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并购创新网络与企业知识基础匹配分析

2021-08-25苹,彭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跨国宽度异质性

黄 苹,彭 云

(广东金融学院 华南创新金融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52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促进科技开放合作”。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就是积极拓展双边多边创新开放合作,打破制约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充分配置国际创新资源。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对外投资的势头受到消弱,但2020年全球并购交易额仍然高达3.6万亿美元。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技术是后发企业刚性战略需求。跨国并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到了学界业界关注,但基于跨国并购的创新网络相关的文献较少,尤其基于企业内部知识基础如何匹配适宜的跨国并购创新网络的文献缺乏,针对以下问题仍存在研究缺口:企业如何选取适宜的节点企业构建有效的跨国并购创新网络? 根据内部知识基础,企业如何动态匹配跨国并购创新网络?不同匹配的创新绩效如何?为解答这些问题,论文使用模糊集定性对比方法(fsQCA)进行测度,考察企业不同的内部技术能力下构建跨国并购创新网络的有效组态。

一、研究假定

知识基础是企业生产、研发等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技术、技巧知识的聚合,是企业竞争优势重要的源泉,现有研究通常通过知识基础宽度、深度、一致性、分解性等维度表征知识基础特征。知识基础宽度是指企业掌握不同技术知识涉及的领域范围。知识基础宽度高,意味着企业掌握了多元化的技术知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获取和消化吸收新知识,减少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宽泛的知识基础有利于企业克服技术认知局限,拓宽技术轨道,探索多种研发路径,获得更多的解决方案,增加技术创新产出,提升创新效率。当并购企业知识宽度较大时,如嵌入的跨国创新网络知识过度宽泛,形成“信息超载”,不利于企业消化、吸收和整合创新网络中的新知识,从而阻碍并购企业实现技术突破。知识基础深度是指企业对技术知识掌握的深入程度。企业在特定技术领域的知识达到一定深度时,更容易在行业中形成核心技术竞争力。一定深度技术知识的积累,有助于企业突破技术创新的制约障碍,形成新的技术跃迁,提升技术创新产出质量。然而,如嵌入的跨国创新网络知识深度较大,可能进一步提升并购企业在相关技术领域的知识深度,导致“认知惰性”,即会减少企业对其他技术领域潜在探索,陷入“学习陷阱”,不利于企业开拓新的技术轨道,影响企业对新兴技术的利用,从而抑制企业技术创新质量提升。

跨国并购实践中成功的案例显示,企业内部知识基础与跨国并购创新网络有效匹配模式不只一种,可能存在其他可供选择的路径,不同的匹配模式,可同样取得较好的创新质量效应。寿柯炎、魏江(2018)基于中国跨案例分析发现,企业基于自身技术知识匹配有效的创新网络并非单一模式,当企业自身技术知识宽度和深度较低时,嵌入异质性较弱、技术知识质量较高的创新网络,同样可获得当企业自身具有较优技术知识时,嵌入异质性强的创新网络所获得的创新绩效。论文提出以下假定。

假定1:当并购企业内部知识基础低宽度、低深度,嵌入的跨国并购创新网络异质性越弱,创新质量效应越显著。

假定2:当并购企业内部知识基础低宽度、高深度,嵌入的跨国并购创新网络异质性越强,创新质量效应越显著。

假定3:当并购企业内部知识基础高宽度、低深度,嵌入的跨国并购创新网络异质性越弱,创新质量效应越显著。

假定4:当并购企业内部知识基础高宽度、高深度,嵌入的跨国并购创新网络异质性越强,创新质量效应越显著。

二、研究设计与实证过程

(一)研究设计

论文聚焦跨国并购创新网络与企业内部知识基础匹配组态的创新质量效应的整体视角。传统的计量模型通常检验某一因素对并购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抑或两因素间的交互效应,无法验证同一批影响变量之间存在的不同组合的影响效应。而f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可揭示基于不同前因条件下,不同组态对因变量的影响效应,同时并不强调解释变量与结果变量的对称性,而且具有分析小样本的优势。依据fsQCA相关文献做法,分别为全部隶属、全部不隶属和交叉点设定门槛阈值,将原始数据转换为0到1之间的模糊集分数,采用直接法校准条件和结果。

(二)关键变量测度

1.异质创新网络

跨国并购网络异质借鉴Blau和Lahiri的方法,使用熵指数(Montgomery,1994)测度网络行业多元化,测度公式如下:

(1)

式(1)中,W测度考察期间并购企业在某一行业开展跨国并购的占比,n表征考察期间并购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总数量,当考察期间开展的跨国并购均来源不同行业时,D值最大,即跨国并购创新网络行业最多元化,来源同一个行业时,D值为0,论文采用SIC代码测度法区别行业,当SIC代码前2位不相同时,意味着企业跨国并购了不同行业的标的企业。

2.技术知识基础测度

沿用现有文献对企业技术知识基础的刻画维度,结合数据可得性,通过知识宽度和知识深度进行衡量。知识宽度沿用现有文献的测度方法,采用发明专利的国际专利分类号IPC小类表征企业技术创新所运用的技术知识范围,技术知识宽度测度公式如下:

TR=1-Σγ2

(2)

γ代表在一项发明专利分类号中不同小类的占比。当并购企业的专利分类号中不同小类越多,该值越大,意味着并购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宽度越广。

(3)

3.创新质量

使用专利质量衡量创新质量是目前现有研究的常用方法。专利引证数是指对现有专利文献的引用数量。专利引证数越多,意味着发明者对相关技术领域发展现状有一定的掌握,专利引证数越多,专利质量越高。因企业不同的专利申请偏好,专利不能完全刻画并购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的提升,论文在采用专利引证数之外,同时使用文本分析法表征。借鉴寿柯炎、魏江(2018)方法,使用在国内同行所处技术水平和国际同行所处技术水平赋值衡量,具体见表1。

