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1-08-25王昕华

考试周刊 2021年59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创造性思维初中数学

王昕华

摘 要:随着当前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开始逐渐提高对教育质量的重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全面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培养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必要性。当前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中国教育的进步,中国开始逐渐深入推动教育改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方式也已经成为当前最新的教育方式。所以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加大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力度,这样一来也能有效地提高中国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文章就当前中国初中数学的培养情况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措施

一、 初中数学教学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因

(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

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没有进行明确。在教学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各种知识,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没有注重学生的感受。当前在新课标不断实施的背景下,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旨在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素质型人才。但是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素质教育教学的推行有着一定的阻碍和影响。在部分学校中,应试教育仍然是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更注重学生习题的练习。学生的时间并不是无限的,但是为了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时间,部分初中教学教师仍然在使用此种教学模式。虽然此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和其他知识点,但是却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长期如此还可能会导致学生的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严重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对当前中国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整体,忽略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此种教学模式是双面的,再次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系统性地对知识进行记忆和学习,同时教师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把控和教育,有利于教师的管理。但是长期在此种模式下进行学习,优秀学生和差生之间会产生明显的两极分化。因此教师并没有结合学生的个性进行相关的教学,因此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无法有效地提升自己,同时学生之间的差异也会愈加明显。与此同时,由于教师没有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心理想法以及情感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教学偏差,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三)盲目重视理论,忽略实践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中国的教育教学目标更偏向于应用教育,但是与之相符合的教学模式却并不存在,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与此同时,当前教育教学的方法仍然是盲目地重视理论,忽略实践。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考了数学本身的结构,并没有考虑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除此之外,使用此种教学方法学生也无法对数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无法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二、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无论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还是初中阶段以及后期的数学教学,任何阶段的学习都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在当前中国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上课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首先设置一些悬念或者是结合实际情况创造一些合适的教学情境,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全部集中在课堂上,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率。在当前的数学课堂当中,创建合适的教学情景,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教学方式,这主要是因为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通过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生活和学到的知识进行连接。而且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夠更好地从生活当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并为日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授排列组合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首先假设一个教学情境。每个班级派出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在比赛之前需要两个同学相互进行握手。这样一来,两个班级的学生一共需要握多少次手?四个班级之间需要一共握多少次手?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最后通过讨论和计算得出最终的正确结果。此种教学方法,学生在讨论的阶段,学习兴趣会被有效地调动起来,而且还能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开阔自己的思维,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当然,教师在此过程当中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答案。

三、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在实际的课堂学习当中,如果学生能够很快地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地在学习过程当中提出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当中,并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让学生不再害怕问题,敢于面对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就能够使用更加客观全面的眼光对待,而不是害怕逃避。

例如,教师在课堂当中讲授有关方程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首先设置一道难度比较低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提问,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又如,在我校的校排球运动会当中,在前九轮的比赛当中,有一队保持了连胜,并且累计得分21分,按照相关的比赛规则,每当排球战队赢得一场比赛,就可以获得三分,平局只能获得一分,失败不得分,那么按照此种标准就可以计算出此战队总共能够赢得几场比赛。这道题目与排球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安排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喜欢玩排球的学生进行回答,而且此种题目的难度比较小,学生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内得出正确的答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创造性思维初中数学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