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加强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浅谈

2021-08-26陈玲玲

求知导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德育班主任

摘 要:班主任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对他们进行理想与信念教育,使他们在前行的路上拥有一股向上的力量。针对当前班务管理中轻理念、弱信念的教学模式,班主任要切实从育人先育己、制订评价制度、创新教育载体、模拟社会现实这四个方面加强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关键词:理想信念;班主任;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8-0079-02

引 言

初中生小杰穿了一双崭新的篮球鞋,他的篮球伙伴们发现后都围着他,欣赏着他的篮球鞋,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过了一个星期,篮球场上,原本和谐、热闹的篮球比赛场景突然转变了画风。这些小伙伴们互相踩踏对方的鞋子,互相推搡,甚至扭打在一起,为首的就是小杰和小志。随后,笔者了解到:小杰买的新篮球鞋是一款价格很高的名牌新款篮球鞋。后来小志也穿了一双该品牌球鞋。在篮球场上,在防守的过程中,小杰不小心踩到了小志的新球鞋,崭新的篮球鞋上印上了一个大大的鞋印。这下惹恼了小志,追着小杰踩他的鞋。两个人就这样追踩,扭打在一起。据小志说,他是看到小杰买了这双鞋后,回家让妈妈也给他买了一双更好、更贵的该品牌新款篮球鞋。据了解,其他小伙伴也都跟家长表露出要买名牌鞋的愿望。由此折射出的是中学生高消费、爱攀比、虚荣、拜金等一系列负面的现象,其归根结底就是理想信念的缺失。

一、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针对上述中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现象,笔者制订了一份有关《中学生理想信念的调查》问卷,对某校881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笔者通过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进行如下总结。

(一)对国家层面倡导的理想教育意识淡薄

在调查的881名学生中,有220名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有205名学生看到、提及会记得;有456名学生能说出一点,但说不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学生的国家意识、社会意识、理想信念意识相对淡薄。

(二)对个人利益、短视的价值追求日益增长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只注重利益,认为有利益就有理想,就有动力。比如,他们认为当班干部可能会获得一定的荣誉称号,而不是抱着锻炼自己、为班级奉献的动机。在调查问卷中问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时,有672人(占总人数的76.28%)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考好大学,找高薪工作,赚大钱;在调查长大后是否希望为国家做贡献时,有557人(占总人数的63.22%)只希望顾好自己的小家。这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失去对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价值追求,一味地把自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三)对人生目标、前途未来感到迷茫、无措

调查表中关于是否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56名学生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并在为之努力奋斗;有409名学生都是听从家长的安排;还有326名学生抱着走到哪算到哪的心态,无目标,无追求。这确实反映出现在的学生学习、生活都由家长一手包办,自己缺乏人生目标和规划的现象——学习、做事、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提升得过且过;对待事情不能发表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遇到问题,不能独立解决,不会想办法,而是焦虑无措、知难而退。

二、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概述

当前的初中生所谓的理想总是与短期的成绩对接,当成绩达到了他们曾经预定的目标,他们就认为理想实现了。这其实只是一个现实的目标,理想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情感、能力、经历上的对未来的一个憧憬。当前许多学生遇到一些困难就会做出一些糊涂的事,如选择离家出走等。这些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中学生信念的缺失,因为信念指学生对某种思想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有了坚定的信念,学生就有了拼搏的勇气、面对困难的力量。对于中学生来说,建立远大理想就需要不负韶华,秉持堅定的信念就需要在拼搏奋斗中实现自我、成就他人、奉献青春。

三、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一)对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政治性

笔者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大学生去了国外,再从国外回来时,就会发表一些不当的言论。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其中学时代就或多或少地缺失了大局意识的教育,而笔者把它称为缺乏政治意识的教育。所有的理想与信念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爱祖国、爱社会、爱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1]。