表1 技术知识基础宽度、深度、创新质量、跨国创新网络赋值依据

(三)样本选取

选取沪深两市2010-2017年开展了2次以上跨国并购的上市企业为初始研究样本(不包括金融业、ST类、控股股权低于10%的上市公司),剔除关键变量信息缺失严重的样本,最终考查样本由76家企业构成。上市公司相关数据来源WIND。

资料搜集和编码。资料主要来源,企业官网中相关的信息;网络检索企业新闻;上市企业相关信息披露,年报等资料介绍了企业核心技术的突破、技术竞争力等信息;国内外专利数据库,获取并购企业的发明专利相关信息,进行赋值刻画技术知识基础宽度、深度和质量。综合以上信息进行fsQCA编码。首先梳理不同来源的信息,并对资料的核心内容进行提炼,之后交叉核对提炼内容,接着根据标准赋值,依据赋值确定集合从属值,并进行再次校对。

论文使用fsQCA3.0对数据进行处理。样本频次门槛值设置为1。为提升实证检验的精准性,将最低一致性值从0.75调高至0.85,检验过程中,将低于0.85的组合设定为0,反之,定义为1,通过标准分析,获得对应匹配的组态。

(四)fsQCA检验结果

1.必要条件检验

遵循fsQCA必要条件检验方法,当单个变量一致性值超过0.9,意味着该变量为跨国并购高创新质量效应的必要条件。结果表明,并购企业技术知识宽度、技术知识深度、跨国创新网络异质性每个单独变量一致性值均低于0.9,每个单独变量本身并非能够取得“高创新质量效应”的必要条件,故在匹配分析中不应去除。见表2。

表2 跨国并购高创新质量效应的必要条件分析

2.匹配分析

采用fsQCA3.0运算得到匹配分析最终结果,获得跨国并购国外创新网络高创新质量效应的匹配类型,每种匹配类型的关键条件见表3。通过表3发现,引发跨国并购创新网络高创新质量效应存在3种不同的匹配,每一种匹配由不同的条件共同组成,这意味着通过跨国并购嵌入国外创新网络获得高创新质量效应存在多种路径,即异曲同工性,这一结论是传统回归分析无法获得的。综合解的一致性为0.91,超过0.8,意味着获得高创新质量效应的3种匹配类型均可接受,即有3种组态类型,有助于跨国并购企业获得高创新质量效应。综合解的覆盖度为0.8975,意味着3种匹配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表3 跨国并购后获得高创新质量的匹配

表3显示,3种匹配可促进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嵌入国外创新网络提升创新质量。第一种有效匹配,当并购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宽度较高,知识深度较高时,通过跨国并购嵌入异质性高的国外创新网络,获取超越行业的前沿而异质的技术知识,突破已有技术边界,避免技术路径锁定,拓宽创新视角,有助于产生突破式创新,提升创新质量。第二种有效匹配,当并购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宽度较低,知识深度较高时,通过跨国并购嵌入异质性强的国外创新网络,有利于并购企业拓展技术知识的宽度,进行发散性研发,创造新的技术轨道,提高突破性创新概率。第三种有效匹配,当并购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宽度较高,知识深度较低时,通过跨国并购嵌入异质性弱的国外创新网络,可获得较优的创新质量效应。如果构建异质的国外创新网络,可能导致技术知识的过度多样化,导致创新面临更大的机会主义和不确定性。通过嵌入异质性弱的国外创新网络,有利于并购企业在某些技术领域内进行深耕,弥补核心技术知识复杂性的缺陷。

三、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1.并购企业自身技术知识基础较广泛,知识深度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跨国并购构建国外创新网络时,应侧重被并企业行业的多元化和技术的多样性,构建技术竞争壁垒。

2.当并购企业技术知识基础涉足技术领域较窄,知识深度积累到一定高度时,并购企业应侧重节点企业异质性和技术知识高质量、多元化,获得创新质量效应。

3.当并购企业技术知识基础涉足领域较宽,知识深度没有积累到一定高度时,通过嵌入节点企业技术所属行业相对聚焦的国外创新网络,有利于并购企业。

(二)可能的边际贡献

1.与现有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相关研究停留在单一有效匹配假定不同的是,从技术知识基础视角,考察通过跨国并购,嵌入国外创新网络获取高创新质量效应的多种匹配路径,这丰富了跨国并购研究的内涵,并为新兴经济体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的创新效应提升增添了新证据。

2.跨国并购企业前因条件为技术知识基础涉足领域广,且达到一定技术深度,研究发现,知识宽度较低、技术知识具有较高深度的并购企业,或知识宽度较高、技术知识深度较低的并购企业,通过有效匹配可获得创新质量效应。

(三)研究启示

第一,新兴经济体后发企业应重视对自身技术知识基础的积累,拓宽技术知识领域,提升关键技术领域的复杂度,这是开展跨国并购嵌入国外创新网络、撬动优质国外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效保障。

第二,并购企业应基于自身技术知识基础事实特征,通过跨国并购构建匹配的创新网络,有效配置前沿的技术知识和技术信息,实现突破式创新。

第三,创新网络应适度行业多元化,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背景下,技术的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技术所属行业边界愈加模糊,跨行业的知识储备不可或缺。

猜你喜欢

跨国宽度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异质性耐药研究进展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陈秋梅 跨国共谱抗疫曲
秋瓷炫和于晓光 一场跨国的情遇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
你有“马屁股的宽度”吗?