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灌注成像在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25宋春慧赵伟

中外医疗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参数值毛细血管肺癌

宋春慧,赵伟

1.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肿瘤科,山东枣庄 277000;2.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外科,山东枣庄 277000

肺癌是频发性恶性肿瘤,其常规疗法是外科手术,但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病情中晚期,手术疗效欠佳,需进行化疗[1]。有研究显示,肿瘤的生长过程和转移情况和血管生成具有相关性,肿瘤血管生成后,肿瘤细胞会大量增殖。因此,监测肿瘤血管的动态化生成情况可以评估肿瘤活性。临床多通过实体瘤的疗效评估相关标准测评肿瘤大小,评估肿瘤治疗效果。但肿瘤体积需要数周亦或是数月才会发生变化,通过以上标准难以预测早期疗效。CTPI可提供肿瘤的功能性信息,除解剖学信息外,其能够反映肿瘤内部的血流变化,观察微血管的具体分布情况和肿瘤代谢状态[2]。其可在治疗早期判断疗效,进而调整治疗计划,体现出化疗的灵活性。该研究方便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间来院治疗的58例肺癌化疗患者,用于分析CTPI对于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治疗的58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CT检查可见肺部肿块或是结节,直径>2 cm,病灶内无囊变和钙化表现;经穿刺活检等确诊为原发性肺癌;扫描各层面未见高密度或是金属植入物;对研究知情而且同意。排除标准:上腔静脉或是膈面附近病变;CT图像受呼吸运动、心脏搏动等因素影响;对比剂过敏;伴有心肝肾等疾病。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以后准许开展。根据化疗疗效分为A组47例(缓解组)和B组11例(未缓解组)。A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34~77岁,平均(48.35±2.48)岁。B组男6例,女5例;年龄31~79岁,平均(48.52±2.3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的化疗方案均为TP(紫杉醇+铂类药物)。紫杉醇(国药准字H20103640)的静脉滴注剂量为135~175 mg/m2,持续滴注3 h。顺铂(国药准字H20046375)的静脉滴注剂量为75 mg/m2,1个疗程为3周,共治疗1~2个疗程。在化疗前和1周后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化疗剂量为60 Gy,仪器为GE64排螺旋CT机。先对肺部进行CT平扫,明确灌注扫描层面,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优维显(国药准字H20000494),剂量为370 mgI/mL,流速设定为3.5 mL/s,注射后延迟10 s予以灌注扫描。间隔与层厚均是5 mm,薄层重建为1.25 mm。化疗后继续对治疗前层面进行CT灌注扫描,图像均传至GE工作站,使用CT Perfusion软件处理数据。

1.3 观察指标

观察BF、灌注值、BV、CER、PS、强化幅度和MTT等灌注参数。

1.4 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CR):无法触及原发肿瘤,且肿瘤消失持续超1个月;部分缓解(PR):肿块面积的降幅超50%,且持续超1个月;稳定(SD):肿块面积降幅超25%,并无新病灶;进展(PD):多处或一处肿块面积增幅超25%,或有新病灶。缓解组=CR+PR;未缓解组=SD+PD。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A组的BF值、BV值、灌注值、强化幅度和CER高于B组,A组的MTT值与PS值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BF值、灌注值、MTT值、PS值均略高于B组,BV值、强化幅度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化疗是否有效取决于肿瘤内灌注值、BF和BV等指标。以上指标反映出肿瘤内部血管生理与组织代谢情况,证实肿瘤内血供、代谢情况会影响化疗疗效。