(二)对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时代性

当前中学生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发展较快的时代,而理想与信念教育能让他们对这个时代有更清晰的认识。理想与信念的教育也要从时代的高度去俯瞰。教师可让学生树立起为国家做贡献的理想。理想与信念教育不是凭空而来,它植根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三)对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具有迫切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从上面关于中学生理想信念调查的数据分析来看:部分中学生理想信念模糊,道德责任感淡薄,集体荣誉感缺失,拼搏进取的精神匮乏,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高于一切等问题。因此,加强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划时代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四、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措施

对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教师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迫在眉睫。而班主任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育人先育己

首先,班主任要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由个人理想上升到社会理想,再上升到国家理想;要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其次,班主任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从适合的角度切入,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需要班主任具备较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例如,在培养学生成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时,有的班主任会列举无数英雄的事迹,“说教式”地对学生灌输要无私奉献、舍己为人。有的班主任则从故事出发,从细节中折射出教育主题。

例如,“余秋雨在德国被拒租”的故事,讲述的是余秋雨在德国租房的过程中,不小心打碎了房东的一只玻璃杯,他很忐忑,怕房东因此不租房给他。但是房东并未因此生气,还表示愿意继续租房给他。在与房东聊天的过程中,余秋雨打扫玻璃碎片,并倒在垃圾袋里,放在门口,等收垃圾的人收走。正是由于这个行为,房东拒绝继续租房给他,说他心中没有别人。只见房东拿起镊子和另一个垃圾袋,把玻璃碎片一个个挑出来,放在专门的垃圾袋里,并写上“内有碎片,小心处理”。看着房东的行为,余秋雨惭愧至极。同样的教育主题,不同的切入点,达到的教育效果不尽相同。前者的教育方式较空、大,仅仅只能让学生感叹英雄是多么的伟大,但同时也认为离自己很遥远;后者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故事中的房东从细节出发,将碎片挑出,并写上“内有碎片,小心处理”。这样的提醒,在提倡垃圾分类这样的大环境下,更能体现他为别人着想、心中有他人的精神,也能让学生深刻感知:成就他人,无私奉献并非一定要轰轰烈烈,它就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我们要时刻谨记、时刻贯彻。

(二)制订评价制度

“随着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制度一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也成为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时代契机。理想信念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性、稳定性的运转模式,而制度本身具有的长期性、稳定性,能够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刚性支撑,为理想信念教育的软约束构筑硬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落地。”[2]班主任更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制订有关理想信念的评价制度。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分,这本身就提醒学生要有集体意识、大局意识。展示出来的评价制度体现了四个层面:严于律己、拼搏进取、集体荣誉、勤劳互助。当然,这个评价条目也要定期变换,初定为两个星期一换。比如,在假期,學校在进行适当的网课教学时,学生能否正确运用网络来学习,能否自律学习,其评价的范围就属于严于律己这一项。在学生的个人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等)提升上属于拼搏进取这一项。在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中,为班级获得荣誉属于集体荣誉这一项。在勤劳勇敢、积极奉献、帮助他人这些方面有所表现的,全都归在勤劳互助这一项。学校只有有了具体的评价制度、评价体系,才能将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才能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模拟社会现实

现如今,班主任向学生灌输的基本都是积极、正面的思想,展示的都是英雄事迹、先进典例。学生得到的信息大多是被班主任美化、过滤过的,符合中学生年龄认知的。但是,社会是现实的、残酷的。虚幻的理想信念反而会让学生活在自己高尚的理想心灵世界里。所以,笔者在开展班会时会定期模拟社会现象,让学生提前感受社会上大小事件,感受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提前体验我们以后要面临的各类事物。“理想再远大,理想之路永远在脚下。”所以,通过模拟社会现实,学生能更坚定理想信念,并为之不断付出努力。

结 语

所以,在中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环境下,班主任尤其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身的作用,切实从育人先育己、制订评价制度、创新教育载体、模拟社会现实这四个方面加强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在拼搏奋斗中实现自我、成就他人、奉献青春。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编写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吴潜涛.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J].教学与研究,2011(04):5-9.

作者简介:陈玲玲(1990.10—),女,江苏海安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班主任工作。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德育班主任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我的班主任①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