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器用篇

2021-08-26

中华手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胡床灯笼

桌椅

桌子根据其形状分为条桌、圆桌、长桌等。一般常用的是8人坐的角桌,即八仙桌。有紫檀木制的,也有竹制的、藤制的,材料多种多样。

椅子里称作宝座椅子的是后边有靠背,两侧有扶手的。称作“太师椅”的是自古以来寺院里使用的,因此得名。

杌凳也叫杌子,凳子的一种。凳子里长而略宽的叫春凳。炕上放的琴桌、炕桌等桌腿都很短,一般放在炕中央的茶几叫炕几、屏风叫炕屏。炕的下脚处叫脚踏,还放有痰盂等。《红楼梦》第三回写道: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面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垒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

究竟中国的生活样式里使用椅子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关于这个问题,在《关于胡床》这一论文里有简要的说明。

古代的中国人都席地而坐,没有坐在椅子上的习惯。这一点,只要看一下后汉的孝堂山或武梁石室的壁画就知道了。从前“居为蹲…‘蹲居”是把臀部放低,两膝蹲立的姿势。“箕踞”是更随便地两脚向前伸出去的姿势。正确的坐法“跪”是两膝着地、上身直立的姿势,同样的姿势臀部坐在脚上的“坐”跟日本的“正坐”的姿势是一样的。

一般是坐卧在床上,床上铺着席子。后汉的陈蕃为高士徐樨特意准备了榻。他一走,陈蕃就让人悬到梁上。这里的榻和床同样,是用来坐的台。据说,榻比床略微细长而低。

其后,魏晋时胡床传至中国,从而形成了坐的习俗。其起源是遥远的欧洲,通过游牧民族的中介,传到了中国。胡床便于携带,所以用于行旅征战。根据《日本书纪》继体天皇元年(507年)所述,胡床很早就传到了日本。胡床也称为“交椅”,是椅腿交叉的折叠式椅子。坐的部分本来是皮革做的,由于后来改变用绳子做,故又称作“绳床”,而且又加上了靠背和扶手。

由此可见,绳床是僧院里经常用的,所以后来就把木制的扶手椅子称作太师椅了。这样的豪华家具由紫檀木组合而成,施以镂雕的装饰和青贝镶嵌,椅子的靠背和坐的部分嵌有石板。

梳妆器具

闺房的梳妆台放着粉盒、油壶等梳头化妆的必备工具。梳头发的梳子、篦子(两面带齿的梳子),压头发的压鬓、簪子,固定头发的耳挖子、如意针,以及耳钏子、镯子之类也是梳妆品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另外还有装发油的刨花盒子以及与此有关的抿子、宫粉、胭脂等。清末以上海花柳界为题材的小说《海上花列传》第十回里也有这样的描写:双玉收过抿子,便要取衣裳来穿。周兰道:“慢点哩。耐个头勿好(畹),啥毛得来。”乃将手中揣着的豆蔻盒子放下,亲自动手替双玉弄头。捏了又捏,揿了又揿,浓浓的蘸透了一抿子刨花浸的水,顺着螺丝旋刷进去,又刷过周围刘海头。

刨花水就是把从刨花木削下来的刨花,用开水或凉水浸泡成的发油。这可以用三四天,比较昂贵,是油性强的上等品。

镜臺是紫檀或漆器的,下部有装梳子类的抽屉,上部有盖板的装置,掀起盖板,镜子就可以斜立着,镜子上罩着“镜袱”。

使用肥皂以前,是用捣好的皂荚汁洗。过去用的洗脸盆是黄铜、白铜、陶器制品,逐渐为搪瓷所代替。洗脸盆有脸盆架子。

妇女的化妆盒叫香奁。唐代诗人韩僵《香奁集》这一诗集,专门吟咏女性的风姿。其艳丽的诗风,令人想起六朝时代沉迷于绮罗脂粉的南朝宫体诗《忍笑》:“宫样衣裳浅画眉.晚来梳洗更相宜。水晶鹦鹉钗头颤,举袂佯羞忍笑时。”

厨房器具

烧开水的药罐类的总称叫吊子,有铁罐、铜罐、洋铁罐或者茶罐、水罐等,种类繁多,放在炉子上烧开水。烧开水、煮东西的煤炉也有各种形状。装在车子上的小炉子叫推炉,是点火以后放入炕的灶口之处。锅有大锅、砂锅、铜锅等。铜制的东西有像火锅子那样的,放在桌子上,兼炉子的也有。