3 讨论

肺癌的首选疗法是外科手术,但中晚期肺癌患者已错失最佳手术时机,需进行化疗[3]。为评估化疗疗效,优化化疗方案,临床多对肿瘤的形态学和功能学特征进行评价。CTPI是较为常用的临床诊断技术,用于肺癌化疗疗效评估的价值显著[4-5]。在多种灌注参数值中,BV是指定量组织内部的血流实际含量,可评估具备功能性的肿瘤内毛细血管含量,和血管大小、毛细血管的具体开放量有关[6]。BF是指特定时间内定量组织血管内部流经的血容量,可评估肿瘤组织内部的血流丰富情况,与组织耗氧和静脉淋巴的回流情况相关[7]。此外,肿瘤内有新生血管可能会诱发动静脉瘘,这会升高BF值,对于疗效评估有局限性,因此其疗效评价敏感度不及BV。MTT是指在特定感兴趣区,对比剂通过肿瘤毛细血管网的耗时,其水平升高说明肿瘤微循环放缓[8]。PS是指在特定感兴趣区,对比剂通过肿瘤毛细血管流至细胞间隙的具体速度,可评估毛细血管壁的实际完整性。灌注值是指特定时间内在组织血管结构内部的血流流经量,受组织耗氧和BV等情况影响。强化幅度是指对比剂注射后的CT值增加量,CER排除个体差异,可评估肿瘤血供状态[9]。

表1 两组灌注参数值对比(±s)

表1 两组灌注参数值对比(±s)

参数BF[mL/(min·100 g)]灌注值[mL/(min·100 g)]BV(mL/100 g)CER PS(mL/100 g)强化幅度(HU)MTT(s)治疗前A组(n=47) B组(n=11)96.21±5.34 28.76±5.64 5.35±0.66 0.15±0.03 17.58±5.28 31.72±4.62 4.24±0.75 69.55±5.41 15.29±4.99 4.30±0.52 0.07±0.01 13.66±4.02 24.38±4.59 5.09±0.91 t值P值治疗后A组(n=47) B组(n=11)14.871 7.273 4.919 8.680 2.305 4.749 3.250<0.001<0.001<0.001<0.001 0.025<0.001 0.002 65.18±4.68 14.98±0.67 4.11±0.31 0.07±0.05 15.42±4.33 18.64±2.84 5.72±0.95 58.81±4.15 14.03±0.62 4.60±0.44 0.08±0.04 12.19±3.81 21.77±2.91 5.11±0.34 t值 P值4.144 4.288 4.342 0.617 2.273 3.276 2.086<0.001<0.001<0.001 0.540 0.027 0.002 0.042

治疗前,A组的BV为(5.35±0.66)mL/100 g,高于B组(4.30±0.52)mL/100 g(P<0.05)。治疗后,A组的BV为(4.11±0.31)mL/100 g,低于B组(4.60±0.44)mL/100 g(P<0.05)。结果与贾燕梅等[1]研究[化疗前有效组的BV为(5.08±1.24)mL/100 g,高于无效组(4.39±1.63)mL/100 g(P<0.05)。化疗后有效组的BV为(4.00±1.06)mL/100 g,低于无效组(4.17±1.53)mL/100 g(P<0.05)]基本一致。说明缓解组化疗后肿瘤内部的毛细血管数量减少,肿瘤功能性下降。同时说明该次研究的信度高,可指导临床诊治工作。治疗前,A组的BF值、灌注值、强化幅度和CER高于B组,A组的MTT值与PS值低于B组(P<0.05)。治疗后,A组的BF值、灌注值、MTT值、PS值均略高于B组,强化幅度低于B组(P<0.05)。说明CTPI可以评估化疗疗效,且证实化疗早期疗效和肿瘤高灌注形态间具有关联性,原因是化疗期间肿瘤高灌注状态会使药物浓度与使用量增加,进而提高药物对于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显著缩小肿瘤体积[10]。若治疗前,患者的BF值低,则说明肿瘤组织伴有缺氧与缺血表现,对化疗的敏感性差,可联合其他疗法[11]。

综上所述,CTPI对于肺癌化疗患者的疗效评估效果较佳,可通过灌注参数值变化反应肿瘤的吸收和缩小情况。其能够全方位反映肿瘤内血流,丰富肿瘤相关信息,进而治疗化疗方案的合理化调整。

猜你喜欢

参数值毛细血管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例谈不等式解法常见的逆用
不等式(组)参数取值范围典例解析
2020 Roadmap on gas-involved photo- and electro- catalysis
逆向思维求三角函数中的参数值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