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对比”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2021-08-26罗伟彬

考试与评价 2021年7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对比教学法

罗伟彬

【摘 要】 生物教材中相似或相关的、易混淆的概念非常多,通过“对比”教学法,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理解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概念的形成,抓住概念的关键,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找出规律,使认识得以深化,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层次。

【关键词】 “对比”教学法  发散思维  收敛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的思维过程;通过创新思维活动可以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多角思维)与收敛思维(也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创新思维中重要的两种思维形式。

生物科学知识是由众多的生物学概念以及通过它们的相互联系而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体系。《全日制高中生物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重视通过生物科学事实过渡到有关概念的形成,以及对重要概念的正确表述,从而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很多生物学概念或字面相似、或本质接近、或属性相关,容易混淆,我们可以用“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相似概念,同中求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比相关概念,异中求同,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同时训练他们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下面,笔者就运用“对比”方法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谈几点体会。

一、单项对比

单项对比就是要透彻理解、深刻剖析相似或相关的、易混淆的概念,使概念要点化,抓住它们的本质进行对比。一些相似或相关的、易混淆的概念通过单项对比,概念间的区别就简单明了,学生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教学“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概念时,先让学生理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成分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二者的形态不同,“染色质” 出现在细胞分裂间期,呈细长的丝状,并交织成网状;“染色体”出现在细胞分裂期,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形态上可见的“染色体”。为防止学生混淆,可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单项对比处理。

又如,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这几个概念是学习遗传、变异及相关内容的重要基础,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极易混淆。为了厘清“单倍体”和“多倍体”概念的区别,在教学时,也让学生进行单项对比。

指导学生理解“单倍体”和“多倍体”单项对比的涵义,凡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生物体都叫单倍体,不同生物的单倍体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是不同的,如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六倍体生物的单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若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生物体,则不再称为单倍体了。在明确概念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活动,让学生举出有关概念的正面和反面的典型例子,如正面实例: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体细胞含三个染色体组,但它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因此是单倍体。同时举出反面实例: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植株体细胞中也有三个染色体组,但它不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而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不是单倍体而是三倍体,这样,学生经过由正到反,由反到正的认识过程,进一步理解概念,同时他们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二、表格对比

表格对比就是用表格将要对比的概念进行逐项比较,区分出它们的异同及相互的联系。表格对比针对性强,条理清楚,便于识记;但要注意,进行对比时要抓住实质,重点突出,避免繁琐;通过对比,更有利于加深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如,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是一组易混淆的相关概念,细胞分化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即两次细胞分裂之间,或是发生在细胞永久停止分裂以后。细胞分化是质变,细胞分裂是量变,但二者并非截然分开,因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也有分化,而在分化过程中也能继续分裂。正因为如此,学生不能准确地辨析这组概念的内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表格对比,加大“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这两个概念间的反差,使两个概念间的区别一目了然。

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要经过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过程——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概念区别、图像识别等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引导学生用表格对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从中發现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理解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抓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概念网络,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选修本“微生物与发酵工程”这一章中存在较多的相近或相似的概念,学生在解答有关习题时,常因概念混淆不清而出现思维障碍。清除障碍的策略之一就是让学生应用表格对比的方法来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延,辨析异同。通过举一反三,这些相近或相似的概念得到准确辨析、理解和深化,学生的答题速度加快,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也得到训练。

三、图形对比

图形对比是将抽象的概念绘成直观的图形,把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不同生物的种间关系有“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寄生”等,这几个概念用图形对比就直观明了。

指导学生理解:图①曲线表示的是“捕食”关系,曲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数量变动关系,其中b曲线的数量变动是随a曲线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是被捕食者,b是捕食者,如狼和羊的关系等;图②表示的是“竞争”关系,曲线反映的是生态位完全重叠的竞争结果,如培养在同一种培养液中的大小两种草履虫竞争的结果就是如此;图③曲线表示的是“互利共生”关系,曲线表示出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同甘共苦”,如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白蚁和其肠道中的鞭毛虫等的关系;图④曲线表示的是“寄生”关系,宿主种群数量增加时,寄生物感染的机会也增加,但寄生物的种群发展,会对宿主造成伤害,导致宿主种群数量的下降;宿主全部死亡对寄生物是不利的,所以在进化过程中,寄生生物与宿主之间有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

又如,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种内斗争”“种间斗争”和“竞争”这组概念,也是学生经常混沌的。特别是“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它们的关键词在于是否同一物种,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矛盾斗争”是属于种内斗争,因为男人与女人属于同一物种。“竞争”属于“种间斗争”的一种类型。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右图,学生根据图形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就能较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生物教材中相似或相关的、易混淆的概念非常多,如应激性和适应性,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胚柄、胚乳和胚,胚孔与珠孔,极核与极体,腐生和寄生,向性和趋性,反射和反射弧,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抗原和抗体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在教学中,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科学知识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比”教学法,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理解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概念的形成,抓住概念的关键,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找出规律,使认识得以深化,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层次。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生物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李白利.浅谈知识的收敛和思维的发散的必要性[J].新教师教学,2016(06):81.

(本文系清流县2019年立项课题,基于福建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评价体系的研究qljy-1904课题成果)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对比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