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全评价体系 打造阳光艺体课堂

2021-08-26庄砚华

求知导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教育评价

庄砚华

摘 要: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坚持以“打造阳光教育,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以“促教师幸福成长、为孩子一生奠基、让家长社会满意”为办学目标。坚持以文化建设为统领,积极探索“选课走班,单科结业”的模块化艺体学科教学组织形式,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创新评价机制,坚持课题引领改革,积极探索艺体学科教学改革之路。

关键词:阳光教育;艺体课堂;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5-0024-02

一、“阳光教育”内涵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第一中学毗邻奥林匹克大道公园,奥运公园不仅为学校师生提供了舒适充足的运动场地,而且其所传承的奥运精神也在影响、熏陶、激励、教育着每个“一中人”。

“阳光教育”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阳光教育”是我们的态度。每一名“一中人”都要树立阳光教育的理念。学校要树立教师发展第一的理念,为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学校管理者要落实民主管理,努力做到管理工作公开公正、透明;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第二层含义:“阳光教育”是我们的行动。要多角度、多维度实施阳光教育,让阳光教育的理念体现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让每一名师生在“更快、更高、更强”和“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奥运精神激励下超越自己,取得成功、感受幸福。学校通过打造阳光教师、阳光班级、阳光课堂和阳光学生等渠道,积极践行阳光教育。第三层含义:阳光教育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凸显每一名“一中人”的阳光的精神状态——自信、积极、幸福。看到的是每一名师生通过顽强拼搏战胜困难、超越自我后的那种成就感、挂在脸上的微笑和洋溢在内心的幸福;展现的是师生充满自信的、积极向上的、阳光幸福的精气神儿。

“阳光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基的教育,是关注每一名教师、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发展教育。通过阳光教育,实现奥运精神与学校文化的有机融合,更好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打造一个教师幸福有尊严、学生阳光有自信的活力校园、幸福校园。

二、创新课堂组织形式

学校结合自身师资和场地优势,改变传统的音乐、美术、体育课堂教学方式,采取了“选课走班、单科结业”的模块化教学组织形式,将音乐、美术和体育学科分成相应的模块供学生选修。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同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分为三个或四个小组,在各自模块教室同时授课,打破班级界限,学生自主选修,学习期满后依据相应的测试标准进行检测,合格者颁发单科结业证,然后再选修其他模块。其中美术课有篆刻模块、手工制作模块、素描色彩模块和书法四个模块;音乐课有声乐模块、舞蹈模块和器乐模块;体育课有足球、排球、篮球、健美操四个模块。单科结业证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

三、践行“五美”环节

通过艺术学科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学校建成了符合学科特点的“五美”环节教学模式。“五美环节”包括:发现美——导入环节,通过视频实物展示图片等素材,让学生发现美,从而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学习。学习美——新授环节,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专业技法和知识点。创造美——创作环节,此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分组完成艺术创作任务。分享美——展示环节,此环节主要是学生分组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介绍成果的设计思路和创作意图,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拓展美——总结提升环节,教师在总结本课学生作品的基础上,教育学生把美运用到生活中。

四、细化课堂评价

学校根据艺体学科的学科特点及课程改革实施进程,在原有课堂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参照《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构建科学规范的测评体系,探索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开展综合全面的测评。艺体学科学生课堂评价表包括基础指标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10分+10分等三个方面。其中基础指标包括课程学习25分和课外活动15分两部分;学业指标包括基础知识25分和基本技能25分;发展指标包括校外学习10分和艺术特长1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10分)。例如美术模块学生课堂评价表的“基础指标”分为课程学习(25分)和课外活动(15分)(满分40分)。课程学习主要包括学生出勤(5分)、课堂参与度(10分)、学习任务完成情况(10分);课外活动(满分15分)每位学生基础分值10分,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校本课程和各类艺术活动,每参加一项加1分。评价表中的“学业指标”分为美术素养(25分)和技法技能(25分)。其中美术素养得分通过笔试得出,试卷满分100分,根据得分折合成相应分值。笔试试卷在学科题库中随机抽取;技法技能包括技法表现(10分)、作品完整度(5分)以及作品的创意创新(10分)。评价表中的“发展指标”分为校外学习(10分)和艺术特长(10分)。校外学习是鼓励学生利用社会资源学习艺术特长,是指学生自主参加校外艺术学习、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主要指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的民间艺术,欣赏高雅的文艺演出和展览等),艺术特长加分是根据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情况,凡是参加比赛获奖的学生此项可记满分,鼓励学生发挥自身艺术特长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等组织的各类比赛以及各种实践活动。评价采用等级加结业证书形式,上述“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项成绩的总分,确定学生的等级。得分90分以上为A等级、80~90分为B等级、60~80分为C等,并把评价结果纳入我校《阳光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中,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其中身心健康占15%,艺术素养占10%,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成绩合格者全部颁发模块结业证书。

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田径模块教学质量,学校在制定完善足球、篮球、啦啦操各模块分年级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同时制定出分年级身体素质达标检测标准。其中包括立定跳远、800米(1000米)跑、掷实心球、仰卧起坐(握力体重指数)等项目,开展分年级体育模块和身体素质单项测评,狠抓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教育评价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研究情况探析
莫让“后进生”成为教育之殇
基于生存视角思考下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关注“人的发展”:“核心素养”观下学校教育的召唤
运用学业质量检测数据,诊断与改进学生的学习
基于幼儿成长的有效教育评价研究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探析
浅析研究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初探教育评价的改革
“课堂观察”国外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