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闸进水口结构悬挑逆作法施工技术

2021-08-26陈秋声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进水口船闸工字钢

陈秋声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710

1 工程概况

白石窑枢纽船闸工程为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广东省英德市白石窑枢纽左岸,工程内容为新建二线船闸和重建一线船闸。

按照二线船闸施工进度计划,上闸首和进水口施工为关键线路,关系到二线船闸施工进度。上闸首底高程为12.32m,顶高程为43.12m,高29.80m;进水口底高程为19.32m,顶高程为37.82m,高18.50m,结构存在1.2m长的悬挑段。两者之间建基面高差为7m。根据设计方案,二线船闸采用先上闸首后进水口的施工顺序。具体布置如图1、图2所示。

图1 上闸首、进水口纵断面(高程单位:m;尺寸单位:mm)

图2 进水口平面示意图

上闸首和进水口结构施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工期滞后。主要影响因素如下:(1)上闸首底板工程量大,存在弧形输水廊道,施工技术复杂,且廊道底板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帷幕灌浆,施工时间长;(2)进水口结构复杂多变,左、右进水口共用异型模板,周转慢、效率低,无法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为按期保质完成任务,需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目前,上闸首施工技术较为成熟,能满足施工要求[1]。因此,需改进进水口结构施工技术。进水口悬挑结构一般采用传统脚手架施工[2-4],但易影响上闸首施工,交叉作业影响大,存在施工风险。因此,决定通过设计悬挑支撑平台作为进水口施工平台,从顺作法改为悬挑逆作法施工技术,上闸首与进水口同时施工,从而缩短施工工期。

2 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

2.1 工程地质

根据勘察资料,上闸首工区土层依次分布为填卵石土层、粉质黏土层、粉细砂层、卵石土层,岩石层为中风化灰岩。进水口工区土层依次分布为填卵石土层、素填土层、粉质黏土层、卵石土层,岩石层为中风化灰岩。

上闸首建基面位于中风化灰岩层,进水口建基面位于卵石土层或中风化灰岩层,建基面岩石完整性较好,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2 水文地质

(1)地表水。工区水系属于北江水系。北江干流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枯水期(10月—次年3月)水量约占全年水量的25%,汛期(4月—9月)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5%。其中,6月径流量最大,约占年径流量的20%;1月径流量最小,约占年径流量的3%。常年上游水位约为37.32m。

(2)地下水。工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地下水位埋深为2.9~12.1m,地下水位高程为22.8~36.5m。上游地下水位稍高,水位高程为31.12~36.5m;下游地下水位稍低,水位高程为22.8~32.01m。

3 进水口底板悬挑段施工方案

3.1 悬挑支撑平台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已有的材料设计制作悬挑支撑平台。平台构件为工字钢主梁、方钢横梁和胶合板施工平面,主梁下部斜撑钢管,具体结构组成参数如下。

(1)主梁采用20#工字钢,单根长4m,其中岩面搭设长度为2.3m(需锚固段),悬臂长度为1.7m(悬臂段),按间距1.5m布置,共设置14根主梁。

(2)主梁锚固段采用5道直径为20mm的钢筋进行锚固,按间距0.5m布置。

(3)每根主梁悬臂段采用2道直径为48mm的钢管进行斜撑加固,按间距1.5m布置;钢管内穿钢筋锚固在岩体内。

(4)主梁上部铺设3道250mm×250mm×6mm的方钢,按间距50mm布置,方钢上部满铺18mm厚的胶合板。

(5)检验合格后,浇筑50cm厚C25进水口垫层混凝土。

3.2 进水口底板悬挑段结构调整

为保证进水口底板悬挑段结构稳定,对底板悬挑段结构进行调整。通过研讨,形成两个方案。方案一:调整进水口底板悬挑区混凝土配筋,增大钢筋并增加暗梁,增强结构强度及稳定性。方案二:提高底板混凝土标号、保证混凝土强度,使结构稳定。

