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人物类型剖析

2021-08-25李征红

考试周刊 2021年59期
关键词:中考初中语文

李征红

摘 要:散文人物形象是中考考查重点之一,文章在对2017年版部编教材梳理的基础上,根据记人的类型和表达的主题,把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人物形象分为真实具象的人物类型和隐喻物化的两类人物类型。

关键词:散文人物;中考;初中语文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既是作文的范本,又是中国人的文化读本和人生的教材,历来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部编版全六册142篇课文中,散文共有31篇,其中写人散文19篇,在2017~2019年福建省中考中,又连续三年考查了散文的人物形象。

文章主要从“抓特征”和“找对策”两个方面剖析经典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所谓的抓特征就是:在梳理教科书的基础上,对散文人物予以分类,找到人物的共同点,让学生在复习阶段能高屋建瓴地把握类型人物的特征;找对策就是在结合人物特点和散文的特点,为学生提供赏析散文人物形象的策略。

曹文轩说:阅读的钥匙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读过的书中。教科书中的经典散文按照年级归类如下:

七年级上《秋天的怀念》《散步》《再塑生命的人》《猫》

七年级下《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驿路梨花》《一颗小桃树》《紫藤萝瀑布》

八年级上《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背影》《白杨礼赞》

九年级下《海燕》

这些散文,文笔隽永,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构成了散文人物群谱。从记人类型和表达主题来看,可以分为真实具象的人物类型和隐喻物化的两类人物类型。其中,真实具象的人物类型又可以细分为三类。

一、 平凡人物

其中平凡人物的代表篇目有《阿长与〈山海经〉》《老王》《驿路梨花》。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首先是:普通渺小。他们相貌平平,大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像大海里的一滴水,时代里的一粒灰,稍不留意就在生活中转瞬即逝;其次,这些人物都有强大的生命力。他们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现实气息浓厚,似乎从未在生活中走远。仔细回想一下,老王们、阿长们、梨花姑娘们好像至今还鲜活地生活在周围。

这类寻常人物常常是作家偏爱的人物类型,在文坛经久不衰,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杜甫笔下急应河阳役的老妇和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都是这种类型。

(一)平凡中的不平凡

这些在生活中安静沉默的平凡人物,在散文里大放异彩的很重要的原因是,散文家看到了他们平凡中的不平凡。要么是看见他们身上动人的闪光点,借由写出可歌可泣的精神品质;要么是看到他身上传奇色彩,让这些小人物脱颖而出;杨绛看见了“失群落伍”“得了恶病”老王的善良,彭荆风在哈尼族小姑娘身上看到了时代的新风尚。这些前所未有的看见,打破了“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思维定式,让人用新的眼光打量人物,获得新鲜感。

(二)尖端时刻

在平凡人物身上看到不平凡的闪光点,除了得益于作家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截取人物最富有特征、最生动感人的片段和瞬间。这样以小见大的突出瞬间,散文家秦牧称之为“尖端时刻”。这种尖端时刻放缓了叙事节奏,放大了人物形象,又对人物的品质进行特写。找到了尖端时刻,也就找到了文章重点。作者在行文的时候,经常会用“有一天”“有一次”“那天”“那时”这样的时间词,昭示着人物将从铺垫介绍走出来,开始进入精工细刻地“尖端时刻”。

杨绛先生的《老王》中,对老王尴尬身份和被侮辱被损害生活交代,都是为了老王弥留之际送“大鸡蛋”“好香油”做铺垫。这个尖端时刻,是孤苦无依的老王,生命的最后一刻一心想着我们的瞬间,也是“我”是敷衍、搪塞、不解人意愧怍的瞬间。这个突如其来的瞬间暴露出人物隐藏的性格。老王虽然卑微,却爱得真诚。“我”虽然自诩清高,可是却没有学会真正的爱。

这样情绪高度集中的尖端时刻,是散文的高潮,也是作者精心刻画的关键之处,凝聚着作者丰沛的情感。文章中找到了尖端时刻,读者就能更清晰全面透彻地了解作者的情丝。

(三)先抑后扬

和其他类型人物相比,平凡人物从对读者的吸引力明显不足,为了使平凡的人物更有吸引力,在其人物塑造上还常常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开篇叫阿长,结尾叫长妈妈。开篇说她爱搬弄是非,晚上睡觉推她不动叫她不闻摆个大字,甚至谋害我的可爱的隐鼠的不称职的保姆。可是当“我”的愿望连和蔼的远方叔祖和母亲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时候,一个连书名都说不清楚的阿长,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艰辛曲折,满足了一个孩子梦寐以求的小小愿望。在这份深深地看见、满满的爱面前,“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身震悚起来。阿长的粗俗和卑微是她生活的时代决定的,可是她对放在心上的爱却能超越时空。

一抑一扬,一起一伏中使文章顿生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让人物更有吸引力。能让人产生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心灵震撼。这些先抑后扬的人物形象都可以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概括。如:阿长虽然无名无姓、目不识丁的,但是身上却有伟大的神力。老王虽然未曾在在他生活中感受到爱,但是却展示了如何爱。

以林清玄《不落别处》为例:

文章中的老人土头土脸,相貌丑陋,蹲坐在街角,全部的家當都带在身……他整年都不洗澡的……最炽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的无家可归流浪,老人,睡在走廊,板凳拴在身上,吃饭的时候当椅子,睡觉的时候当枕头。大家对他厌恶,抑或有少数人会同情。可是当低在尘埃里的老人,在卖奖券的时候,却总在和他一样油腻的奖券套上“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崭新的红套子,在寒风中像个老父亲一样吃力地帮“我”扣扣子时候,正如先抑后扬的文章的惯用手法一样可以把老人的形象总结为:老人虽然身处卑微、处境艰难,但是他却真诚、善良,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在寒风中兜售希望和温暖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这句话的潜台词,不落别处,唯落心间,可以得出唯有以善良体察善良、以真诚对待真诚,才能体会得出像好雪一样的小人物身上的美好。

猜你喜欢

中考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中考新题型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中考“三数”大扫描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