盘子和碗等饭桌上的用品都收在碗橱或吊橱里,送饭用的叫提盒。

食器的种类有益子、杯子、碟子、盘子、壶、瓶、碗、盏、盆子等。

盅子是酒杯、茶碗类,称作茶盅子、酒盅子等,以陶瓷器为主。杯子比盅子小,陶器、锡器为多。

碟子和盘子是小器皿以及碗类,用盘子来盛鱼肉和其他肉类。

壶是茶壶、陶壶类,茶壶里有大的铜制的和锡制的。酒壶相当于日本的“德利”,锡制的为多。

碗类根据用途分为汤碗、饭碗、面碗、菜碗等,形状没有大的差别。盖碗是饮茶时带盖儿的茶碗,下面有茶托。

盏子用于盛水果、点心、烟草等。

盆子是粗糙的青色大型器皿,在小酒馆用于盛肉和蔬菜的,此外也用于和面。

筷子有竹子、黑檀、象牙、银等材料,长有7寸左右,比日本的筷子长得多。调羹和汤匙是黄铜或陶瓷制,和日本“散莲花”(一种调羹)的大小差不多。

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四回里有如下描写: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服母丧的范进,连用什么筷子都很讲究。但是不一会儿,只见他从燕窝的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放进嘴里。从这段巧妙的描写中读者就会领会到其中的真实。

各种彩灯

元宵节装饰的灯笼叫宫灯,挂在大门或客厅等处。这是精工细作的灯笼,骨架的材料用朱檀、黑檀等,垂在灯下的流苏也很是漂亮。

称作宫灯是因为挂在宫中或寺庙里,除了四角灯(四方灯),还有六角灯和八角灯,都是贴着玻璃或纱,上面画着美丽的图样(因为贴着纱,所以也叫纱灯)。

把圆形的灯笼挂在三脚的吊架上,立在门外的两侧。这叫“气死风”。福禄寿这3种神的偶像是非常吉利的,鹤配以福神,鹿(与“禄”同音)配以天官赐福神。像日本的“菊人形”那样,照明的麦芽灯也是元宵节的吉祥物。

鸿禧灯具把“鸿”“禧”两个红字写在灯笼上,挂在影壁上,把“福”字或“寿”字写在菱形灯笼上的叫斗方、斗灯,院子里到处都挂着这样的灯笼。在院子和大门里4尺长的支柱上放着长方形的灯叫矗灯。也有灯笼那样形状的,也有用于吉凶的时候,前面写着堂名、官衔,后面写名字。有的长达数尺。《红楼梦》第十四回里写道:凤姐出至厅前,上了车,前面打了一对明角灯,大书“荣国府”三个大字,款款来至宁府。大门上门灯朗挂,两边一色戳灯,照如白昼。

戳灯也写作矗灯、绰灯,有直立在地上带长柄的,有底座可以移动的。一般从天花板上吊下来的挂灯作为室内照明非常重要,主要使用菜籽油和蜡烛。但后来洋灯进口到中国后,逐渐取代了旧式的灯具。

最初,中国和日本一样,使用的是手提石油洋灯,由镀锡板制成的。手提油灯可以拿着走,还有挂在墙壁上的“壁灯”。灯芯用纸做成,油烟比较多,污染室内,一般不太受欢迎。其后,用玻璃制的二股芯油灯,但光线太弱,五股芯的“美孚灯”使用得最为普遍。是镀锡板制的颇为坚固的,且放得很稳的油灯。所谓“美孚”就是Standard Oil Company。然而,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用还嫌不足。在日本俗称“汽灯”的圆芯油灯开始使用,这一般叫“台灯”。多为镍或者黄铜制,万一摔倒也没有危险,所以亦称“保险灯”。

描写清末花柳社会的风俗小说《海上花列传》中有“双玉白把保险台灯移至梳妆台上,且不去刷鬓角,就在床沿坐下,悄悄地侧耳而听”,保险台灯就是这种灯具。

猜你喜欢

胡床灯笼
胡风东渐
——胡床与文化适应现象
灯笼
胡床考
请带只灯笼走吧
古人的座次与坐具
丝绸之路上的胡床
胡床起源小考
糊灯笼
鸟与灯笼
浅谈胡床形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