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
2021-08-26陈周丽
陈周丽
摘 要:思辨能力是学生结合所学或立足已有经验深入思考与探究,有效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积极学习并传承优良品质的重要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助于转变教学低效的现状,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将其落到实处。本文从多方面着手,对此问题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思辨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6-0068-02
引 言
实践证明,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是让学生学会站在多个角度探究、认知、观察各类和道德与法治相关的问题、社会现象,学习思辨的策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在遇到道德冲突时会思考和研究,能及时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给出客观的评价。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了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重要性,也在努力落实,但通过对既有相关研究的分析可以得知,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理论层面,缺乏针对性、实践性较强的研究。因此,笔者在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以小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发展的综合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比较系统的品德教育,还有着很多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素材。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观念萌芽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思想观念容易进入“岔路”的一个阶段,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努力探究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有助于改变教学低效的现状
当前,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无聊,教学效率低下。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融入更多教学内容,还要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教学低效的现状。
(三)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开展,学校和教师不再将全部教学重心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思辨能力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必备能力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从容不迫地应对各方面的问题,开拓自我思维,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深度探究和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有效引导学生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依据,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过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以教材为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适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素材,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锻炼思维,进而提高思辨能力[1]。
例如,在教学“应对自然灾害”这一内容时,笔者立足教材内容,将课本中展示的一些自然灾害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又展示了近几年发生的一些自然灾害的视频资料,如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泥石流、蝗灾、洪水……让学生观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自然灾害的可怕,看到了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不可逆的危害。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些自然灾害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对自己的生活、成长有哪些影响,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怎么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基于教材设计的一连串问题,既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又引发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組织合作学习,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仅靠教师的理论讲解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平台。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在实践中明确如何正确、积极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深刻地领悟到什么是思辨思维和思辨能力,掌握思辨的技巧和方法,进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辨能力,实现综合发展。合作学习的有效落实,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辨的机会和平台。相比于一对一、一对多的教师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经历相似,知识储备量相差不多,性格爱好、兴趣习惯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能够相互启发、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能使他们在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合作解决问题,同时能够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为以后更高效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2]。
例如,在教学“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这一内容时,笔者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之后给学生布置了小组任务:通过采访、调查、网上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传统美德的流传和继承情况,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制订更加合理的传统美德继承方案,并给出充分的理由,最终形成一份研究报告。这种开放性的合作任务,既给学生搭建了自主实践、自主学习的平台,也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实现了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