由于进水口底板混凝土方量达1350m3,通过对比两个方案的经济性,决定采用方案一,具体参数如下:加强底板悬挑区纵向4m范围内的主筋,直径从20mm加大到25mm,间距按200mm布置;底板悬挑区纵向2m范围内的主筋增加直径为12mm的箍筋和水平筋,形成暗梁,暗梁间距按3m布置。

3.3 悬挑支撑平台上部混凝土浇筑高度确定

进水口体量大,为保证悬挑支撑平台施工安全,需确定上部混凝土浇筑高度。结合进水口结构特点等因素,拟定悬挑支撑平台上部混凝土浇筑进水口结构顶部。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计算平台稳定性[5]。

计算工况:由于进水口存在大量空箱结构,为简化计算,平台上部混凝土高度设为10m。

计算参数:混凝土自重荷载为24kN/m3,方钢每延米自重荷载为0.46kN,工字钢每延米自重荷载为0.40kN。

结果表明,当进水口结构浇筑至顶标高,平台方钢最大应力值为97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205N/mm2,满足强度要求;工字钢最大应力值为224N/mm2,大于抗弯强度设计值205N/mm2,结构可能发生破坏,影响施工安全,需再计算平台上部混凝土最大浇筑高度。

再次计算上部混凝土浇筑高度,计算工况:平台上部混凝土浇筑至7.3m。计算参数不变。

结果表明,当平台上部混凝土浇筑高度为7.3m时,工字钢最大应力值为204N/mm2,小于工字钢抗弯强度205N/mm2,满足施工安全要求。因此,平台上部混凝土浇筑高度为7.3m。

3.4 进水口结构悬挑段施工要点

(1)清理进水口建基面。

(2)工字钢主梁铺设在基岩上,工字钢采用20mm直径的钢筋进行锚固;安装完成后,主梁底部利用钢管斜撑加固,斜钢管内穿入直径为20mm的钢筋,锚入侧面岩体。

(3)工字钢主梁、斜撑经检验合格后,浇筑进水口结构50cm厚C25垫层混凝土。

(4)垫层混凝土终凝后,铺设工字钢上部方钢及胶合板,形成悬挑支撑平台。

(5)进水口底板钢筋板扎,立钢模。模板利用吊机和塔吊安装,安装前清理及刷涂脱模剂。

(6)进水口2m厚底板分两仓浇筑,首仓浇筑高度为1.5m,第二仓浇筑高度为0.5m。混凝土采取天泵+布料机组合浇筑,采用直径100mm的振动棒充分振捣。混凝土浇筑完毕12h后,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

(7)底板混凝土满足强度要求后,安装上部混凝土模板。剩余5.3m厚混凝土分两仓浇筑,首仓浇筑高度为3m,第二仓浇筑高度为2.3m。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同步骤(6)一致。

(8)平台上部混凝土达到强度后,上闸首浇筑至进水口建基面。当平台底部灌入混凝土后,拆除平台,切除工字钢悬挑部分,回收方钢。

4 结束语

白石窑枢纽二线船闸上闸首、进水口结构工期紧,环境复杂,按照常规的先上闸首后进水口的施工顺序无法满足施工工期要求。通过设计进水口结构悬挑支撑平台,调整施工顺序,利用悬挑逆作法施工技术,提前进行进水口结构施工,实现上闸首和进水口同时施工,解决了工期紧等问题,使现场施工进度满足计划要求。同时,悬挑支撑平台就地取材,施工任务完成后,部分钢材可回收重复利用,节约环保。因此,该技术在类似船闸工程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进水口船闸工字钢
抗疫,在三峡两坝船闸水域
山区峡谷陡坡急弯河道电站取水能力及水力性态研究
船闸
水库卧管涵管进水口现状分析及改造型式研究★
矿用工字钢棚支护计算及应用
两河口电站进水口稳定性分析
深降幅水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口设计
用于船闸撞击防护微孔塑料的计算与分析
EBZ160型掘进机过工字钢便桥跨老巷的研究
工字钢支护巷道中防倒装置的改进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