间短剧。无数个瞬间如同大海中的浪花,每个人关注的焦点不同,感受到的情感也不同,所展示的內心世界更是截然不同的。捕捉这些精彩的瞬间,描绘这些精彩瞬间,是展现我们作文亮点的重要手法。
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情感瞬间,让他们写作时打开思路:焦灼的瞬间,紧张的瞬间,忧郁的瞬间,果敢的瞬间,烦躁的瞬间,烦恼的瞬间,自责的瞬间,愧疚的瞬间,悔恨的瞬间,喜悦的瞬间,惊奇的瞬间,迷茫的瞬间,悲伤的瞬间,痛苦的瞬间,得意的瞬间,失望的瞬间,矛盾的瞬间,恐惧的瞬间,愤怒的瞬间,激动的瞬间,等等。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构思、想象这些瞬间发生的相关背景、人物及前因后果,有了最出彩的细节刻画,再引导学生润色加工,写出完善明晰的情节、立体的人物、鲜明的主旨,这样便能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二、以影视片段关联生活
很多学生的作文经常会出现胡编乱造、行文不合逻辑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繁重的课程压力下,学生们很少有体验生活的机会,一写作文只能东拉西扯、胡乱编造。这个时候,影视作品所展现的多彩人生就是学生获得经验的重要方式。我们观看影视节目时,都会边看边对其情节进行推测,推测后又在观看中不断地进行验证,学生更是如此。根据这种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影片,选取其中重要情节的重点片段让学生进行交流,并通过适当的提示,让学生根据此片段分析前因后果,补前续后。完成后,让学生互相阅读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验证,探讨谁的更加合理。这种方法能训练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与合理性。
如观看电影《音乐之声》片段后,我让学生续写特拉普上校对待玛丽的态度的变化,学生大多写得合情合理。当然,学生的想象与电影情节肯定会存在差异,没有必要把学生的思路统一成标准的“答案”,只要学生的想象合理,教师就可给予充分肯定。当然,如果想象有失偏颇,就引导他们找出不合理之处,交流讨论并予以矫正,在修正中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得到更好的锻炼。
三、在流行歌曲中感受生活
优美的旋律能慰藉人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回忆,将人带入神奇美妙的想象之中。同样,动人的歌词也能激起人们心灵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在虚构的情景中映射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学生大都对流行歌曲很感兴趣,如果加以正确引导,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锻炼其想象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据词想象,将歌词扩写成记叙文。周杰伦的歌很受年轻人喜欢,而他的很多中国风歌曲的歌词优美凝练,很有画面感,如《青花瓷》《东风破》《发如雪》等。教师可分以下几步指导学生扩写:①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学生想象画面。②知事明旨,让学生明白故事的构思是次要的,关键是要从中凸现人物的个性及自己的思想感情。③指导重点,细节是作品的生命,在故事中应注意刻画人物,无论是写表情、写动作,还是写语言、写环境,都要选用典型的、能表现人物的细节。对此,学生很感兴趣,连平时最不愿意写作文的学生也写得很投入。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映射现实”的方法。如李宗盛、周华健等人的《最近比较烦》:“最近比较烦,比较烦,陌生的城市何处有我的期盼,挥别了家乡的伙伴,现在的我更觉得孤单……” 这种抱怨的口吻、无奈的心情一下子让学生联系到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成长道路上的件件烦恼之事,最能引发他们的共鸣。我让学生谈谈对它的理解,或在此基础上抒发对人生的看法,他们个个说得头头是道。大部分学生在吐露完不情绪之后,又能在文章中表达一定积极向上的态度,如歌颂友谊、赞美智慧、提倡坚毅等优良品质,让人对他们刮目相看。
四、通过用心阅读理解生活
鲁迅先生说过,无数的人们,无尽的远方,都与我有关。浩瀚星空无边无际,人类社会五花八门,大千世界瞬息万变,人们靠直接观察获得的信息,只能是屈指可数的。只有阅读能让我们最快、最大限度地了解宇宙万物的变化,社会历史的变迁,人类智慧的结晶。
一提到阅读,大部分学生想到的就是课外阅读。学生们既然有阅读需求,为什么又对我们教材中的那些文章不感兴趣呢?要知道,我们的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是名家大师们的优秀之作。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一篇篇完整的文学作品被各种教辅资料生硬地肢解为机械的结构层次,作家们激扬的创作热情被一些教师冷漠地宣判为刻板的中心思想,而文中那些隽永灵动的文字也被分数轻率地割裂成教条的考试要点。这样的文章,学生怎能喜爱?
好的文章是需要用心灵去感知的。不必一味地只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听老师讲析,他们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沉下心去仔细读书,直接与课文作者进行对话,把揣摩的过程用各种形式记下来。这样,不仅为学生开辟了新的写作源泉,而且从所读的书本中开掘了作文成功的金矿——名家的艺术匠心,为学生打造他们自己的“艺术品”提供了妙策良方。
当然,大量的课外读物包含广博的内容、丰富的知识、成功的经验,是前辈先贤思想成果的结晶,是中学生写作中广泛积累的素材的来源。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采撷信息的重要渠道。所以,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乐趣。
阅读时不要带着太多功利性色彩,不要有完成某种任务的心态,要单纯地阅读,有感情地阅读,去体会书本中的人生百态、悲欢离合,去感受作者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这样读书的快乐自然就有了。有了快乐,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阅读又何乐而不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旦你爱上阅读,想要笔下不生辉、运用不自如都难了。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我们便能寻觅到深邃的哲理,发掘出人生的真谛。现实中处处是写作的素材,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抓住一事一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深入发掘,展开丰富的联想,开启文思的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