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活动?探究》对比教学例谈
2021-08-25谢木选
谢木选
摘 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逐渐丰富,涉及面也更加广泛了,从散文到小说,从诗歌到辞赋,体裁不一,风格迥异,对学生要求也就更高了。同时,教材的编排增加了《活动与探究》内容,逐渐重视语文的实践和应用,也给课堂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设计灵活新颖的活动,并合理融入传统文化,这样的语文活动探究课堂,一定是生动活泼的,也一定是精彩实效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活动探究;资源新;活动趣;文化浓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免不了要经常参加一些公开课或者观摩课学习,也总会从学习中汲取一些新的课堂“元素”,也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和收获。在听过几节八年级语文《活动·探究》的对比课之后,课堂的灵动、新颖,以及实效性都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授课教师或以视频展示丰富的资源,或以微课“助力”设计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抑或者将经典诗词融入其中;有的以新闻简介引入,有的以现场采访举例,有的以网络流行语总结。有人曾这样说:“不管老师们上课的形式怎么不同,但总的课堂教学目标都是一样的,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听完这几节课,笔者被课堂的灵动、厚重和精彩深深地“惊醒”了: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了,学生的人文气息更深厚了。教师不仅会“教”语文,还会教学生“用”语文,“学”与“用”的默契配合,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正是如此吗?
一、 资源选择“匠心独运”,课堂效果“与众不同”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资源有如下表述:“語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等。”这些资源概括起来就是文字资料、图片素材、音视频资料、实物展示等,教师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必会助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课堂重难点的顺利突破。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入,让枯燥的文字学习绽放异彩,让乏味的课堂活动摇曳生姿,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滋有味。
(一)资源要“新”,为课堂教学增“色”
毋庸置疑,一说到为助力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微课、图片素材、实物等……这本无可非议,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但是这些资源的内容、引入的方式,以及介入的途径一定要让学生眼前一亮、为之惊喜,要有“意外之举”和“推陈出新”之意,要让这些资源的“新”为课堂教学添彩增色。
在所观摩的诸多课堂教学中给笔者印象较为深刻的是:
几位老师执教的都是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其中又分为三项任务,分别是任务一——“新闻阅读”;任务二——“新闻采访”;任务三——“新闻写作”。他们或以《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报道为例介入,或以《“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夺魁记》的报道引入新课,还有的以毛泽东的《消息二则》为例来说明新闻报道的特点。
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这位老师的引入方式:
授课教师以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报道引入新课,同时又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的采访报道为例说明,同时告诉学生:“新闻”之所以称之为“新”闻,主要体现的就是一个“新”字上,人们每天睁开眼睛,各种新闻就会“铺天盖地”而来,人们在关注其内容的同时,也要关注一下新闻的写作特点。这样既了解社会新闻,又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的资源,看似“司空见惯”而“貌不惊人”,实际上是让人备感“新”意。这种“新”主要体现在事例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并且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根本不需要教师做过多的解释,更不需要举一反三,学生对新闻报道的内容、新闻报道的形式已经是了然于胸了。语文课堂貌似“无声无息”,实际上是“有声有色”,“新”意浓浓。
(二)资源要“实”,为课堂教学增“重”
有人云:“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观摩课和公开课,授课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和课堂精彩,更是“倾其所能”,硬生生地把语文课堂教学变成了个人“才艺”的展示”。因此在各类公开课教学过程中,人们常见的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语文课堂,课堂教学资源让听者“眼花缭乱”,而“低调、内敛、有实效”、原汁原味的课堂却少之又少。
还以“活动·探究”这一单元为例说明:
在教师讲到“新闻阅读”的重要性及如何阅读新闻并从中获取信息的时候,某授课老师是通过出示文字、图片或微课视频资料来举例说明如何把握不同新闻报道的特点,如何阅读新闻的方法,尤其是要养成阅读“营养”新闻的习惯。教学资源内容的丰富多彩,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图片素材的精美逼真,足以看出教师课前准备之充分。但就是这些貌似丰富的资源“堆砌”,让听课教师产生了“审美疲劳”,学生也是听得昏昏欲睡、毫无乐趣而言。
然而,这位老师则不同:
授课老师先出示了几张“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的图片和视频资源,然后出示一段新闻报道资料:“嫦五”回家,续写月宫新传奇——“嫦五”回家了!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为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
然后授课老师创设了现场“采访”活动:引导学生以“记者”的身份采访相关“科研人员”,了解“嫦娥五号”的研发过程,以及这次探月成功的实际意义。通过“实地采访”,学生不仅知道了新闻内容的来源,同时了解了这次“探月”成功的重大意义。
课题相同的课,却上出了不同的效果。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前者的课堂看上去资源丰富,形式华丽而又气派,但“繁荣”之后却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不知道究竟要让学生了解些什么、掌握些什么;而后者所提供的课堂资源虽然看上去“其貌不扬”却更“接地气”,给人一种余味悠长而厚重的感觉。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说“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后一位老师的这节课正是体现了这点。这节课是活动课的方向,少了不必要的“浓妆艳抹”,多了一些视域的洞开;少了一些“花架子”和“走过场”,多的是形式的朴素和思维的蜕变,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般的自然感,真正符合新课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