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两端抓 因材施教强方法
2021-08-26徐永婷
摘 要: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数学教学逐渐由理论层次演变为实践应用层次。但是,目前大部分传统数学课堂还是统一使用标准课程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统一教学。然而,每位学生受先天遗传和生长环境的影响,在智商、情商、性格、爱好、行为等方面不尽相同,这也造成了他们对知识的敏感程度有所差别。现有的教学方式没有将学生间的这种差异考虑在内,导致学生间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产生了接受程度高的学生“吃不饱”、接受程度低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既让前者的发展困于一方,又让后者的发展止步不前。为了有效缓解这种现象,让教学更加完善,优化当前现有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分层培养成了最佳选择,其能促使教师因材施教、各显其长。
關键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2-0064-02
引 言
传统的大课堂授课模式没有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差异性,是针对“中等生”的普遍教学,不仅使数学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实现因材施教,教师要考虑学生间的差异,从两端抓起,实施分层教学,做到优劣并进。
一、数学教学两极分化现象分析
小学数学在整个数学教育中承担着基建者的角色。能否让学生在当下及未来爱上这门学科,在于能否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但从目前的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其学习任务极不统一。一方面是义务教育的大力发展。学校的学生多数来源于“就近学习”的周围住宅,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生群体参差不齐。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敏感程度、对知识的接纳程度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等方面。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有先天遗传原因,还有生长环境原因。另一方面是平行班级的授课方式。传统的大班级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平均化的标准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没有选择性,各个阶段的学生都存在着发展困难的问题。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潜力的发掘及数学知识面的拓展都极为不利[1]。
二、正确的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强调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间的差异,从问题根源出发,有目的、有想法地进行差别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发挥自身的长处,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从而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换个角度来看,个体差异就是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就好比千里马在短途旅行上可能不如一些适合短途脚力的马,但在远行上具有突出优势,所以个体差异也是每位学生发展潜力的存在形式,应该被发现并得到发展,而不是“忽视不管”。因材施教的本质是重视个体差异,让学生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从而促进其发展。
(一)秉持教育公平,做到教不择人
数学应用能力是学生生活中的必备技能。每位学生在生活中都会进行与数学相关联的活动。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了教师的教学要面对每一位学生,且一切教学都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因循守旧,而应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让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但这里的“面向全体教学”,并不是说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解和关注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差异化教学,使每位学生得到相应的指导,从而获得发展。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而调整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2]。
(二)理解差异存在,引导正确思想
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间的差异既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的,又是合乎常理、必然存在的。学生如果全都是没有个性亮点、无差别的人,就不会有取长补短、你追我赶的学习态度,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教师要树立差异思想,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不因为学生差异而“区别”对待学生,不因为过分重视学优生而放弃“学困生”。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这种差异。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如别人的想法,从而影响了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形成“有差异就有动力”的思想,从而让劣变优、让优更优。
三、共同教学,择优再教,以优带劣
课堂教学中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学生接受能力的强弱对比。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快速且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堂课的知识,而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因为数学基础能力薄弱或者其他原因,在同样的45分钟时间里得到的知识比前者要少。教师在教学中要将目光放在学生集体中,深入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情况。因为大多数学生都不会轻易地表现出自己在学习上的弱势,教师更应对此进行深入挖掘。这样,教师可以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3]。
以面积教学为例,核心知识点“长乘宽”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不是很难,但是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就会体现出一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转换能力。例如,“一台压路机的前轮宽30cm,每分钟可以行驶500cm,行驶10分钟可以压过多少平方米?”这道题涉及的知识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及面积单位间的转化。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将其直接转化为“一个宽0.3m、长5m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直接算出答案;而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无法很好地进行转化。教师了解了学生能力的强弱后,就可以对学优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如正方形面积的另一种求法——“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并将证明方法留作课外的小任务,让其有目的、有挑战地去求知,保持对数学学习浓厚的兴趣。同时,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会采取同龄人易接受的讲解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优生给学困生进行二次讲解,如怎么做到思想转换等。例如,一位学生用粉笔比作压路机的前轮,然后在黑板上画了一大块阴影,而这个阴影部分就是所要求的压路机面积。这种讲解思路简单、语言清晰,还有实例为证,使学困生更容易理解。
四、趣味延伸,应用生活,优劣共进
在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学习中,知识点涉及“一年有十二个月,有平年和闰年的差别”等。教师如果仅是进行理论层次的教学,会比较平淡,不容易在学生的心里形成深刻的印象。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如果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便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学习该章节的每月天数,仅靠死记硬背的话,对于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而言较为容易,但对于学困生而言,这就会成为他们的负担。12个月份,7个大月,4个小月,还有一个变化的2月,直接记忆难度较大。而民间顺口溜“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里面包含了该模块所有要记忆的知识点,教师只需要向学生解释“腊月”是十二月,“冬月”是十一月即可。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提高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又让学生在玩乐中学到了知识。因此,教师应将课堂与生活建立联系,做到知识的换角度延伸。
五、划出层次,优劣区别,适应教学
(一)学优生自学,从习题中寻找问题和易错点
第一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较快,因而教师可以在课下为其布置预习作业,并根据其自学的知识,设计相关练习题。例如,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问题,学优生在自学时可以很好地找到相关知识点“(长+宽)×2和边长×4”。教师设计习题时不能太过浅显,要适当增加一些难度,如“已知某矩形面积,知其一边长,求周长”,还可适当增加一些单位的换算。该类题会涉及一个易错点,即可能性问题,该矩形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等。学生可从练习题中找出知识掌握的盲区,然后教师再给予相关指導。这样便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适应学困生接受能力,集中教学,分解难点
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较弱,一堂课的学习收获甚微。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一双慧目,及时发现这一类学生的学习弱点。由于他们不理解的知识难点大都相似,教师可将这些知识难点进行汇总,用分解的方法,逐字逐句地为其讲解。常见的有公式使用错误,如计算长方形时,错用成了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又或者是对于公式不理解,如正方形为什么是“边长×4”。教师在对该点进行分析时,要先让学生了解正方形的性质——四边相等,那么“边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4”,虽然方法过于笨拙,但胜在语言简单、浅显,能加深他们对正方形的理解,从而使其更好地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让问题越积越多,因为日积月累的问题势必会造成教学进度不统一、知识无法衔接,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结 语
总之,教师要深化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发掘学优生的潜力,让优生更优;帮助学困生成长,有效转化学困生。目前,实施分层教学还面临很多的难题,但笔者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未来的数学课堂,定然是趣味性与可行性并行、优等生与学困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洪笑茹.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李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4.
陈翎.小学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分层布置的调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8.
作者简介:徐永婷(1993.2—),女,江苏常州人,中小学二级教师,2017年春学期于“江苏省第22届珠算式心算能力比赛”第一赛程中荣获指导教师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